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長征》這首詩生動概述了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艱難歷程。全詩詩文簡練,寫作方法卻尤為奇妙。
一、內容高度概括
紅軍長征途中經歷了萬水千山,經歷了不計其數的艱難險阻,但是作者在詩中并沒有一一描述出來,而是選擇了具有代表性的山——五嶺山脈、烏蒙山、岷山,代表性的水——金沙江和大渡河,簡明扼要地一筆帶過。
二、修辭恰到好處
在頷聯中,作者把逶迤的五嶺山脈比作細小的波浪,把氣勢磅礴的烏蒙山比作泥丸,不僅想象奇特,夸張至極,也襯托出紅軍征服高山、不畏艱難的英雄形象。“騰”“走”,動態化的描寫使境界高遠,立意突出。在頸聯中,“暖”與“寒”兩字,既寫了客觀現實,又突出了主觀感受,形成了鮮明對比。
三、情感樂觀向上
詩的尾聯──“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前面寫過五嶺、越烏蒙、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的壯舉,體現出路途艱險。而現在呢?翻過“千里雪”的岷山,想著勝利在望,不由得“喜”從心生,“更喜”承接上文。最后寫“開顏”,預示了紅軍長征的偉大勝利。全詩語氣堅定,信心十足,凸顯了紅軍戰士的戰斗豪情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