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靜
(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寧夏 銀川 750004)
靜脈輸液治療是最常見的一種治療措施,在臨床治療的過程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特別是在救治急診患者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靜脈輸液給藥,能夠讓藥物更快的發揮效果,然而,急診更是一個多流程、多環節的綜合體系,本身的患者往來頻繁,疾病類型復雜,用藥種類繁多,而且護理人員承擔的壓力及風險也較高,種種原因使得患者在靜脈輸液治療的過程中,容易出現護理不良事件,這不僅會對患者的治療效果造成延誤,嚴重時還會導致醫患糾紛,所以,必須采取妥善、有效的措施,避免急診靜脈輸液治療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1]。
1.1 一般資料。針對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期間在我院急診接受靜脈輸液治療的全部162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展開回顧性分析。全部研究對象中男性患者數量為1025例,女性患者數量為595例?;颊叩哪挲g為2-87歲,平均為(47.2±7.8)歲。
1.2 方法。對本次研究對象的全部臨床資料展開回顧性分析,重點分析患者在接受靜脈輸液治療過程中,是否出現護理不良事件;統計不良事件發生率。挑選具有豐富經驗的護理人員組成靜脈輸液治療管理小組,針對在此過程中出現的不良事件展開分析,探討造成護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并制定針對性的解決對策[2]。
在全部1620例患者接受靜脈輸液治療的過程中,共出現了105例護理不良事件,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為6.73%。就造成護理不良事件的原因來看,巡視不及時、穿刺技術不佳、態度問題、輸液后不當處理、滴速設定不當均是造成護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其中巡視不及時、穿刺技術不佳,是最主要的原因,分別占比2.5%和1.6%,詳情見表1。

表1 護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類
3.1 不良事件原因分析。根據本次分析結果顯示,造成護理不良事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
(1)巡視不及時?;颊咴诮邮茌斠褐委煏r,護理人員應當對靜脈輸液狀況保持觀察,注意患者是否有不良反應,輸液是否發生了漏液、滾針的事件,是否根據藥物的性質選擇正確的輸液工具、穿刺部位是否正確,穿刺點是否有血跡及貼膜更換是否及時、有無靜脈炎等相關并發癥的發生。但是急診科護理人員工作負荷相對較大,常常需要面臨的患者數量較復雜,突發事件較多,所以往往難以保證巡視的及時性[3]。
(2)穿刺技術不佳。一些經驗相對不夠豐富的護理人員,在穿刺的過程中有時會發生多次穿刺,讓患者的痛苦增加。特別在在面對兒童患者、老年患者的時候,由于血管較細,所以穿刺難度較高,多次穿刺容易引發患者與家屬的不滿,增加患者痛苦,進而引發護患糾紛,導致患者滿意度下降。
(3)護理態度問題。護理人員長時間高負荷工作,心理和生理上都承受很大的壓力;再加上一些護理人員的服務意識不佳,所以在與患者溝通時語氣生硬、態度隨意,不僅不利于護患雙方的有效溝通,而且容易引發不滿情緒,進而造成護理不良事件。
(4)輸液后處置不當。患者輸液完成以后,應當對針眼位置實施3到5分鐘的按壓,并且不可對針眼實施揉搓;另外在患者體質狀況不佳的情況下,不應立即起身,告知患者在進行靜脈輸液治療后的半小時內避免使用輸液側肢體提重物,有效的保護穿刺部位,避免出現皮下淤血,護理人員應當將上述內容叮囑患者,并確?;颊呃斫夂妥袷亍H绻o理人員疏于叮囑,就有可能造成患者針眼出血、皮膚淤青、體位性低血壓等等[4]。
(5)滴速設定不當。滴速過快,容易造成患者的不適感,增加靜脈炎的發生率;而對于某些脫水嚴重、失血嚴重的患者,補液必須要保證一定的速度,如果滴速過慢,會影響患者的治療,重點為患者解釋治療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不良反應,避免患者及家屬私自調解輸液速度,所以,必須要基于患者的實際情況設定合理的滴速。
3.2 急診靜脈輸液護理不良事件的預防策略
(1)加強靜脈輸液治療過程的安全管理工作,護理人員必須要保證巡視頻率,對患者的反應以及輸液狀況保持密切關注,結合科室的實際工作情況,制定相應的安全操作流程,在靜脈輸液治療過程中,針對各種特殊藥物,需要配備完善的告知制度,重點為患者及家屬解釋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以獲取患者的理解和支持,針對需要特殊治療的患者,要注意為其配備專用的書面簽字制度,在治療前確?;颊呒捌浼覍僖呀浐炞执_認并認可,如果有任何不良現象,迅速停止并報告醫師給予相應處理。向專科患者群體(孕婦、老人、兒科患者)進行靜脈輸液治療時,要意識到其生理學特征及其對藥物劑量、給藥容量限制、藥物作用、副作用,監測參數及患者對輸液反應的影響,重視穿刺部位條件、敷料、導管固定類型、敷料更換、穿刺部位護理、患者的不適報告或穿刺部位疼痛報告和常規評估,以及與血管通路裝置或穿刺部位有關變化的患者報告。同時,醫院應合理安排護理人員的數量和事件,從而為患者提供有效的護理服務,隨著患者對臨床護理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靜脈輸液向規范化、專業化發展成為醫院提升臨床護理質量的目標。
(2)針對急診科護理人員,要明確靜脈輸液治療理念,規范靜脈治療行為,解決臨床困難,保障靜脈輸液安全,優化靜脈輸液工具的選擇和使用,要定期培訓并考察其護理技能;并且要將考核成績與績效考核、榮譽頒發等工作結合起來,以促進護理人員不斷提高專業技能,激發其學習的熱情和動力,督促其努力提升自身意識水平和能力,使其可以在日常工作中始終重視并做好靜脈治療工作,進一步為患者提供專業、全面、系統的護理,促進靜脈治療的可持續發展,使科室各層級護理人員都能夠按照靜脈輸液治療通路的建立及維護標準化流程進行規范化管理和實施,最大限度降低靜脈治療不良事件的發生。
(3)針對急診科的護理工作,首先成立靜脈治療小組,對靜脈治療小組成員及科室所有護士進行分層次培訓,考核,考核形式多樣化,通過理論考試,案例分析,操作技能的考核,強化科室護士責任意識,對日常護理工作的質量展開定期和不定期抽查,不斷提升安全性,并創造一個提高透明度、鼓勵報告的環境,使護士能鑒定和實施適宜的措施來預防不良事件和近似差錯,提高患者預后質量,一方面強化護理人員的安全防范意識,另一方面不斷完善工作中的漏洞和不足,進而對各種護理不良事件做好預防工作。
(4)要針對急診靜脈輸液治療建立標準的操作流程,從配藥、查對、輸液、巡視和輸液后護理等給與全方位的規范,并確保護理人員的輸液工作完全依據流程展開,通過定期培訓,護理人員可以全面掌握護理不良事件出現的原因,提高護理人員的主動性,為靜脈輸液治療患者提供更加安全的護理服務,從而避免由于工作隨意性造成的護理不良事件。
(5)要注意加強職業道德教育,靜脈輸液治療更應該注意患者的安全和質量,進行個性化的、相互配合的、文化差異的和適齡的患者護理。道德準則是決策基石,特別要重視年輕護士的職業道德培訓,要通過醫療法律知識的講解引起護理人員對靜脈輸液治療的重視,培養其責任感,使其能夠高度謹慎的對待自己的護理工作。為年輕護士全面講解醫院護理操作規章制度,在人員培訓的過程中,講解工作中常見的護患糾紛類型,出現原因及預防方法,增強護理人員的法治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最大限度減少甚至避免靜脈輸液治療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5]。
綜上所述,在急診靜脈輸液治療的過程中,有許多原因可能會造成護理不良事件,所以在實際工作中必須要加強對靜脈輸液治療患者的重視程度,強化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建立完善的制度和規范的流程,提高護理人員的責任心,培養具有靜脈治療專業的技能的梯隊,使科室,各層級護理人員都能按照各種靜脈通路的建立及維護標準化流程進行規范化管理和實施,最大限度降低靜脈輸液治療不良事件的發生,這對于有效預防靜脈輸液護理不良事件有非常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