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沐
(長春市中心血站,吉林 長春 130000)
在人體血液當中,無論是在α鏈和β鏈賴氨酸殘基上,還是在N-末端纈氨酸(血紅蛋白分子)上,均存在一些能與糖類進行持續生化反應的位點,通過不可逆且持續性的非酶促蛋白糖基化反應,會產生大量產物,即糖化血紅蛋白(HbA1c)。近年,有報道[1]指出,HbA1c能夠將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況給反映出來,并且從中還能發現其在糖尿病慢性并發癥中,以及各類心腦血管疾病當中的作用。本文圍繞本血站所收到的糖尿病血標本,分析HbA1c與各項生化指標聯合檢測的價值,現對此作一探討。
1.1 臨床資料。選取2019年1至2019年12月,選取來本血站所收到的92份(92例)糖尿病血標本,均與美國糖尿病協會(ADA)于1997年所制定的糖尿病診斷標準相符[2],在標本患者中,年齡42-79歲,平均(64.7±3.9)歲;依據微血管病變的實際情況,將其分成兩組,即無病變組44例,病變組48例;另選取同期非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共計112例,其中,高血壓54例,冠心病58例,年齡53-78歲,平均(62.4±3.3)歲。
1.2 方法
1.2.1 采集標本與儀器:采集全部患者的空腹靜脈血5 mL,并采集2 mL靜脈血置入到乙二胺四乙酸二鉀(EDTA-K2)抗凝劑試管當中,用于測定HbA1c。所用儀器為HLC-723 G8全自動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TOSOH)。
1.2.2 測定各項生化指標:用自動生化儀(Olympus AU2700)測定由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提供的LDL-C、TG、TC、Cr、FPG;用苦味酸法測Cr,用膽固醇氧化酶法測TC,用GPO-POD酶法測TG,用清除法測LDL-C。
1.3 統計學處理。SPSS 20.0處理各項數據,t檢驗計量資料,χ2檢驗計數資料,P<0.05表示差異明顯。
2.1 糖尿病組HbA1c及各生化指標結果對比。病變組HbA1c與各生化指標相比于無病變組,都有明顯升高(P<0.05),見表1。
表1 糖尿病組HbA1c及各生化指標結果對比(±s)

表1 糖尿病組HbA1c及各生化指標結果對比(±s)
組別 LDL-C(mmol/L) TG(mmol/L) TC(mmol/L) Cr(μmol/L) FPG(mmol/L) HbA1c(%)無病變組 2.23±0.47 1.58±0.74 4.06±0.68 74.82±16.12 8.97±1.78 7.79±1.12病變組 3.27±0.62 2.48±1.89 5.74±1.26 175.19±160.48 13.48±3.32 10.58±1.93 t 2.42 2.67 2.39 15.97 4.38 5.15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非糖尿病心腦血管并組高血壓、冠心病HbA1c及各項生化指標對比。在各組當中,如果HbA1c≥6.5%,那么各項生化指標都有顯著升高(P<0.05),見表2。
2.3 非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組中HbA1c與各項深化指標的關聯。非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組的HbA1c與LDL-C、FPG、TC、TG之間呈現正相關(P<0.05),見表3。
表2 非糖尿病心腦血管并組高血壓、冠心病HbA1c及各項生化指標對比(±s)

表2 非糖尿病心腦血管并組高血壓、冠心病HbA1c及各項生化指標對比(±s)
指標 HbA1c<6.5% HbA1c≥6.5%冠心病組 高血壓組 冠心病組 高血壓組LDL-C(mmol/L) 1.97±0.81 1.97±0.59 3.28±0.77 2.62±0.78 TG(mmol/L) 1.42±0.35 1.02±0.49 2.70±0.88 1.63±0.55 TC(mmol/L) 4.10±0.80 3.75±0.72 5.49±0.91 4.67±1.02 Cr(μmol/L) 71.63±10.46 78.14±20.23 106.2±42.1 94.58±29.46 FPG(mmol/L) 6.24±0.80 5.81±0.38 8.21±1.75 7.67±0.54 HbA1c(%) 5.92±0.35 5.87±0.32 6.89±0.48 7.05±0.43

表3 非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組中HbA1c與各項深化指標的關聯
HbA1c實為一種紅細胞當中葡萄糖與血紅蛋白之間發生非酶促蛋白糖基化不可逆反應之后所形成的產物。HbA1c的含量能夠反映受測者近期(2-3個月)的血糖水平,且與患者有無胰島素使用經歷、是否空腹等因素無關聯[2]。所以,被認為是對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進行判斷的重要指標。早在2010年,ADA便把HbA1c劃歸至糖尿病診斷標準,且將HbA1c≥6.5%作為診斷切點。在我國,伴隨糖尿病的持續進展,患者會發生多種并發癥,如微血管病變及神經病變等,所以,對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變進行早期診治,意義重大。從本文結果可知,病變組HbA1c與各項生化指標相比無病變組,均有顯著升高。因糖尿病患者較長時間處于高血糖狀態,會對血管內皮細胞造成損傷,而且白紅細胞所對應的變形能力降低,增強黏附性聚集性,減緩微循環血流,形成微血栓,以及造成毛細血管基底膜的異常增厚,最終引發各種并發癥(如微血管病變等),損傷全身臟器[3]。所以,對糖尿病微血管病變患者開展HbA1c與各項生化指標測定,無論是在評估患者病情上,還是監測中,均有積極意義。從本文結果可知,在各組當中,如果HbA1c≥6.5%,那么各項生化指標都有顯著升高,并且非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組的HbA1c與LDL-C、FPG、TC、TG之間呈現正相關。通過對患者HbA1c水平及各項深化指標進行定期監測,可明確機體的脂、糖代謝情況,以便為高血糖的及早控制提供依據,防止心腦血管不良事件的發生,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HbA1c與各項生化指標聯合檢測,能夠對心腦血管疾病及糖尿病微血管病變進行有效診治,臨床價值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