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第三十八中學 林 珍
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標準在我國各個教育階段的大力實施與貫徹落實,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師要徹底擺脫“以自我為中心”的傳統教學理念,認可與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做好輔助者與指導者的工作,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與學習新知識,鍛煉與提升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并積極探索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途徑。比如,在教學“合理利用網絡”知識時,要求學生學會理性參與網絡生活,學會“信息節食”,能夠辨析網絡信息,自覺抵制不良信息,自覺遵守道德和法律。教師引入情景開展導入活動:對于青少年是否應該上網有以下幾個觀點。觀點一:學生放學回家除了玩手機就是玩電腦,網絡將孩子從大人身邊奪走了。觀點二:通過網絡可以在公交車上觀看新聞、發送郵件和在線學習,可以更好地利用時間。你是如何看待這兩個觀點的?我們應該怎樣利用網絡呢?通過這樣的課堂導入,引出本節課程知識內容,為課堂探究活動做好準備。在課程導入之后,教師展示這樣的材料:有了網絡之后,小軍同學變得忙碌了,覺得天氣預報有趣,收藏;覺得網絡游戲好玩,收藏;別人整理的故事很好,收藏;漂亮的圖片、有趣的故事等各種知識都被收藏。小軍為什么變得忙碌起來?我們應該怎樣去做?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學會“信息節食”,合理使用網絡,科學合理地參與網絡生活。
在以往的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學生往往是被動地接受知識,他們并沒有對所學內容產生自我認知,對知識的理解停只留在表層,不僅影響整體學習效果,自主探究學習的積極性也是日益下降。要想有效實施自主探究教學,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在課堂上應當幫助學生不斷增強自信,選擇一些符合初中生身心特點的學習方式,及學生喜聞樂見的學習素材,使其充分展現個人能力和發揮特長,讓他們慢慢了解與相信自己,從而積極地進行自主探究學習。
例如,在講授“做更好的自己”過程中,教師先在課件中出示《自己與別人》的漫畫故事,搭配問題:根據漫畫故事試猜想自己和別人之間發生了什么?你有過類似的經歷嗎?該如何處理?指導學生閱讀漫畫故事,結合教材及個人經驗自主思考、探究和回答問題。接著,教師講述:在成長中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受到他人的影響,這些影響可能會幫助你更好地認識自己,但也可能會給你帶來煩惱,大家應該怎么對待他人對自己的影響?怎么接納和欣賞自己,做更好的自己?然后組織學生學習“接納自己”“欣賞自己”等模塊的內容,呈現80后知名作家兼賽車手韓寒的成名故事,使其理解“做更好的自己,就要揚長避短”的道理。同時,結合其他材料讓學生認識到還要主動改正缺點、不斷激發自己的潛能,主動接納自我、學會欣賞自己,從而不斷增強自信。
初中道德與法治是一門比較特殊的課程,教材內容與其他學科相比知識較為枯燥,學習起來乏味無趣,學生缺乏自主學習意識,他們難以體會到樂趣,這為自主探究教學的實施帶來一定難度。這就要求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科學地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根據知識主題有的放矢地引入一些生活化資源、社會熱點與時政新聞等,為課堂注入更多的生機與活動,增強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意識,鍛煉他們的閱讀、理解與分析能力,使其收獲更多。
在這里,以“守護生命”教學為例,教師可以設置這樣的情境:小文同學愛好打籃球,為了多打一會兒籃球,常常不吃午飯;小麗同學喜歡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學習,認為那個時間學習,效率非常高。借助這樣的情境開展課堂導入,設計導語:生命是寶貴的,守住生命我們才能感受四季的冷暖變化,體驗生活的千姿百態,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學習“守護生命”。要求學生結合實際情況自主探究和分享:說說你有哪些健康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課件中同步展示出來,使其認識到守護生命首先要關注自己的身體的狀況,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這才是一種對生命負責任的態度。之后,教師組織學生開展求生知識大比拼的活動,讓學生思考遇到災害或者災難時,如何自救自護。如果演唱會上,忽然人群騷動起來,人群不斷推著你向前,應該采取怎樣的姿勢隨著人群撤離?當遇到雷電時,應該怎么做?從而讓學生著重分析和討論如何對待和關注自己的內心感受,一起探討應對災害或災難的自救、自護方法,培養學生珍視生命、對生命負責任的觀念,使其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自主探究并非獨立探究,是以學生自主學習為基礎的一種新方式,教師要認清這一概念,組織他們參與到各式各樣的學習活動中。因此,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適當地搭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根據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巧妙布置一些合作式任務,使其在小組內先自主學習和思考、再合作交流與探究,最終升華自主探究的效果,促使他們在互動中深化理解和牢固掌握新知識。
例如,在“法律保障生活”教學中,教師先在多媒體課件中出示兩組對比強烈的圖片,分別是交通混亂不堪與井然有序,要求學生思考蘊涵的道理,提示他們獨立思索后合作探究,使其發現“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的道理,從而自然而然地引出新課。接著,教師要求學生閱讀教材內容,自主思考:法律的特征和作用是什么?合作探究如何理解法律對全體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使其初步了解本節課的內容,然后讓學生共同尋找身邊的規則,列舉自己一天的生活中遇到的規矩,嘗試分類,討論道德、紀律和法律等行為規范的作用。之后,教師指導學生自主研究法律的特征,結合課本知識從產生方式、實施手段、調整對象和范圍方面合作探究法律與道德、校紀校規的不同,使其在合作互動中歸納,隨后運用同樣的方法探究其他知識要點,升華他們自主探究的效果。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活動中,自主探究學習是一個值得大力倡導的教學模式,教師要結合道德與法治知識,為學生制造更多自主探究學習的機會,提升課堂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使其全身心地參與到自主探究中,并結合小組合作模式,最終讓他們高效完成學習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