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云耀
甘肅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730000)
目前,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人民的環境保護意識也在不斷提高。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采用綠色設計理念,能有效地提高建筑的環保性,為人們營造健康和諧的居住環境。
綠色建筑設計理念是指實現建筑設計與自然環境資源保護的有機協調結合,避免了在建筑工程建設過程中對自然環境資源造成的各種過度污染破壞,實現了對建筑工程能源消耗的有效合理控制,在積極適應推動當代我國實現可持續性發展戰略目標的同時又能實現社會經濟效益的顯著提升。在實際的環境設計工作開展過程中,設計工作人員應當對建筑區域的自然生態環境狀況進行深入研究分析,積極推廣運用先進的建筑節能低碳減排等技術進行設計指導,保證自然環境和生態人文環境的高效完美結合。該建筑設計概論理念在實際中和運用設計過程中與我國傳統的建筑設計概論理念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設計可行性,是一種符合國家現代環保技術要求與國家可持續性發展戰略要求的重要手段,為城市高層建筑及人們的日常生活使用創造更加優質的居住環境。
該理念在設計過程中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實現清潔能源的有效節約。這主要是因為在城市建筑設計中除了必須要通過綜合分析考慮當前城市經濟發展規劃布局中的要求之外,還應當積極推廣使用如太陽能、風能等各種可再生資源,并將其用于城市建筑供水采暖等方面。其次,實現自然資源的有效利用。在建筑工程中,盡可能用環保型的建筑材料技術取代傳統的建筑材料,并盡量避免建筑材料的浪費。最后,積極探索構建城市建筑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統一發展關系。
在開展綠色節能建筑設計的實踐過程中,設計工作人員必須要嚴格遵守建筑節約能源基本原則,做好建筑資源的循環利用。在進行實際項目設計操作過程中,應以地區環境中的氣候變化條件狀況為設計基礎,對項目設計中的內容進行綜合選擇,提高對自然資源的綜合利用效率。
在保障建筑工程質量的前提下,不斷減少工程的能耗,節約工程資源,提高施工效率。
滿足人們居住生活的需求,提高居住舒適性,提高生活的質量。
設計者要根據城市規劃,從整體的角度出發,保證建筑設計的規范性和系統性,為建筑施工奠定基礎。
設計師要結合高層民用建筑的特點,處理好高層建筑與周邊環境的關系,避免因施工對周圍自然環境造成破壞。
設計師一定要重點做好高層民用建筑的室外光照節能通風系統設計,改變傳統的光照設計方法和理念,滿足高層民用建筑的光照節能、環保減耗等基本設計需求。在高層民用建筑的光照設計中,設計師通過優化高層樓房的布局,保證了建筑物主體的照射率,提高了照射量,從而達到節能的目的。要求設計師充分考慮建筑間的距離,以滿足居民對照明的基本需求。如確定了建筑的朝向后,可以設置南北透明的戶型。在高層民用建筑的通風設計中,設計師要堅持采用自然風的原則,優化高層樓房的戶型,實現冬暖夏冷效果。
與低層建筑不同,高層建筑相互之間的影響較為明顯。其中,建筑選址不但會影響建筑的采光,而且還會影響建筑的整體節能效果。因此,設計者要充分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對地質勘測報告、水文、地形和高層建筑進行全面分析,對相關技術資料進行統計和分析,對環境影響做出有效評估,處理好高層建筑與周邊環境的關系,提高居住環境的舒適性。設計者還要統籌各方面資源,根據實際情況,做好建筑地址選擇工作。
建筑照明是建筑能耗的主要部分,所以要重視對自然光的利用,并實現對照明系統的智能調節。在設計照明系統時,要選擇效率較高的照明設備。由于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差別很大,建筑的設計風格也有很大的差異,建筑照明系統設計應確定適當的標準,可根據照明需要檔次選擇標準值。必須嚴格遵循國家相關標準,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建筑物的實際情況進行照明設計。
在高層民用建筑的設計中,設計師需要對周圍的生態環境進行分析,實現建筑與周圍生態環境的和諧統一。在高層建筑的周圍種植綠色生態植物,進一步優化居住環境;在建筑頂部設計綠化屋頂,防止出現熱島效應,實現節能減排目標。
設計師要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優化現場資源配置,提高建筑材料利用率。設計師要認真計算高層建筑的工程量,整合施工資源,建立完善的施工資源管理機制,加強統籌協調;要不斷推廣綠色施工技術,積極采用新工藝和新設備。
墻體節能設計也是建筑節能的重要內容。在墻面節能設計中,首先應采取墻面保溫措施,選擇強度好、質地輕、通風性好,抗老化能力和耐腐蝕能力較強的墻面保溫隔熱材料,如選用巖棉、玻璃棉、聚苯乙烯塑料等新型高效絕溫材料和復合墻,可降低外壁傳熱系數。在建筑結構中,還可采用夾心墻填充材料,或者采用外壁保溫等手段,以提高保溫節能的效果。在門窗的節能設計中,盡量增加玻璃層的數量,在窗口上貼一層透明聚酯膜,安裝窗口密封條,采用低輻射玻璃和絕熱性能高的塑料窗,等等。這些措施有效地改善了門窗的絕熱性,阻止室內外空氣傳導。結合地方氣候的特征,適當選擇施工技術。
在高層民用建筑的實際建設過程中,因為其建設質量與使用者的實際體驗及生命安全是有著直接關系的,因此無論是在施工安全方面還是在施工建設標準方面的要求都較為嚴格。因此在對其高層給排水系統進行綜合設計時,應對其高層建筑周圍的實際給水環境及其特點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并對建筑地區的自然氣候、水文生態條件等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后,將循環給水技術合理的應用在其中,讓其系統能夠真正的有效起到對周圍雨水、中水資源進行有效循環回收和利用,節約水資源利用的同時還能降低建筑運行管理成本等各方面的投入。
高層民用建筑的設計過程中,通過將綠色建筑設計理念進行良好的綜合融入,不斷的體現出更高的技術價值。鼓勵和積極提倡國家建立健全綠色建筑設計標準體系,其重要意義不僅表現在實現建筑成本的降低,也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兩山論”的重要體現。從而達到使建筑與自然和諧,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和節約能源,創造健康、舒適和優美的生活空間。其對于我國建筑技術領域的意義可以從建筑技術、社會、經濟等多個角度不同來進行審視。
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實現了建筑設計與自然環境的有機協調和融合,避免了在建筑施工過程中對自然環境造成破壞及對自然資源的過度消耗。在高層民用建筑的設計中,設計師應該積極應用綠色節能技術,提高建筑節能設計水平,促進綠色建筑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