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以“創新驅動發展邁向科技強國”為主題的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在北京展覽館舉行,長江委2項“硬核”科技成果入選。
長江委“長江上游水庫群多目標聯合調度系統”“南水北調中線穿黃隧洞工程設計關鍵技術”兩項科技成果在展覽中集中亮相,充分展現了長江委科研實力和技術水平。
長江上游水庫群多目標聯合調度系統已在長江委和三峽梯調中心全面部署應用,在2020 年長江大洪水調度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上游水庫群攔蓄洪水約450億m3,避免了荊江河段、城陵磯附近蓄滯洪區運用,降低川渝河段洪峰水位2.9~3.3 m,減少洪水淹沒面積約235 km2,減少受災人口約70 萬人,三峽電站發電量達1118億kW·h,社會、經濟效益顯著。
在南水北調中線穿黃隧洞工程設計關鍵技術研發過程中,長江委針對國內首例采用盾構施工方法穿越大江大河的水下軟土地層大型高壓輸水隧洞技術難題,研發了“盾構隧洞預應力復合襯砌”新型高壓輸水隧洞、超深豎井井壁設置弧形始發反力座的新型雙層復合襯護豎井,提出了相應的抗震安全評價方法,為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順利穿越黃河提供了技術支撐。截至2021 年9 月,穿黃隧洞安全輸水296.27億m3。
據悉,“十三五”以來,長江委貫徹落實水利部決策部署,堅持科技立委、人才強委,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十三五”期間,牽頭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15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35項;榮獲國家、省部級等各類科技獎勵近180 項,其中獲國家科技進步獎6 項,由長江委設計總成的“長江三峽樞紐工程”獲2019年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