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張玉雙 曹丹藝
我國事業單位在現有市場經濟環境下的發展中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其中不免出現很多的問題,落后的傳統經濟管理的模式適應不了新時代的經濟發展需求,長此以往我國事業單位的發展會停滯不前,因此事業單位需要在經濟管理這方面進行改革創新來保證事業單位長期穩定的發展。
事業單位經濟管理的作用
事業單位與企業不同,企業追求經濟效益的最大化,而事業單位則是為社會服務,事業單位通過服務社會使社會更加穩定。而事業單位服務社會需要的活動款項由國家下撥,對國家依賴性強,隨著市場經濟變化,這種經濟管理變得不合理,會阻礙事業單位的發展,在市場經濟體制之下想要獲取新的經濟來源,事業單位要細化并且有效對經濟進行管理,積極拓展資金來源,為國家財政減輕負擔。
事業單位經濟管理的意義
經濟管理對事業單位的發展、事業單位的資金流通、領導者的執行決策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市場經濟體制下許多的事業單位管理模式必須更新。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事業單位經濟管理的腳步不能停下來,因為事業單位經濟管理不僅僅關系到事業單位自身的發展,還關系到國家的財政利益。雖然目前在市場經濟體制不斷變化的情況下許多事業單位也能做到穩步的發展,但是不免會出現很多問題,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事業單位的經濟管理不完善,因此管理者需要用發展眼光看待問題,針對變化的經濟形勢發現不同經濟管理的問題,并且科學合理地解決問題。市場經濟發展下事業單位經濟管理對管理者和相關工作者都提出了新的挑戰,管理者和相關工作者都需要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做好事業單位經濟管理工作。

資金管控及分配不合理
目前事業單位受到社會發展和傳統的計劃經濟模式的影響,在實際的運營過程中還有嚴重領導干預的現象發生,因為事業單位資金是由上級部門統一劃撥的,經過領導的審核批準后管理和分配,每一屆新上任的領導花費巨大資金在開展新的項目課題上,以此提升自身業績,這種個人主義的行為造成了資金分配的不合理,對事業單位經濟管理的長期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經濟管理體系不健全
即便國家政府逐年都在提高對于事業單位的經濟管理的重視程度,但在實際工作時還是會出現許多問題,這其中尤為突出的就是經濟管理體系不健全的問題。從根本上探其原因,是我國在有關經濟管理這一塊的法律法規不夠完善,沒有嚴格的法律約束導致事業單位經濟管理體系的建設找不到方向,從而導致事業單位的持續發展受到影響。
缺乏有效預警機制
在市場經濟的發展下,我國的事業單位經濟管理體制慢慢偏向至市場經濟體制,但是和傳統的企業組織又不同,事業單位不能保持提高收益、降低成本的發展模式,對市場經濟的變化不能保持警惕的意識,缺乏市場經濟管理的頭腦,導致建立不了有效的經濟管理風險預警機制。
隨著市場經濟的改革發展,通貨緊縮等問題的出現,事業單位并不能合理地解決問題,從而出現資金緊缺或者分配使用不合理的情況,即使有些事業單位針對此種情況建立了經濟管理的運營體系,但由于管理理念落后和對市場深入的不夠等原因,事業單位進行經濟管理時不夠系統全面,這種局限性導致了事業單位建立不了高質量預警機制,影響了經濟管理模式的創新和優化。
信息化建設不完善
事業單位目前還沒有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的體系,信息化建設是需要通過細致分析財務信息來調整相關業務活動的,從而才能健康管理各部門,但在實際工作中,事業單位財務信息采集與產生過程缺乏完整的體制約束,使事業單位的財務信息出現許多不對稱的情況,對事業單位的發展非常不利。
完善財務管理
為了有效提高事業單位經濟管理,適應現在的市場經濟發展,必須提高事業單位經濟發展體系,其中主要措施之一就是加強對財務的管理。第一事業單位的領導需要培養出優秀的財務管理能力和良好經濟財務的責任心,提高經濟管理技術的水平,充分認識財務風險管理,才能夠順利開展事業單位經濟管理,促進事業單位長久穩定發展。第二需要定期考核事業單位的具體收支,嚴格控制經濟預算,核查清算固定資產以及其他的財務資金,分析在編人員基本的財務預算,實現統一預算管理。
完善固定資產管理
固定資產的管理影響到事業單位經濟管理和其管理效率,完善固定資產管理第一要建立起完善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從而高效地進行固定資產管理的工作。事業單位進行固定資產管理的工作時,要明確分工到各個崗位,避免出現固定資產配置的問題。第二設置專門考核制度,安排專門工作人員管理固定資產,出現人員調離現象時,及時地辦理資產移交手續。第三固定資產因為個人的原因出現了問題,對相關個人實施懲罰手段。
應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平臺
數據網絡技術發展和電子設備普及促進了互聯信息技術在整個社會中的快速推廣。事業單位可以建立起一個強有力的網絡化,信息化,動態和集成的高級實時監控系統。它可以實現經濟管理基礎數據和信息的綜合收集與處理,形成一個綜合的基礎信息管理控制系統。事業單位可以使用該系統根據不同的業務對報告的資本收入或支出進行分類和匯總,生成準確的基本財務變更賬簿,并實現對財務的實時監控管理。此外,相關領導者可以在現階段通過對電子資金賬簿的研究和分析,對資金的具體用途進行綜合分析,增強基金業務的針對性控制和管理效率,從根本上避免處理人工賬簿時容易出現漏洞的問題,確保領導層參考數據的準確性和嚴謹性。
加強職工隊伍的建設
要提高事業單位經濟管理的現狀,首先的任務是創新優化管理理念,加強管理團隊的建設。對于前者,所有經濟管理者都應樹立起財務風險的意識,遵循成本效率的概念,實現管理方面的成本節省,優化資源的分配并增加資本源的利用率。對于后者,事業單位應加強對管理人員的培訓,提升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不僅要培訓事業單位的專業知識,培訓內容還需要涉及經濟,管理和其他方面,以促進管理人員知識技能的同時提升。當然,除了培訓管理人員外,還必須加強普通員工的培訓以培養經濟意識,使其更好地配合管理人員,改善事業單位經濟管理。
完善信息化管理設施
事業單位必須遵循信息時代的步伐,以便確保市場經濟體制下事業單位經濟管理的有效發展,其中實施經濟管理信息化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事業單位在信息化管理設施運行期間需要根據實際情況更新設備。另外,事業單位要給計算機設備的硬件設施進行不斷更新,逐步完善事業單位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
加強風險管控意識
市場經濟體制和計劃經濟體制有所不同,市場經濟體制可以使所有經濟體制,包括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等經濟體,在管理經濟中存在各種顯式和隱式風險。尤其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現代化的市場經濟不斷創新,事業單位在一系列經濟活動中對人力資源和物質資源的投資逐漸增加,這使事業單位的經濟危機和潛在的風險在一定程度上急劇上升。在現代信息技術發展的背景下,事業單位必須依據自身的實際發展情況和國家有關的政策方針,對所有的經濟管理活動進行全面,系統的改革,減少項目中不必要環節,禁止浪費行為,從根本保證財政收支平衡,構建合理的資金使用制度,確保事業單位高效利用資金,從根本提高事業單位的社會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使事業單位能長期穩定地發展。
綜上所述,事業單位的發展在市場經濟的影響下受到了一定阻礙,想要實現長遠穩固向前發展,必須要改善經濟管理體制,解決各種資金使用分配不合理的問題,實現長期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