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曉宏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六二醫院,黑龍江 哈爾濱)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是以急性呼吸窘迫和低氧血癥為特征的繼發綜合征,它是一種急性進行性呼吸衰竭,其特征是肺血管阻力增加、肺順應性降低、肺泡塌陷、分流量增加和低氧血癥[1]。早期呼吸支持可降低低氧血癥的發生率,然而,重癥肺炎發病較急,病情發展迅速[2]。加強護理干預,控制病情,減緩病情惡化,從而提高治療水平,改善病情。本次分析對ARDS 給予臨床護理干預工作,對應用效果進行分析如下。
選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68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4例,觀察組患者中,男13例,女21例,年齡5~82歲,平均(47.5±2.0)歲,發病時間1~14 d,平均(7.0±1.5)d。對照組患者中,男14例,女20例,年齡7~81歲,平均(48.5±3.0)歲,發病時間2~14 d,平均(7.5±1.2)d。兩組患者的基本情況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對患者進行生命指標監測及密切病情觀察,給予基礎護理和健康宣教工作。
觀察組患者給予綜合性的護理干預工作,具體護理方法如下。
1.2.1 病情觀察護理
觀察并記錄患者的意識、體溫、脈搏、呼吸和血壓。監測動脈血氣分析和生化檢查結果,了解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吸出口腔、鼻咽和喉嚨的分泌物。痰液黏稠很難咳出可通過霧化吸入,可使用支氣管解痙藥和舒必利緩解支氣管痙攣,也可使用纖維支氣管鏡將分泌物吸出。根據病情輕重,可采用面罩給氧或機械通氣糾正低氧血癥,并給予高濃度(>50%)和大流量(4~6 L/min)吸氧,使PaO2>60 mmHg 或SaO2>90%。在供氧過程中,應充分加濕,防止氣道黏膜干燥和損傷[3]。記錄吸氧方法、吸氧濃度和吸氧時間。觀察氧療的效果及不良反應,預防氧中毒。配合醫生給患者進行機械通氣,無創機械通氣患者48~72 h 緩解[4]。引導患者進行人機配合,提高換氣效果;加強面部皮膚護理,防止皮膚損傷。有創機械通氣的護理應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觀察患者胸廓活動范圍,是否與呼吸機對抗,心率、血壓、意識和精神反射的變化;注意觀察和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和氣壓傷的發生。機械通氣時應盡量保持自主呼吸。如有可能,患者應采用30°~45° 半臥位,以減輕焦慮、煩躁、疼痛和減少耗氧量。應制定鎮靜方案,但不建議常規使用肌肉松弛劑[5]。如果沒有禁忌證,對于常規機械通氣無效的重癥ARDS 患者,應考慮俯臥位通氣。
1.2.2 心理護理干預
ARDS 患者因呼吸困難、有危重預感、生命危險,常有緊張、焦慮、恐懼感,ARDS 患者死亡率高。因此,醫務人員應更加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態,注意心理情緒的變化,積極與患者溝通,運用語言和非語言交流(手勢、書面等)了解患者的心理障礙和需求,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提供必要的幫助,做好健康教育,緩解疾病給患者帶來的壓力,引導患者放松和分散注意力,從而減輕心理壓力,滿足愛和歸屬的需要,緩解癥狀,提高生活質量,延長患者的生命生存時間[6]。
1.2.3 飲食護理干預
可預約全面的飲食營養計劃,為患者提供高熱量、高蛋白、富含維生素的飲食。增加飲食種類,采用病人喜歡的烹調方法。病人要心情愉悅,慢慢咀嚼,促進食物的消化吸收。鼓勵患者每天保持足夠的水,避免刺激性食物。如果采用機械通氣治療,則給予胃管和鼻飼,以保證機體的需要[7]。
對兩組患者呼吸功能指標(SaO2、PEEP 及PO2/FiO2)情況進行對比。療效判定:顯效為呼吸困難癥狀消失,呼吸功能指標恢復正常水平;有效為呼吸困難癥狀明顯改善,呼吸功能指標改善明顯;無效為癥狀、呼吸功能無變化甚至嚴重。
對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患者呼吸功能情況為,對照組患者 中,SaO2為(75.86±4.88)%,PEEP 為(8.39±1.14)cmH2O,PO2/FiO2為(262.11±21.68)mmHg;觀察組患者中SaO2為(88.42±5.03)%,PEEP 為(4.39±1.76)cmH2O,PO2/FiO2為(322.41±22.11)mmHg;觀察組患 者SaO2、PEEP、PO2/FiO2明顯優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患 者34例,顯 效14例(41.18%),有 效12例(35.29%),無效8例(23.53%),總有效率為76.47%;觀察組患者34例,顯效20例(58.82%),有效13例(38.24%),無效1例(2.94%),總有效率為97.06%;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患者34例,護理質量評分(80.05±3.20)分,護理滿意度(81.55±2.38)分;觀察組患者34例,護理質量評分(96.72±1.14)分,護理滿意度(97.82±1.56)分;觀察組護理質量和護理滿意度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ARDS 能迅速得到緩解者,大部分能恢復正常,積極治療后PaO2 明顯升高,預后良好。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做好基礎疾病護理,加強臨床病情觀察,同時對患者進行心理、飲食早期功能康復及并發癥預防等干預。
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SaO2、PEEP、PO2/FiO2明顯優于對照組,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7.06%,明顯優于對照組的76.47%,觀察組護理質量和護理滿意度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明顯。
總之,在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的治療中,給予有效的護理干預工作,能有效改善患者呼吸情況,提高護理質量,提高護理滿意度,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