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黎,李鈺,陳紅,魯細麗,王楊
(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湖北 武漢 430000)
糖尿病是臨床中一種發病率極高的慢性代謝性疾病,臨床特征主要表現為高血糖。近些年來,隨著人口老年化趨勢的加重,使得老年糖尿病患者越來越多,給患者身心健康、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學習帶來了嚴重的影響[1-2]。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屬于微血管疾病,是臨床中一種比較常見的糖尿病并發癥,初期癥狀不典型,故而極易被忽略,錯過最好的治療時間,甚至還會導致患者失明[3]。因此,早發現、早診療,幫助患者改善預后,顯得尤為關鍵。直接檢眼鏡眼底檢查在既往臨床中比較常用,隨著現代醫療技術的不斷完善,免散瞳眼底照相技術的出現,由于圖像具有極強的客觀性且不需要散瞳操作而越來越備受臨床青睞[4]。本研究為了探索最佳檢查方法,特此對166例糖尿病患者進行了對照分析,以供臨床參考。
1.1 一般資料。本研究觀察對象為166例糖尿病患者,均于2019年4月至2019年12月接收。根據雙盲隨機對照原則平均分為常規組和研究組各83例。研究組男44例,女39例,年齡39-82歲,平均(60.5±10.2)歲;病程3-15年,平均(10.9±3.3)年。常規組男42例,女41例,年齡40-82歲,平均(60.6±10.5)歲;病程2-15年,平均(10.8±3.5)年。各組基礎資料經臨床統計學檢驗,結果P>0.05。納入標準:根據WHO提出的糖尿病診斷標準,確定為糖尿病;自愿參與且知情同意,已經簽署研究同意書;臨床資料齊全完整。排除標準:肝腎功能嚴重障礙或不全、屈光間質渾濁、先天性缺血性心臟病、青光眼、瞳孔粘連、哮喘、容易過敏以及存在房角狹窄、前房淺等容易升高眼壓的不良因素的患者。
1.2 方法。給予常規組83例直接檢眼鏡眼底檢查,全面觀察患者眼底部,明確糖尿病患者有無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給予研究組83例免散瞳眼底照相技術,以45°的拍攝角度,全面觀察患者眼底部,并拍攝眼底照片。
1.3 觀察指標。①對比分析兩組檢出率,包括Ⅰ期(只觀察到毛細血管呈瘤樣膨出變化)、Ⅱ期(除了I期表現,視網膜還伴有硬滲、出血、棉絮斑)、Ⅲ期(每個視網膜象限出血點超過20個,或者是有2個及以上的象限存在靜脈串珠樣改變,或者是有1個及以上的象限表現為視網膜微血管異變,增生不顯著)、Ⅳ期(初期增生階段,視網膜有新的血管)、Ⅴ期(有纖維膜,視網膜出血或玻璃體出血)、Ⅵ期(有纖維增生且視網膜脫離,房角、虹膜處有新的血管)。②對比分析兩種不同檢查方法的特異度、敏感度、準確度。③記錄兩組檢查時間。
1.4 數據統計處理。匯總并分析觀察主體的研究數據,并利用SPSS 22.0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用均數±標準差(±s)表達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并用t檢驗;用例數或構成比(%)表達計數資料或等級資料并用卡方檢驗。當P<0.05時,說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研究組與常規組檢出率對比,見表1。
2.2 研究組與常規組特異度、敏感度、準確度對比,見表2。

表1 研究組與常規組檢出率對比

表2 研究組與常規組特異度、敏感度、準確度對比(n,%)
2.3 研究組與常規組檢查時間對比,見表3。
表3 研究組與常規組檢查時間對比(±s)

表3 研究組與常規組檢查時間對比(±s)
小組 例數 檢查時間(min)研究組 83 2.5±0.4常規組 83 4.8±1.2 t-22.350 P-<0.05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發生率隨著糖尿病發病率的提高而不斷提高,需引起臨床高度重視,及時對糖尿病患者展開及時有效的檢查,明確患者有無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以便于臨床早日有效防治[5]。既往臨床檢查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時,通常以間接檢眼鏡眼底檢查技術、直接檢眼鏡眼底檢查技術為主,其中間接檢眼鏡眼底檢查的特異度以及靈敏度雖然尚可,但是操作過程比較繁瑣,耗時長,不僅增加了臨床工作量,而且還容易降低檢查質量,影響檢查數據的保存,故而臨床應用受限,并未得到大范圍推廣、普及。直接檢眼鏡眼底檢查技術的特異度偏低,對其臨床應用價值帶來了極大的影響[6]。而作為臨床中一種新型的檢查方法,免散瞳眼底照相技術相比于間接或直接檢眼鏡眼底檢查技術而言,特異度、靈敏度、準確度不僅非常的高,而且檢查過程中無需散瞳處理,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相關工作量,而且還可以避免散瞳藥物應用后有可能會出現的青光眼,這對于患者預后改善,發揮著十分積極的影響,臨床應用具有較高的價值,也得到了廣泛的普及[7]。
本次研究通過對照分析,結果發現研究組檢出率90.36%與常規組96.39%無差異(P>0.05)。提示直接檢眼鏡眼底檢查技術與免散瞳眼底照相技術都能夠較好的檢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但是在診斷效能方面,研究組特異度93.98%、敏感度97.59%、準確度96.39%均高于常規組60.24%、80.72%、78.31%(P<0.05),而且研究組檢查時間(2.5±0.4)min短于常規組(4.8±1.2)min(P<0.05)。說明免散瞳眼底照相技術的臨床應用價值相對而言更高一些,更有利于糖尿病患者有效防治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并發癥。
經過臨床深入觀察,發現很多糖尿病患者并不了解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危害,大部分患者入院就診均是因為視物模糊,此時的癥狀雖然十分明顯,比較容易確診,但同時也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8]。免散瞳眼底照相技術能夠清晰的、直觀的顯示出患者眼底部早期病變情況,與此同時,彩色的眼底照片還能夠對患者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引起患者重視,以便于健康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加深患者對疾病的了解,進而自覺采納有利于血糖控制的行為,達到減緩疾病進展的目的[9-11]。
總而言之,在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檢查中,免散瞳眼底照相技術的應用價值更高,值得在糖尿病患者群體中大范圍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