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立鴻
(廣西崇左市左江治旱工程管理中心,廣西 崇左 532200)
馱英水庫所在地區域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多年平均氣溫22.3℃,多年平均降雨量為1200 mm,多年平均蒸發量為1 663.7 mm,多年平均風速1.3 m/s[1]。
為了優選施工各項參數,瀝青混凝土心墻在施工前進行現場攤鋪試驗[2]。驗證室內配合比的可行性,分析確定瀝青混凝土心墻施工工藝和施工參數,制定瀝青混凝土心墻施工規程,確定瀝青混凝土心墻技術控制標準及措施。
①瀝青:新疆克拉瑪依石化公司70 號水工瀝青;②粗、細骨料:崇左市江州區板利鄉渠麻村汪滑山灰巖人工骨料;③礦粉:崇左市江州區板利鄉渠麻村汪滑山灰巖骨料加工而成。
攤鋪試驗采用瀝青混凝土配合比為現場室內試驗優選配合比(見表1)。

骨料材料種類瀝青(油石比)各種材料用量(質量比)9.5~19.0 mm 23.2 4.75~9.5 mm 17.8 2.36~4.75 mm 13.9 0.075~2.36 mm 33.1填料 12 6.6
試驗根據《水工瀝青混凝土施工規范》SL514-2013。拌制瀝青混合料時,瀝青加熱溫度為(155±5)℃,骨料加熱溫度控制在160~180℃,干拌時間不少于15 s,濕拌時間不少于45 s;瀝青混凝土心墻攤鋪時,瀝青混凝土層面溫度70~90℃。
根據馱英水庫瀝青混凝土心墻施工工況,選用BL-1000 型瀝青混凝土拌合樓拌制瀝青混合料,3輛5 t 自卸汽車和1 臺50 型側翻裝載機運輸瀝青混合料,1 臺瀝青混凝土心墻聯合攤鋪機。攤鋪試驗鋪筑3 層瀝青混凝土,每層攤鋪厚度30 cm,第一層人工攤鋪,分三段碾壓:靜碾2 遍+振動碾壓(8,10,12)遍+靜碾2遍;第二、三層機械攤鋪,模擬一天連續攤鋪兩層,每層分三段碾壓:靜碾2遍+振動碾壓(6,8,10)遍+靜碾2遍[3]。
對碾壓密實后的瀝青混凝土分別進行無核密度儀的無損檢測和鉆取芯樣的孔隙率、馬歇爾穩定度、流值檢測。檢測結果見表2和圖1~3。
檢測結果顯示:第一層人工攤鋪,孔隙率隨碾壓遍數不同,孔隙率變化微小;馬歇爾穩定度隨碾壓遍數不同,振動碾壓8 遍的穩定度明顯大于振動碾壓10遍和12遍的穩定度;流值隨碾壓遍數不同,流值變化數值小。第三層機械攤鋪,孔隙率隨碾壓遍數不同,振動碾壓6 遍的孔隙率顯著大于振動碾壓8遍和10遍的孔隙率,振動碾壓8遍和10遍的孔隙率變化微小;馬歇爾穩定度隨碾壓遍數不同,振動碾壓6遍的穩定度明顯小于振動碾壓8遍和10遍的穩定度,振動碾壓8 遍和10 遍的穩定度變化微小;流值隨碾壓遍數不同,振動碾壓8遍的流值明顯大于振動碾壓6遍和10遍的流值。
根據試驗結果和現場施工環境條件,綜合分析、優化選定馱英水庫碾壓式瀝青混凝土心墻施工時,采用人工攤鋪和機械攤鋪,攤鋪厚度不大于30 cm,碾壓遍數為:靜碾2遍+振動碾壓8遍+靜碾2遍。
試驗檢測瀝青混合料出機口溫度為154~179℃,入倉溫度153~178℃,瀝青混凝土初碾溫度141~179℃,結合層面溫度70~85℃。瀝青混凝土檢測結果如表2所示,測得的孔隙率、馬歇爾穩定度和流值都滿足質量指標孔隙率不大于3%,馬歇爾穩定度不小于5 kN,流值30~100 的要求,驗證了攤鋪試驗中各階段溫度控制是滿足瀝青混凝土質量要求的。因此,優化確定馱英水庫碾壓式瀝青混凝土心墻施工各階段溫度控制標準為:瀝青加熱溫度為(155±5)℃,骨料加熱溫度控制在160~180℃;瀝青混合料出機口溫度控制在150~175℃、入倉溫度控制在145~170℃;瀝青混凝土初碾溫度不低于140℃,瀝青混凝土層間溫度控制在70~90℃。

層位第一層人工攤鋪第三層機械攤鋪碾壓遍數8 10 12鉆取芯樣檢測681 0無損檢測孔隙率/%0.4 0.2 0.2 1.4 0.3 0.2孔隙率/%1.2 0.9 0.7 2.1 1.1 0.9穩定度/(kN)7.36 6.41 6.12 5.82 6.07 6.21流值(0.1mm)74.4 82.0 77.4 83.3 84.4 81.7

圖1 芯樣孔隙率與碾壓遍數關系曲線

圖2 芯樣穩定度與碾壓遍數關系曲線

圖3 芯樣流值與碾壓遍數關系曲線
(1)采用BL-1000型瀝青混凝土拌合樓拌制瀝青混合料時,干拌時間不少于15 s,濕拌時間不少于45 s;瀝青加熱溫度(155±5)℃,骨料加熱溫度160~180℃,瀝青混合料出機口溫度150~175℃。
(2)瀝青混合料運輸設備:3輛5 t自卸汽車和1臺50型側翻裝載機,必須安裝防雨設施。
(3)人工攤鋪、瀝青混凝土心墻聯合攤鋪機機械攤鋪時,瀝青混凝土層面溫度70~90℃,瀝青混合料入倉溫度145~170℃,瀝青混合料攤鋪厚度不大于30 cm,攤鋪機瀝青混合料料斗安裝防雨設施。
(4)用3 t寶馬振動碾碾壓時,初碾溫度不低于140℃,碾壓遍數為:靜碾2遍+振動碾壓8遍+靜碾2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