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香葉
(中國科技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石家莊分公司 河北石家莊050000)
目前,出版轉型升級已經進入關鍵時期,2020年疫情的發生,出版行業受到的沖擊恐怕是有史以來最為突現的,同時也在考驗出版業轉型升級的效率與速度,于是呈現了“變則有升,等則必降”的局面。當下,“大數據”“人工智能賦能新時代”“共享”“機器學習”等新概念層出不窮。除了使經典形式的多樣化,如《經典詠流傳》《故事里的中國》《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語》。
伴隨著智能主持人“賽小撒”的登臺亮相,再到熊貓“七七”主持人的出現,無不震撼著我們,智能化不斷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中,當然出版行業也不例外。智能化出版行業不只是展現形式由傳統的紙質版,逐步轉化為紙版+電子書,再到添加富媒體——音頻和視頻,如今隨著AI,VR等技術的到來,出版業創新轉型的發展模式也面臨著翻天覆地的改變。
首先給出PDF的簡單介紹。PDF(Portable Document Format)意為便攜式文檔格式,是用于與應用程序、操作系統、硬件無關的方式進行文件交換發展出的文件格式。它無論用哪種打印機都可以保證精確的顏色和準確的打印效果,即PDF會忠實地再現原稿的每一個字符、顏色以及圖像(但是要求計算機的字體庫需要齊全)。PDF文件是我們圖書或者期刊歸檔數字化的一種理想途徑。其不僅適合檔案管理,還可以被各排版軟件(Word、Latex、Indesign、XML結構化)生成的較為安全的模式。
下面筆者介紹作為一名數學專業的圖書文案編輯,在稿件加工過程中使用PDF的技巧。
流程圖的確定
收到稿件后首先將作者編譯好的PDF另存一下。然后在WinEdt中運行其源文件,如果作者編譯的PDF不可搜索可通過添加usepackage{ccmap}宏包來實現,有亂碼的(主要是引用編碼或者公式容易出問題),運行后還是亂碼,則在PDF上以問題的形式讓作者審核。其他的如果是編校錯誤,直接在源文件上修改。后續都在PDF上加工。
PDF的加工方式
編輯加工。筆者在排版后的可搜索的PDF上直接標記。而文后的參考文獻則在Latex文件或者Word(利用通配符)上直接修改(利用善鋒軟件過一下Word文檔,審核正確性),正文的文獻及其他知識性修改均在PDF以批注形式標記。
方式有三種:
(1)直接在PDF(任何版本)上利用注釋符號標記,其中符號與紙樣編校符號保持一致,而稿件中的問題:提問作者的都以附注形式標注;提問責編的都以書簽形式標記。
(2)使用方正批注工具,先將文件轉為prf文件,直接在其上標記(符號與編校使用的符號一致),再轉為PDF文件。
方正批注工具轉換為圖片的格式(不可搜索,不可復制),修改后轉換后的PDF有些模糊不清,且后期不能比對(達觀軟件可比,效果不佳)。排版錄入使用prf文件復制粘貼即可。
(3)平板上使用WPS軟件并匹配數控筆進行編輯加工。在平板加工模式下,有翻頁設置(護眼與翻頁模式)、朗讀、提取合并、轉Word、目錄和書簽等功能,也可以隨時截圖,并另存、分享與發送、插入文本時使用語音等。使用者可根據實際情況搭配使用。此外平板加工還有使用智能操作,如語音錄入、搜索、查字典,還可有迷你型雙屏模式。
筆者一般是采用電腦與平板相結合的模式處理稿件,在計算機上加工可以充分利用并排查看與分拆等功能(同步修改),最后統稿與通讀使用平板。用平板時描述性語言用數控筆,而需要排版錄入的地方,以插入的方式添加,以方便排版錄入(復制粘貼即可)。
PDF比對工作
利用PDF數字加工,核批工作自然而然成為難題,細節決定成敗,辦法總比困難多。我們可以通過智能化手段解決此問題。
首先使用PDF的比對功能將排版前后文件進行比對(建議使用Adobe、福昕閱讀器、達觀數據比對),然后再根據比對結果進行一一核對。下面給出達觀數據比對結果圖。
謄作者樣形式。無論是Word文檔還是Latex文檔都可以生成PDF,但是Word文檔生成的PDF可以設置帶批注的模式類型,方便作者審核,而且編輯不用一一謄抄;PDF文檔的作者樣要以批注模式標記,一則可以以附注模式標記,二則使用數控筆直接標記。
加密方式。寄送作者樣是紙樣的,還是比較安全的,但是如果是電子版要注意一下安全性,一般來說給作者的版本都是不可搜索版本,也就是圖片模式??梢约右悦艽a設置,防止文件隨意被打開。也可以直接另存為圖片模式的PDF文件,再給作者文件。
錄音注釋、附件注釋、遷移注釋。如果用語言不好說明,我們也可以設置錄音注釋,方便溝通。
附件注釋可以方便添加附件和圖片。
遷移注釋是方便同一文件不同作者批注,可以合并批注。
作者樣注釋較多的謄抄方式
(1)2019年嘗試了對作者樣的謄抄方式“小結注釋”模式。
方法為:注釋—>小結注釋—>不含注釋—>創建PDF注釋小結。
這樣提取的注釋文件給排版,給技術人員謄抄不容易有遺漏,更準確。
(2)編輯也可以根據“按審閱人查詢”中查找作者人名去查看批注。
(3)直接單擊“注釋查看”——單擊查看。
這樣作者樣謄抄不容易漏,還方便排版復制粘貼。
利用PDF檢查超版心
超版心(右側超版心,數理稿件公式從超版心比較常見)是所有稿子都可能存在的問題,編輯迫切需要通過智能方式來一鍵審核。
方案:可以設置邊框線以便于及時發現是否超版心,從校樣開始就可以根據稿件版心的尺寸來設置“右側版心線”。單擊“編輯”——>首選項——>單位和參考線——>布局網格。如果為了測量尺寸多少可以使用快捷鍵Ctrl+R(給出上方直尺刻度,用于量測版心具體尺寸),后在“布局網格”中填入相應數據。設置好后,只需要使用快捷鍵Ctrl+U來控制是否顯示參考線。
設置好后全書就都顯示了,編輯可從頭到尾順看,超過線的即為超版心(可以看黑馬的時候同步查看)。
PDF文件中遇見要查找或者統一修改時如何做?
方案:在加工過程中通過“視圖—拆分—橫向、縱向、表格式拆分”(筆者一般使用橫向或者縱向的較多)操作后出現兩個一樣的界面,將鼠標定位在一界面,這一界面就可以搜索并標記修改了,另一側面定位不動。這樣可做到全書查找與修改,且定位準確,取消拆分后全書都統改完成且回到原來的位置,可以繼續正常加工。
索引頁碼核查
索引頁碼提取一般都是三校樣提取的,個別稿件到了核紅樣還出現了索引頁碼不對的情況。我們需要通過智能查詢合適頁碼。
方案1:三校樣處理后,利用拆分功能(見的方法),一個一個核查。編輯再抽查,防止問題遺留到核紅樣上。
方案2:三校樣核索引頁碼,提取的方法可以利用雙屏來查找,最好由技術人員審核。
總之,不能再將問題遺留到核紅樣尤其是質檢樣再讓排版提取,容易出現問題。當然也建議匹配一個軟件可以直接審核索引的對應情況。
存儲文件于“企業網盤”。WPS文件可以存儲在云文檔中,但是必須上傳成功,否則會不更新。而科學出版社的文件存儲的智能化使用“科技云”中的“企業網盤”,網盤可以網址登錄(更安全)。運作的每本稿件可以建立一個文件夾,做完一個校次就留有備份。方便及時查找。
有了企業網盤,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登錄,而且還能與責編傳送文件(個人內存為250GB或500GB,超出可以申請續內存)。
化不可搜索為可搜索功能。單擊Adobe“掃描增強”功能,文檔自動可以將文檔由不可搜索為可搜索的,準確率還行。尤其對于掃描文檔的提取文字效果更佳。WPS中有“圖片轉文字”功能,當然也有“截圖取字”。
過黑馬文件。目前筆者采用的方式是,將PDF文件直接使用客戶端Adobe黑馬軟件,插上鑰匙即可運行。疫情防控期間也使用了云端黑馬文件,可以對敏感詞、錯別字、地名與城市名、國家領導人的審核、查重等功能。當然出現錯誤的術語時,可以添加到錯詞庫。
方正審校工具的運行。方正審校我們出版社已經使用了一年半了,從客戶端版,到云端網,五月份開始有了PDF的云端版本的審核功能,除了邏輯檢查不能使用,上下查重、字詞符號、紀念檢查、檢索辭海、術語在線、圖像管理、公式識別等。
括號核對工具的審核。2020年5月份設置了“括號核對工具”有Word、PDF兩種方式,其中PDF括號缺少了標記黃色,多了括號會顯示藍色,都以附注形式展示出來。
進入“互聯網+”的時代,數字化產品越來越多,形式服務于內容。隨著城市中的“數字化圖書館”等多形式觸屏式的瀏覽方式已經出現在我們的身邊,PDF閱讀方式也將越來越普及。
1.PDF普遍具有編輯、強比對、轉換等功能。
2.PDF工具的智能使用。
我們可以不考慮排版格式進行PDF專業比對,做到精準到標點。既然智能機器人都能做到主持人的工作,我們的這些校對工作,更應該是輕而易舉,期盼我們會有智能機器人進行校對和稿件的編輯加工。
我們期待著數字出版,帶給讀者更多的驚喜,如書本的二維碼有該書作者對主要內容的精彩講解,也許會在封面上有語言讀書功能,更有可能出版社利用AI與VR、AR等技術將書本內容通過機器人來講解或者設置程序操控機器人在黑板上直接演算與講解。5G已經到來了,那時的我們不用再焦慮技術問題,定會為我們開啟出版業融合發展的全新時代,可以在書上面設置一個掃臉二維碼、將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的任何表情或者意見反饋給出版社,也可設置一個平臺讓讀者與作者隨時“面對面”(視頻)的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