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丹,呂婷婷,劉 琳,吳文璐
(1.齊齊哈爾大學 輕工與紡織學院,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0; 2.齊齊哈爾大學 亞麻加工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0)
采用2種或2種以上的色紗與組織相配合,在織物表面可產生由不同顏色構成的花紋圖樣,稱為配色模紋[1]。配色模紋組織與織物組織合理配合,可使織物表面構成多種不同花形的圖案[2-4]。在單層和多層組織設計中,采用配色模紋進行配合,可以設計出多種小提花織物,該設計在服飾和裝飾上都有很多應用[5-7]。雙層組織或多層組織與配色模紋配合使用時,多采用組織循環較小的原組織,單層組織小提花設計中,既可以采用組織循環較小的原組織,也可以采用組織循環較大的變化組織等[8-10]。無論是單層織物還是雙層或多層織物,很多研究者利用配色模紋和織物組織相互配合設計出了多種花紋織物,在含有配色模紋的織物設計中,配色模紋與織物組織之間存在很重要的聯系。本文利用配色模紋理論設計出配色模紋圖,利用配色模紋的外觀設計推導出織物中經緯紗的交織規律,即初步確定織物組織圖,并進一步對組織點進行判斷,確定組織點的性質,得到符合要求的織物組織,探討配色模紋與織物組織設計的內在關系,可為利用配色模紋設計多種花紋織物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和設計思路。
本文實驗設計了一種心形圖案的配色模紋,采用白色和紅色2種色紗,色經和色緯按照配色模紋圖中的順序進行排列,心形圖案配色模紋圖見圖1。

圖1 心形圖案配色模紋圖
根據圖1配色模紋圖的循環大小,初步確定組織圖大小為8×8,即組織循環經紗Rj8根,緯紗Rw8根。根據圖1分析組織圖上每個組織點的性質,第1根經紗與第1根緯紗的交點顯示白色,第1根色經和第1根色緯都為白色,都有顯色的可能性,所以第1根經紗與第1根緯紗的交點為待定點,既可為經組織點也可為緯組織點,以此類推,第1根經紗與第4根緯紗交點顯示白色,第1根經紗為白色,第4根緯紗為紅色,所以該交點必為經組織點,即為確定點(必然經組織點或必然緯組織點),以此方法分析出組織圖上的確定點和待定點,根據組織圖上所有組織點的分析結果,初步確定的組織圖見圖2。

圖2 初步確定的組織圖
根據配色模紋確定組織循環的大小,并對組織循環中各個組織點逐一分析,對每個組織點進行初步確定,確定點即為組織圖中必然經組織點或必然緯組織點,待定點既可以是經組織點,又可以是緯組織點。進一步對組織圖進行拆解分析,可以設計出多種組織圖方案,首先確定組織圖是否可以轉換成循環更小的組織圖,將初步擬定的組織圖分割成同等經緯紗根數的4個部分,組織圖拆分效果見圖3。

圖3 組織圖拆分效果
根據圖3中第3根經紗上加粗框線標定出的2個交點得出被拆分的上下2個圖相同位置的交點不同,分別為經組織點和緯組織點,所以2個圖不能轉換成相同的組織圖,同理,第5根經紗上被分割的上下2圖中相同的位置上的交點也不相同,所以2個圖也不能轉化成相同的組織圖,采用上述方法分析被分割的4個部分中任意的2部分,對相同位置的組織點進行對比分析,得出初步確定的組織圖循環無法轉換成4×4循環的組織,以此類推,初步確定的組織圖也無法轉換成2×2的平紋組織,所以要設計出上述配色模紋圖與色紗排列順序形成的花型圖樣,完全組織必為組織循環8×8的組織圖。因此根據組織循環的大小,進一步對組織圖進行設計。
根據不同的設計思路,本文實驗設計幾種不同類型的組織圖,首先確定無論采用哪種設計思路,組織圖上第1根經紗和第4根緯紗上的待定點不能全部為經組織點,否則這2根紗線無法進行交織,因此,根據配色模紋圖能夠對組織循環進行初步分析,但分析出的待定點也要根據經緯紗交織規律進一步確定,從而最終設計出符合要求的織物組織。在初步確定的組織圖上,根據待定點的位置,確定組織圖可以設計成縐組織,根據縐組織的設計原則,每根浮長線不宜過長,將經緯浮長線均勻分配,設計的縐組織圖見圖4。

圖4 縐組織圖
根據圖4,上機穿綜采用順穿法,需使用8頁綜框,由于每根經紗各用一個綜框,容易造成每根經紗的張力不勻,使紗線斷頭率增加。而從圖1的配色模紋圖形可以看出,圖形有對稱的部分,因此根據待定點的位置,也可以將圖4組織圖設計成對稱形式,上機織造時可以采用照圖穿綜法,以節省綜框,解決順穿法導致的經紗張力不勻問題。對稱設計的組織圖見圖5。

圖5 對稱設計的組織圖
圖5為采用對稱設計將一部分待定點變成經組織點,另一部分待定點變成緯組織點的2種組織圖。采用斜紋變化組織和平紋組織可以設計出多種組織圖的形式,將其中任意一種組織圖與配色模紋圖的色紗穿綜順序相配合,即可設計出圖1的花型圖案。由圖5可以看出,一種配色模紋可以得出多種織物組織。
從經緯紗交織情況、浮長線及穿綜方法等因素綜合考慮,將圖1的配色模紋圖與圖5(b)組織圖結合,做出相應的織物模擬圖,見圖6。上機時第1、2、8根經紗采用白色紗,第3、4、5、6、7根經紗用紅色紗,第1、2、3、7、8根緯紗用白色紗,第4、5、6根緯紗用紅色紗,上機采用照圖穿綜法,將組織圖上的第1根紗穿第1頁綜,第2、8根紗穿第2頁綜,第3、7根紗穿第3頁綜,第4、6根紗穿第4頁綜,第5根紗穿第5頁綜。穿扣時經紗采用2根/筘,紋板圖按照上機圖進行輸入,采用SGA598型半自動小樣機進行織造。織物上機圖見圖7。 上機試織小樣實物圖見圖8。

圖6 織物模擬圖

圖7 織物上機圖

圖8 實物圖
從圖8可以看出,經緯紗交織次數較均勻,浮長線較短,不會使織物外觀過于松軟,能夠保持織物配色模紋上所具有的花型形狀,同時也使織物具有一定的強力和柔軟性,具備較好的服用性能和裝飾性能。織物組織經放大拆分后分析出織物組織的經緯紗交織規律符合圖5(b)的交織規律。
通過采用配色模紋進行組織設計分析,可知同一種配色模紋,可以設計出多種織物組織,進行小樣試織時,織物顯示出的花紋是配色模紋的外觀效果,但經緯紗的交織規律是由織物組織決定的。
由配色模紋和色經、色緯的排列規律,可以初步確定織物組織,然后對初步確定織物組織中的待定點進行分析,對組織循環進行拆分,一些組織循環可以進行拆分,能拆分的組織循環盡量拆成更小循環的織物組織,有利于織物上機時減少綜框數,降低紗線張力不勻,減少紗線斷頭。當初步確定的組織循環不能拆分時,組織循環的大小與配色模紋的大小一致,同時進一步研究組織圖上各個組織點的性質,考慮織物形成時經緯紗的交織規律,最終確定符合要求的織物組織。本文配色模紋為對稱圖案,因此組織循環在設計時采用對稱設計,有利于減少綜框數。所以當組織循環較大時,盡量使經紗的交織規律相同,交織規律相同的經紗可以采用同一綜框,因此可以減少綜框使用數量,降低張力不勻,有利于上機織造。
本文根據設計的配色模紋確定的織物組織屬于較大循環組織,由于待定點較多,所以組織圖會有多種類型,本文只選擇其中一種類型組織進行試織。實際中,設計者可以依據用途對織物進行創新設計,根據配色模紋形成滿足要求的織物花型,再結合配色模紋對織物組織進行設計,同時,也可以根據織物組織,對配色模紋進行設計和創新,設計出更多更有價值的花型圖案,該方法廣泛用于服飾和裝飾設計。本文設計為理解配色模紋與織物組織之間的內在關系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同時也能看到配色模紋與織物組織合理配合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