蔣曉穎
(陜西省寶雞市婦幼保健院,陜西 寶雞 721000)
造成孕產婦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產后出血,而產后出血發生率占分娩總人數的2%-3%,且占25%的全世界孕產婦死亡率[1],對產婦的生命安全存有較大的危害性。產后出現出血情況多是由于產婦子宮收縮乏力、胎盤植入或癖痕子宮等原因引起的,該癥狀具有極大的危險性且病情發展迅速快。目前臨床上治療產后出血的常規方法有子宮收縮劑和子宮紗布止血,但子宮紗布法容易造成損傷和感染,一旦手術出現一點錯誤,這會對產婦造成很大的傷害。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球囊子宮支架已被應用于產后出血的臨床治療[2]。本文故選取在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一年期間本院收治的40例產后出血產婦為研究樣本,采用球囊填塞術治療方式,將對產婦的綜合治療效果進行分析比較,為臨床中治療產后出血提供一份參考,詳細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次實驗的數據樣本均選自于本院在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間收治的產后出血產婦40例。將所有產婦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實驗將其參照對比進行。此次參與實驗的所有產婦均在產后出現了大出血的情況[3],符合本次實驗的標準,且產婦排除有合并嚴重肝、腎功能障礙、凝血功能異常等情況,所有產婦及家屬均自愿簽訂知情同意書。觀察組產婦為20例,年齡23-42歲,平均(25.7±1.5)歲,孕周28-41周,平均(34.7±2.3)周,懷孕次數1-3次,平均(2.0±0.3)次,其中有6例產婦是順產,14例產婦是剖宮產,出血原因:6例產后子宮收縮乏力,3例胎盤粘連,6例前置胎盤,1例癖痕子宮,4例胎盤早剝;對照組產婦同樣為20例,年齡21-42歲,平均(26.4±1.3)歲,孕周29-40周,平均(34.2±2.1)周,懷孕次數1-3次,平均(2.1±0.2)次,其中有9例產婦是順產,11例產婦是剖宮產,出血原因:4例產后子宮收縮乏力,5例胎盤粘連,4例前置胎盤,4例癖痕子宮,3例胎盤早剝。本次實驗均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進行的。比較兩組產婦基本的研究資料(對比資料包括:年齡、產次、孕次、孕周等),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式
1.2.1 對照組:將對對照組產婦進行紗布填塞止血[4],紗布填塞至宮底,確認無明顯活動性出血后將產婦送至觀察室觀察。
1.2.2 觀察組:觀察組的產婦則選擇進行宮腔球囊支架治療方式,對局部進行常規的消毒后,將球囊式子宮支架放入宮腔內,然后在注入300 mL的生理鹽水[5],通過Β超檢測觀察產婦子宮內的狀況,如宮腔內分離情況明顯停止操作,將導管輕輕地向外拉,使氣球囊能對出血的傷面有效進行壓縮固定,將其使引流管和引流袋進行連接,觀察宮頸口和引流袋出血情況[6],對產婦的出血量進行準確的計算。若還是持續出血,生理鹽水繼續增加,使球囊容積達到500 mL。24-48 h后依據產婦子宮出血情況,應用宮縮劑,每15 min減壓2-3次[7],將其球囊式子宮支架從產婦的子宮內取出。
1.3 觀察指標。將兩組產婦的綜合情況(包括:術中出血量、止血時間、住院時間等)進行比較分析。
1.4 統計學處理數據。本次研究樣本分析選用的軟件為SPSS 21.0,采用χ2表示計數資料,用(±s)表示計量資料,檢驗用t表示,用百分比表示統計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以P<0.05表示。
2.1 兩組產婦的臨床指標比較將兩組產婦的臨床指標進行分析比較,詳見表1。
2.2 兩組產婦預后情況的對比。將兩組產婦的止血情況、子宮切除率、一個月后宮腔粘連的情況及預后情況進行比較分析,組間比較存有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1 兩組產婦的臨床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產婦的臨床指標比較(±s)
注:和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術中出血量(mL) 止血時間(min) 24h出血量(mL) 住院時間(d) 術后血紅蛋白(g/L)觀察組 20 226.4±52.1? 24.9±4.3? 76.1±11.4? 90.8±15.4? 90.1±13.4?對照組 20 319.1±60.7 37.2±4.1 89.6±13.6 76.9±12.1 74.1±10.9

表2 兩組預后情況比較[n(%)]
隨著我國二胎政策的全面開放,很多家庭都實施了二胎計劃,同時高齡產婦也在不斷的增多[8],使產后出血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向。因此,產科醫護人員就面臨著產后的各種突發情況,如何降低出血率,提升產婦的治療效果,成了首要解決的問題。過去,產后出血多采用宮腔內紗布填塞治療,雖然這種治療方式可以達到一定的效果,但如果在治療過程中紗布有縫隙或者填充物不全,就會造成產婦隱性出血的情況,嚴重還會影響到產婦的生命安全。本文對產婦進行預置球囊的治療方式,結合產婦的身體狀況和產后出血等因素制定更加科學、完整的治療方案。在產婦的宮腔內放置球囊,此操作方法不僅簡單[9],且為一次性放入宮腔,降低了感染的風險。球囊的形狀會隨著子宮腔和陰道的情況而改變,使其受力均勻不存在縫隙,同時取囊操作也相對簡單容易。選擇此方式治療不僅能減少產婦術中的出血量,提升產婦的綜合治療效果,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縮短產婦的恢復時間。在護理的同時護理人員應注意觀察氣囊填塞止血效果,和監測子宮收縮情況,叮囑產婦保持會陰的清潔,每天進行會陰沖洗2次,進而綜合改善產婦的預后情況。
綜上研究結果表明,對產婦選擇球囊子宮支架進行治療,該治療方式不僅操作簡單,還能有效治療產后子宮出血[10-11],具備良好的治療療效,有效降低了產婦不良反應,進而提升了恢復情況,值得在今后的臨床工作中大量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