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
(江蘇省沛縣人民醫院,江蘇 徐州 221600)
產科中,順產為一種常見的分娩方法,相比剖腹產具有損傷較小、產后恢復較快的特點,同時因順產方式可建立胎兒自主呼吸,為此被產科重點推薦和提倡。但是基于初產婦不具有分娩經驗,加之畏懼順產的疼痛,存在明顯的心理應激反應,由此使得產程延長和圍產期并發癥發生率增加[1]。已有研究證實,個性化護理實施在提高分娩質量及護理質量方面有積極的影響,為此本文主要就個性化護理方法的應用進行分析,現總結為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產科進行自然順產分娩孕產婦150例為研究對象,均滿足自然順產指征;均對順產建立心理準備,配合程度較高;均對本次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了具有剖腹產指征;胎位不正;合并妊娠期并發癥;精神意識障礙;陰道病變產婦。隨機分為常規組和護理組,每組各75例,其中常規組年齡22-35歲,平均(28.5±3.14)歲,孕周37-41周,平均(39±2.15)周;護理組年齡24-35歲,平均(29.5±3.16)歲,孕周39-41周,平均(40±2.26)周,兩組患者基本資料經統計分析,不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
1.2 方法。常規組實施常規護理方法,有病房環境干預、生命體征監測、日常護理干預等措施。護理組實施個性化護理方法:①心理干預,與自然順產產婦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其學歷背景、家庭信息等,了解順產產婦心理壓力來源,包括疼痛狀況、主觀感受、宮縮情況等方面,關注其情緒及心理變化,耐心傾聽患者的主訴,并對其疑問進行解答,對其存在的負性情緒進行疏導。通過強化心理溝通交流,明確產婦的心理特點,進而根據交流所得的信息開展個性化護理。②健康宣教,使用健康小冊子、宣傳欄及小冊子展開順產分娩優勢、過程的介紹,使用動畫、貼圖向患者介紹自然順產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并向其介紹拉美茲呼吸法以緩解疼痛,對順產中可能出現的一些不良情況進行分析,幫助產婦建立良好的心理準備,以保持平穩的心態配合醫生。尤其在產前潛伏期和產期中,需要護理人員充分指導和幫助,告知其產程進展,指導產婦食用高營養的食物,叮囑家屬陪伴和鼓勵。在進入第二產程后,對產婦進行用力指導,關注其情緒發展變化及胎心音變化,給予溝通進而交流[2]。③產后個性化護理實施,重視對產婦的關心及關懷,例如在實施護理時,為其保護好隱私,保持病房區域的安靜,為產婦休息提供良好的舒適環境?;谧匀豁槷a后產婦均有不同程度的身體虛弱情況,可指導其家屬就飲食營養方面給予指導建議,增加高蛋白、富含營養的易消化食物。產后可告知產婦盡早進行母乳喂養,并展開哺乳姿勢方面的指導。分發新生兒喂養知識手冊,讓孕產婦及其家屬翻閱了解新生兒護理要求。住院期間定期檢查孕產婦身體狀況,詢問其不適癥狀,在有異常出血、陣痛及疼痛不適時,立即采取措施進行處理,并告知產褥期相關護理要點。同時可進行分娩后恢復陪護練習,在順產分娩后24 h可開展,第一,腿部的滑動練習,取仰臥姿勢,將一側腿平放在床上,呼氣同時緩慢勻速屈膝,在有疼痛不適時可停止,兩側動作一致,每日2-3組,在體力恢復后可增加次數[3]。第二,舉單側腿練習,在產婦體力許可的情況下于產后3周進行。隨后可開展仰臥挺背練習,指導產婦保持仰臥體位,自然吸氣后,在呼氣的同時將背部肌肉收緊,使得上背部與床面稍抬離,腰部不可離開床面,在堅持數秒后放松。每日進行3-4次,行2-3組,在體力恢復時可逐漸增加重復次數至每組12次。
1.3 觀察指標。比較兩組的負性情緒及康復指標。其中負性情緒以TAI(焦慮特質問卷)、EPDS(愛丁堡產后抑郁量表)對干預前后負性情緒進行評分,前者分值為20-80分,分值高于53分時表示產婦有焦慮情緒;后者分值為0-30分,分值高于12分時表示產婦有抑郁情緒,分值越低表示焦慮及抑郁情緒癥狀越輕??祻椭笜擞挟a程總時間、24 h內出血量、開奶時間及住院時間。
1.4 統計學分析。取SPSS 19.0軟件行數據處理分析,負性情緒及康復指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以t進行檢驗,以P<0.05表示存在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孕產婦負性情緒對比。護理組TAI評分及EPDS評分均低于常規組,兩組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負性情緒(±s)

表1 負性情緒(±s)
EPDS干預前 干預后常規組 75 55.81±2.54 39.66±2.42 20.79±2.33 15.73±1.12護理組 75 56.14±3.45 28.23±2.33 20.61±2.22 8.55±1.34 t - 0.6670 29.465 0.4843 35.604 P - 0.5058 0.0000 0.6283 0.0000組別 例數 TAI干預前 干預后
2.2 兩組孕產婦康復指標對比。護理組康復指標中,產程總時間及住院時間、開奶時間用時均少于常規組,且24h出血量少于常規組,兩組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康復指標(±s)

表2 康復指標(±s)
組別 例數 產程總時間(h)24h內出血量(mL)開奶時間(d)住院時間(d)常規組 75 10.92±2.13 264.59±32.66 4.29±1.19 5.89±2.54護理組 75 8.43±1.56 125.29±23.71 2.67±0.74 3.91±1.35 t - 8.1676 29.891 10.011 5.9612 P -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現階段,傳統醫學模式已向社會醫學模式轉變,常規式護理模式已無法滿足臨床的需求,近幾年順產孕產婦的護理干預模式在臨床護理中已得到廣泛的運用。順產是一種自然分娩,在過程中受子宮收縮牽扯子宮鄰近某器官組織的影響,會產生顯著的疼痛感,且程度因人而異,但是分析順產的優勢時,對母親及嬰兒的益處十分顯著[4]。
研究結果顯示,護理組的TAI評分及EPDS評分均低于常規組且其各康復指標均優于常規組(P<0.05),表示個性化護理應用效果顯著?;陧槷a是一項循序漸進的過程,宮縮疼痛程度也是由若至強的一個過程,孕產婦在宮縮及生產中忍受的疼痛以及不良情緒均會降低分娩質量,為此開展降低孕產婦疼痛不適的護理干預很有必要。個性化護理工作開展以人文關懷為主題,是一種新創造性的護理方法,帶有顯著的有效性和整體性,旨在通過各方面的護理干預,維持順產孕產婦身心方面的舒適狀態,確保產婦的順利生產,并能夠較好的消除孕產婦及其家屬的疑慮。要求護理人員能夠在常規的健康護理工作基礎上開展個性化護理干預,同時對順產孕產婦開展圍產期的指導和幫助,營造舒適的生產環境,通過產前的心理干預、健康教育指導,并在產前潛伏期和產期中指導其呼吸放松、音樂療法、家屬陪伴等,與孕產婦主動聊天進行鼓勵交流,有助于加快產程,提高了順產率。同時在較好的心理狀態下,實施母嬰喂養指導,實現了新生兒喂養的順利進行,減少了母嬰并發癥,也提高了孕產婦的幸福感和滿足感,繼而取得了較好的護理效果[5]。
綜上所述,在產科自然順產孕產婦護理中應用個性化護理方法,能夠取得明顯的應用效果,維持了順產孕產婦的情緒平穩,有助于其康復,可在臨床中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