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姜夔
柏綠椒紅事事新。隔籬燈影賀年人。
三茅鐘動西窗曉,詩鬢無端又一春。
慵對客,緩開門。梅花閑伴老來身。
嬌兒學作人間字,郁壘神荼寫未真。
點評 這個春節,因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很多人不能回老家過年。然而,身在異鄉,“年味”卻不能淡。貼春聯、吃大餐、給親朋好友線上拜年,一定要做足全套。如果說有一首詩詞最應這個“宅春節”的景,姜夔的《鷓鴣天·丁巳元日》再合適不過。
這首詞作于宋寧宗慶元三年(1197年)大年初一。古人過春節的習俗是:放鞭炮、飲屠蘇酒、貼春聯。“柏綠椒紅事事新”,寫的就是飲柏酒和椒酒除舊迎新的風俗。“隔籬燈影賀年人”,寫的是拜年的場景。隔著籬笆,左鄰右舍燈影搖曳,說明拜年的時間特別早,在天亮之前。我國北方某些地區的人們至今保留著大年初一一早五六點就開始相互拜年的習俗,可見古已有之。拜年結束后,一直到三茅觀的晨鐘悠悠傳來,西窗才見晨光破曉。新年就這樣到來了,而詞人不知不覺間又度過了一個春秋,鬢邊無緣無故又添幾絲白發。
“慵對客,緩開門。”過年本是親朋往來最稠密的時刻,但姜夔此時卻懶于招待客人,開門應酬也比別家晚,這像不像喜歡宅在家的“社恐”患者的心態?“梅花閑伴老來身”,詩人的懶于應酬不是無人來往,更多是自甘寂寞、超塵脫俗,與“梅妻鶴子”的隱士林逋有同樣清雅的志趣與愛好。“嬌兒學作人間字,郁壘神荼寫未真。”嬌縱的小兒女尚在學寫字的年齡,爭著搶著要寫春聯,卻連門神郁壘、神荼的名字都寫不真確。此句可謂全詞最生動的一筆,在超凡脫俗的詩境中平添一縷人間煙火氣,把世間小兒女的情態描摹得天真淋漓。
這首詞滋味豐富而淳厚。它既有節慶的喜悅,又有歲月蹉跎的無奈,有自甘寂寞的清曠,又有安享天倫的快樂。它是一種深沉、復雜的心境,于無聲處醞釀著時光的醇酒。(文/常小仙,你有什么想要推薦的名句,請在新浪微博上@常小仙清華,小仙會盡量滿足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