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改 凌云峰 曹倩
摘? 要:信息驅動的教學質量保證體系是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通過對教學管理信息系統的綜合設計來實現教學質量信息的有效流動,從而形成一種基于信息技術手段的教學質量保證自適應系統。構建信息驅動的教學質量保證體系,關鍵是在教學質量的監控、評估、反饋、改進等環節中實現教學質量信息的程序化、自動化采集、整合,以及信息整合基礎上的決策和反饋,從而實現教學質量問題的及時發現、綜合評估、及時反饋、持續改進。
關鍵詞:人才培養質量? 質量保證? 產出導向? 內涵式發展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Information Driven 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LI Shigai? LING Yunfeng? CAO Qian
(Naval Aviation University, Yantai, Shandong Province, 264001 China)
Abstract: Information driven 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makes full use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eans to realize the effective flow of teaching quality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design of teach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so as to form an adaptive 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based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eans. The key to 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driven 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is to realize the programmatic, automatic collection and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quality information, as well as the decision-making and feedback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in the links of teaching quality monitoring, evaluation, feedback and improvement, so as to realize the timely discover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timely feedback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problems.
Key Words: Talent training quality; Quality assurance; Output orientation;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國際高等教育領域掀起了一場廣泛的教育質量保證運動。如今,軍隊院校的教育形態和教育需求也正在發生巨大變化,從客觀上要求建立與之相適應的現代化教學管理制度和教育治理體系,進而推進院校教育轉型,促進內涵式發展,提升人才培養質量。適應信息化條件下軍隊院校轉型建設需要,構建完善信息化教學質量保證體系,是全軍院校建設提質增效面臨的一項共同課題。
1信息驅動的質量保證體系基本概念
教學質量管理(Teacing Quality Management),是指在教學管理中圍繞質量問題展開的、通過不斷改善影響教學質量的因素,為保障和提高教學質量而進行的包括確定質量方針、目標、標準和職責,對教學質量進行科學的評價和分析,制訂教學質量改進措施并付諸實施的所有管理活動。所以,教學質量保證的本質內容就是教學質量管理,系統完備的教學質量管理就是教學質量保證[1]。
筆者認為信息驅動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就是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通過對教學管理信息系統的綜合設計來實現教學質量信息的有效流動,從而形成一種基于信息技術手段的教學質量保證自適應系統。構建信息驅動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關鍵是在教學質量的監控、評估、反饋、改進等環節中實現教學質量信息的程序化、自動化采集、整合,以及信息整合基礎上的決策和反饋,從而實現教學質量問題的及時發現、綜合評估、及時反饋、持續改進,解決教學質量保障體系運行過程中教學質量信息不對稱、獲得不及時、質量管理不閉合等問題,最終達到以教學質量信息的流動驅動教學質量的持續提升的目的。
2信息驅動的教學質量保證體系架構
2.1基本假設
2.1.1質量保證是一個系統的過程:系統設計
教育質量是一個系統過程,因此,質保體系必然是動態的、可分解可操作可控制的閉環管理流程。就聯合國IQA項目八所大學IQA體系來看,都強調建立全過程管理、利益相關方全員參與的閉環系統,通過一系列有效的工具和措施實現教學質量、就業質量和管理質量的提升,目的重在形塑優良的質量文化 [2]。質保體系設計要關注四個緊密關聯的遞進閉環環節:培養目標設計質量、人才培養模式設計質量、教學過程工作質量、培養結果檢驗質量。整體性并不是要求在所有的方位平均使力,而是根據教育教學面臨的新問題有所為有所不為。從當前看,整體性應強調過程和目標的價值導向,強調辦學定位以及為實現這一目標,在組織架構、資源配置、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的制度設計與安排,要求最終教學效果產出是否與預期目標相吻合。
2.1.2質量具有明顯的指向性:聚焦實戰
隨著現代大學職能的不斷拓展,國內高等教育事業的不斷豐富發展,軍隊高等教育院校的質量內涵與外延也在不斷擴展,包括人才培養的質量、科學研究質量、服務部隊質量乃至戰法創新的質量,文化交流創新的質量等等。就軍隊院校教育的基本職能而論,人才培養是本質職能,人才培養質量的指向鮮明,就是為強國興軍服務。因此,軍隊院校的教學質量保證體系的質量具有實戰指向,應能夠為強國興軍服務。為了保證“聚焦實戰”,在質量保證體系的構建上,就應當著眼形成完善的跟蹤反饋機制,應建立部隊用人單位信息反饋機制、畢業學員信息反饋機制、部隊需求定期調研機制以及外部評級信息反饋機制。
2.1.3質保體系的設計應聚焦:學習成效
學習成效或叫學習產出,指學員學習后的可見可測的效果。教學質量保證的關鍵在于保證人才培養質量,在于保證學員的學習成效,所以教學質量保證體系的構建應當以教學活動為根本,以學員學習成效為落腳點。大學應是為每個學生找到適合其自身成功方法的教育機構。產出導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原理認為學習者都能成功,應清晰闡明學生在專業領域具有何種能力,并圍繞具體能力指向設計教學目標、課程組織、教師教學以及評價的框架體[3]。
2.1.4質保體系應具有可控性:信息控制是關鍵
人才培養質量的控制,應在底線控制的基礎上致力于持續提高。這個底線就是大學基本的制度規范和對人才培養基本目標的達成。人才培養是一個不斷追求卓越的過程,所以質量建設沒有頂點,但卻存在底線。教學質量作為一個特殊的服務領域,與產品質量的控制有很大不同。對教學質量的控制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質量責任主體的主觀經驗和價值判斷;二是科學的量化方法。后者建立在對質量信息進行精細化管理的基礎之上。所以,信息控制需要進行定性和定量的綜合考察。
2.1.5教學質量保證的主要作用:保底線和追卓越
在教學質量基本架構建立的基礎上,教學質量保證體系運行的有效性將主要取決于教學質量信息運行機制的設計,包括教學質量信息的生成、采集、整合、決策、反饋、信息驅動的質量持續改進。從時間維度看,教育質量是一個不斷追求止于至善的過程,是永恒的主題。但從階段性發展任務看,需要明確目標設計、資源投入、過程管理以及結果評價。教育質量既是價值判斷,也是一個“止滑”底線性保障。隨著軍隊院校教育管理日益復雜化,尤其在云計算、大數據時代,傳統“拍腦袋”決策模式或者定性指標已很難有效地把控質量內涵。軍隊院校教學質量管理需要從經驗走向科學,從制度、運行模式、智慧化等層面建立相對科學、常態的內部質量監測機制[4]。
2.2體系框架
教學質量保證體系應當連接“教”的供給側和“學”的需求側,從“管”的中間層,聚焦主責主業,連接教、學雙方,構建起一套系統閉環的教學質量保證體系。依據產出導向教育理念,教學質量保證體系的基本框架應包括八個內容模塊。
2.2.1頂層設計系統
大學的頂層設計是教學質量保證體系建設的指南。頂層設計的主要內容包括大學的辦學定位、教育教學理念、人才培養目標三個方面。頂層設計系統主要是致力于保障這三方面內容的科學性、先進性、發展性和具體實現。為此,應建立頂層設計的調整、修正機制。如清華大學有四年一度教學工作會議、空軍預警學院有辦學治校頂層設計研究論證工作。
2.2.2教學規章制度
教學管理規章制度的規范應結合教育質量標準一體化設計。規章制度具有法治效力,是大學管理運行規范化的重要保障。用于規范教學管理,保障教學管理質量。針對大學當前的運行管理現狀,教學管理制度的建設包括三方面內容:組織架構、運行方式、規章制度。即建立健全質量保證組織機構,做到人員落實、職責明確;明確質量保證體系的運行方式,規范教學質量管理過程;建立健全覆蓋主要教學要素和關鍵環節的規章制度體系。
2.2.3教育質量標準
教學管理規章制度和教育質量標準是對教學過程實施監控評價的重要依據。教育質量標準是人們所賴以考察和評價教育教學質量的一系列的相關具體準則,是能夠反映教學質量的指標和參數的規范性文件。教育質量標準建設主要包括三個步驟:確定主要教學環節、從畢業要求分解出質量要求、明確質量責任人。
2.2.4監控評估系統
建立內部教學質量的監控評估系統并保障其常態化運行是教學質量得以持續改進的核心環節。該機制的形成有賴于確定:監控評價主體、監控評價內容、監控評價方式,以及三者之間的協調運轉關系。各級教學領導、教學督導隊伍、各類教學相關的專家委員會等是監控評價的主體;專業、課程、教學訓練實施過程、學員學習過程成果,以及為保障這四方面工作正常開展所需的師資隊伍和教學條件是監控評價的主要內容;考試考核,評教評學,以及以院校年度自評和專項評價為主的院校教學自我評價等是監控評價的主要方式。
2.2.5信息服務系統
研發綜合的教學信息服務系統是保障教學質量保證體系正常運轉的必要條件。綜合的教學信息服務系統應當是一個集“信息采集、分析處理、結果反饋、跟蹤檢查”等工作程序于一體的網絡信息支持系統,包括對質量標準、規章制度、監控評價等子系統的信息獲取、數據分析、結果反饋等功能模塊。各級教學實體單位應特別重視信息的采集工作,暢通教學質量數據的獲取渠道,準確、完整、及時、有效地采集和保存有關教學質量的各種信息,并定期發布教學質量的狀態數據和活動信息,向有關責任人報告教學質量狀況,以便及時進行整改并跟蹤問效,從而形成教學質量保證體系的閉環。
2.2.6信息反饋系統
信息反饋機制的主要作用是對監控評估的結果進行診斷分析,并將相應決策信息反饋給相關質量責任人。這是教學質量保證體系形成閉環的關鍵一環。該機制的主要功能是將內部質量監控評價的結果和外部質量跟蹤反饋的信息進行綜合處理后,分門別類反饋給相關質量責任人。教學質量責任人包括:(1)大學首長/教育長、參謀長/教務處處長:大學頂層設計責任人;(2)各二級學院(含校區、基地等)教學主官/教研室主任/專業負責人: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責任人;(3)專業負責人/課程組長/骨干教師:課程體系責任人;(4)教員:課程和教學環節責任人;(5)學員隊干部:學員管理責任人;(6)教研室主任/專業負責人/實驗室管理者:教育教學資源責任人等。應充分發揮質量管理組織機構判斷決策的功能,建立包括監控評價、信息采集、分析處理、分類即時反饋于一體的評價反饋機制。[5]
2.2.7改進完善系統
評價結果能夠得到及時反饋,并不等于教學質量問題就已經得到有效的解決。教學質量的持續改進有賴于改進完善機制的形成。根據評價反饋的信息類型層次,應建立從大學、二級教學實體單位到教研室的三級改進完善機制,將教育教學質量問題層層分解落實到人。承擔教學活動的教員教官、參與教學活動的學員、管理教學活動的管理人員都是教學質量持續改進的責任主體。改進完善機制的操作要點在于:反思質量偏差原因;明確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及整改時限;采取行之有效的質量改進措施;及時改進完善教育教學質量;關注和跟蹤改進后的效果。[6]
2.2.8跟蹤反饋系統
教學質量的外部評價是促進大學教學質量持續改進的重要動力。建立健全跟蹤反饋機制是構建內、外結合的質量保證體系的關鍵。外部評價反饋的信息來源主要包括:軍委總部組織的教學評價;部隊需求調研,準確掌握部隊的人才需求;部隊用人單位信息反饋,掌握部隊對畢業學員崗位任職滿意度,深入了解部隊對院校人才培養的意見建議;畢業學員跟蹤反饋,及時了解掌握畢業學員隊院校辦學滿意度和意見建議。應針對這些具體反饋渠道,建立相應機制,定期組織相關畢業學員座談、部隊需求變化調研、相關滿意度問卷等活動,并將相關結果信息及時反饋給相關責任人。
參考文獻
[1] 劉金芝.高校通識課程教學質量保障指標體系構建與實現路徑研究[D].南寧:廣西大學,2020(4):25-35.
[2] 趙炬明,高筱卉.關注學習效果:建設全校統一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一一美國“以學生為中心”的
本科教學改革研究之五[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3):5-20.
[3] 廖曉珍.職業院校“三縱五橫一平臺”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構建與應用[D].浙江工業大學,2020(6):22-32.
[4] 計國君,鄔大光,薛成龍.構建大數據驅動的內部質量保證體系——以廈門大學IQA為例[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2):53-64.
[5] 張超.新理念下地方本科院校內部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研究[D].大慶:東北石油大學,2020(6):41-42.
[6] 范菁.高校內部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的現狀與展望:基于本科審核評估實踐的研究[J].中國大學教學,2019(3):48-53.
第一作者:李世改,(1982—),男,碩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教育理論、教學管理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109-5640-6138 中圖分類號:G420 作者簡介:李世改,(1982-),女,漢族,碩士研究生,副教授,教育理論、教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