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靜
(桐柏縣水利局水土保持工作站,河南 南陽 474750)
桐柏縣吳月項目區水土保持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位于桐柏縣吳城鎮王灣村及王寬店村。項目區總面積218.99 km2,流域內荒坡疏林面積較大,農、林、牧比例失調,其中水土流失面積125.97 km2,占項目區總面積的57.50%。工程建設內容為:修建坡改果梯(土坎)133.07 hm2,經果林(坡改梯整地)166.84 hm2,荒山荒坡造水保林 494.94 hm2,封禁治理面積3 005.15 hm2;截水土溝25.00 km,漿砌石排水溝渠5.00 km,田間道路 16.50 km,塘堰清淤23座,宣傳碑2個,網圍欄2.50 km;新修提灌站2座。工程已進行政府驗收,經驗收合格后移交當地政府管理。
桐柏縣淮河流域水保治理工程管理局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采取實施全過程管理,積極服務于工程建設,以確保工程順利實施,達到預期工程效益。
為加強項目的建設管理工作,規范過程監督和主體的管理行為,提高過程建設管理水平,確保工程質量和投資效益,根據上級主管部門的要求,結合桐柏縣實際情況,成立了“桐柏縣淮河流域水保治理工程管理局”,建設管理局為項目責任主體,建設管理局局長為項目法人,主要負責落實項目的建設任務,統籌負責設計、技術指導、施工和工程建設監理的組織實施。技術負責人負責工程安全、質量、進度、資金管理等,質量監督單位為水利局質量與安全監督站。
建設管理局先后制定了《桐柏縣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建設工程項目建設管理局規章制度》《桐柏縣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建設工程項目資金使用管理制度》《桐柏縣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建設工程項目封育管護制度》等規章制度,各項規章制度執行情況良好。項目嚴格執行了項目法人責任制和合同管理制,建立健全了質量管理體系,認真做好投資、進度、質量控制,達到了預期目標。
按照工程建設的需要,建設單位負責項目的建設規模、投資、工期、質量等項目建設的全部過程管理,為工程建設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確保了工程順利實施,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積極服務于工程建設。由于各部門之間相互配合,密切協作,工程效益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項目資金下達后,經整合報縣扶貧開發局進行批復,由勘測設計單位編制項目實施方案;項目實施方案經縣財政評審中心評審后在《中國采購與招標網》《河南招標采購綜合網》《河南省水利網》和《南陽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網》上發布了招標公告,經過招標投標程序,確定中標人,簽訂施工合同。
具有監理資質的監理單位組建項目監理部,對項目的進度、質量、投資和安全等進行控制。監理部編制監理規劃和監理實施細則,建立了工程質量、安全控制等制度;監理人員按時填寫監理日記和日志,堅持按時召開例會、專題會議,簽署工程支付證書等,執行工程計量付款簽證制度,對隱蔽工程組織聯合驗收,基本履行了監理職責。
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為合同關系,明確了雙方權利義務,在充分協商的基礎上,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簽訂了合同。由于權責分明,在履行合同過程中,沒有出現紛爭現象,切實維護了合同雙方的權益,有效保障了工程建設管理工作的有序進行。
制定安全生產目標責任制,做好安全生產檢查和措施落實。一是建設管理局與施工企業簽訂安全生產目標責任書,施工企業與項目部及施工班組、個人層層簽訂安全生產目標責任書;建設管理局及各施工企業均成立局長、安全生產領導小組組長;層層落實,獎罰制度明確;二是建設管理局和各施工企業成立了專門的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制定了年度安全目標、安全生產培訓實施方案、安全生產培訓計劃,每月組織2次的安全生產檢查工作;三是制定了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實施方案,重點檢查各級安全責任制、安全規章制度的制定和落實、重大危險源安全監控、事故應急預案的制定和落實、職工和農民工安全教育、培訓情況、特種作業和重要崗位操作人員持證上崗情況等;四是制定了兩會期間工作安全生產工程工作要點充分做好分類排查,重點整治工作,檢查領導代班值班制度。制度的落實確保安全生產無事故。
工程質量評定依據水土保持質量評定規程摘要(SLXX-2006)、《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技術規范》《水土保持綜合治理驗收規范》、經批準的設計文件、施工圖紙、設計變更通知書、廠家提供的說明書及有關技術文件、工程承發包合同中采用的技術標準。項目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建設程序做好管理工作,在質量上健全了管理體系,在施工過程中,無質量事故發生。
工程經過技術人員及政府部門驗收,質量合格并已交付使用。經過洪水、凍融考驗,工程未發現沉陷裂縫等大的異常現象。
資金管理方面,做到了賬目清楚,手續完備,無挪用、擠占、虛列開支等現象發生。
建設管理局成立清理拖欠農民工工資的領導小組,杜絕包工頭變相克扣、拖欠、套取農民工工資情況。無拖欠農民工工資的事件發生。
項目批準后,桐柏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要求桐柏縣水利局及吳城鎮和月河鎮立即組織安排施工,桐柏縣水利局和桐柏縣淮河流域水保治理工程管理局負責該項目的設計、技術指導、資金管理、進度安排和主要工程措施的實施等工作。項目區涉及的吳城鎮和月河鎮主要負責協助組織完成坡改梯、挖截排水溝、蓄水池、林草措施的整地、栽植和封禁治理措施,林業部門負責水保林、經濟林苗木的供應管理等工作。項目經過政府驗收和審計后已移交當地政府。
水土保持措施實施后增加林草植被面積3 800 hm2,提高植被覆蓋度30%,治理程度為100%,每年可增加蓄水64.80萬m3,年保土效益 3.98萬t,綜合治理措施保存率為100%,各項指標均達到國標一級標準。項目區交通便利,坡改梯標準高,土壤以黃棕壤土為主,結構疏松,適合各種農林作物生長,加之項目區內坡面水系工程布置合理,吸引不少大戶投資承包。
桐柏縣淮河流域水保治理工程管理局把工程后期管護當作與項目實施同等重要的工作內容,不斷探索管理模式。項目區內坡面水系工程布置合理,吸引不少大戶投資承包。承包大戶的持續投入,發揮了示范帶動效應,拓寬了投資渠道。項目區內的承包戶自籌資金承包土地,購買苗木、化肥,修建管理房等投入到項目區,不但解決了后期資金不足問題,還加強了項目的管護,為西區茶葉產業帶的建設奠定良好的基礎。
桐柏縣吳月項目區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工程驗收移交后,經過洪水、凍融考驗,工程未發現沉陷裂縫等大的異常現象。項目的實施提高了淮河上游山區植被涵養水源、調節徑流和控制泥沙能力,帶動大范圍的生態修復,進一步加快桐柏山區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同時以產業鞏固扶貧攻堅成果,推動項目區鄉村振興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