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加慧 柳婭婭
新媒體呈現出了迅猛發展之勢,讓電視新聞陷入到了巨大的挑戰之中,無論是傳播內容,又或是傳播途徑,新媒體所擁有的優勢都是傳統電視新聞媒介難以超越的。在新媒體背景下,傳統電視新聞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傳播范疇不具有廣泛性、傳播方式單一化、內容不具創新性等,讓其陷入到了傳播困境中。在新媒體時代環境下,電視新聞必須要尋求創新的傳播途徑及其內容。
一
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傳播的特點
一是新聞信息傳播速度更快、范圍更大。這是新媒體背景下電視新聞傳播的一種新特征。主要反映于大部分新聞資訊能夠生成以后快速在互聯網上進行傳播,資訊如同于病毒一般飛快擴散、傳播,讓更多的用戶獲取到。
二是新型媒體雙向傳播、信息互動。在新媒體背景下,電視新聞資訊不再只是單向進行傳播、擴散,而是以雙向互動的形式展開傳播。在此種傳播形式下,傳播主體能夠在資訊發布以后,對閱讀量、點贊量等方面的改變與留言內容進行剖析和探討,從而掌握受眾人群閱讀以后的反饋,找出可能存在的問題,并及時做出改正,以此進一步促進資訊傳播的效率。
二
新媒體時代下
傳統電視新聞面臨的挑戰
對電視新聞時效性方面的挑戰
我們都知道,傳播電視新聞的制播必須通過各種各樣的流程步驟,比如說信息采集、新聞編制等,步驟較為復雜、繁瑣,以致于在資訊傳播上存在明顯的滯后性問題。而在新媒體背景下,電視新聞消息有了更多樣的傳播渠道,其可以依賴于互聯網平臺,實現資訊的實時快速傳播 「。目前,不少網站開始嘗試通過滾動這種形式來進行新聞的報道,讓用戶能夠獲取更多更新的新聞資訊,而這也對電視新聞的傳播形式帶來全新的挑戰。
三
對電視新聞傳播性方面的挑戰
傳統電視新聞是通過單方向進行傳播的,僅能夠憑借聲音和畫面的形式來迎合用戶獲取新聞資訊的心理需求,在此類單一的傳播形式下,用戶僅可以被動地獲取新聞資訊。然而,新媒體時代的到來,讓用戶有了更多樣的獲取信息的渠道,而且還能夠根據自己的愛好偏向,獲取自己想要了解的新聞資訊。可以說,新媒體的快捷性、便利性愈加暴露出了傳統電視新聞難以迎合用戶多元化、個性化需求的不足。在新媒體時代下,傳播途徑變得愈加豐富多樣,用戶的媒介選取性也愈來愈豐富,特別是最近幾年來,智能手機的大范圍普及和運用,人們依靠拇指就可以快速得到想要的信息,尤其是年輕一代,其可以借助移動設備隨時隨地閱讀不同的新聞資訊,而這也給電視新聞的傳播形式帶來了巨大的沖擊。
對電視新聞編排方式方面的挑戰電視新聞由于遭到播放時間與節目編制的制約,以致于其播放形式幾乎都是以線性方式展開的。電視臺的新聞資訊一旦播放出去,一般是無法實現循環收看的,用戶也不能快速方便地進行儲存。而在新媒體背景下,電視新聞可以利用不同的平臺進行播放,比如說微博、百度等,讓用戶能夠隨時隨地進行新聞資訊的收看,而且用戶也能夠進入到頁面中的超鏈接網站中查看到更豐富的有關新聞消息,這非常有助于用戶更全面、更深入地掌握新聞事件的真相,用戶也能夠通過留言功能發表自己的想法和見解,和其他用戶展開交流,從而得到更多的啟示。這所有的效果均是傳統電視新聞無法實現的。
四
改進措施
發揮權威與專業優勢,創建全新的電視新聞模式
即使新媒體的資訊更新速度非常快且數量龐大,可以很好地符合目標群體的時效性與信息量這兩個方面的需求,不過也由于此類特點的存在,使得新媒體的信息非常繁雜,且其真實性、可靠性難以有效分辨。所以,在新媒體背景下,專業傳播工作人員要在權威平臺中收集具有真實性、可靠性的新聞信息,并且將它們精準、形象以及明確地進行發布,從而給社會輿論帶來一定的引導作用,對社會起到積極向上的影響力,傳播正能量,指引廣大群眾培育起健康的、正確的思想道德素質,持續推動社會的穩定和睦發展。
總之,在新媒體背景下,電視新聞應當繼續保持和發揮自己的權威性和專業性,在此基礎上,結合新媒體技術手段,對自己的制播模式進行創新、改進,從而吸引更多的用戶。
依靠新媒體平臺和內容,改進傳播手段
電視新聞是主流的新聞消息傳播媒介,其具有相當顯著的社會影響力,而且也積攢了一批穩固的、忠實的用戶群,公開透明度也特別大。所以,在新媒體背景下,電視新聞必須要肩負起體現和表達民眾想法和意愿的職責。電視新聞應當將大量精力投放于基層群眾中,不僅需要注重實際中基層群眾的想法與意見,而且也需要依靠新媒體平臺收集民眾意見和想法,把鏡頭精準地對向龐大的基層民眾,優化文風和作風,在平時的新聞播報過程中,應充分地反映出百姓的意見和見解。另外,電視新聞也可通過微博等多種互聯網平臺展開推廣和宣傳,或者通過創建自己的專屬微博賬號,每天定時在上面發布新聞資訊。不僅如此,電視新聞也可積極地與互聯網平臺進行協作,在某一固定的平臺上發布各期的新聞資訊,如此一來,非常有助于提升電視新聞的傳播效率和傳播范圍。
以《央視新聞》為例,近些年來,該檔電視新聞在確保充分發揮自己的權威性、專業性的過程中,積極地摸索、嘗試多樣媒介結合的傳播形式,注冊了客戶端,并創建了抖音賬號,實現了新聞收視率的明顯增長,而且還吸引了大量的年輕代用戶群體。
改進電視新聞的制作方式,強化新聞的吸引カ
在科技的持續進步和發展下,人們對新聞的形式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所以,傳統電視新聞必須要對自身的制作方式進行創新、改進,依靠專業人士與與眾不同且可靠的信息來源途徑,進一步挖掘新聞的內在意義,揭露其更深層次的本質和發展態勢。換句話來說,電視新聞節目如若要更有效地吸引廣大用戶觀看,則必須要最大程度地運用聲畫資源,制作出一種有意義的、有吸引力的新聞節目,如此一來,就能夠不斷提高觀看量,擴大觀眾數量,強化觀眾黏性。傳統的電視新聞所采取的制作方式通常是固定的,因此節目形式也往往是不變動的,在人們對電視新聞的需求不斷多樣化的環境下,各大電視新聞節目都必須要積極地轉變、創新自己的新聞制作方式,例如最大化地運用專業的制作系統,把三維動畫、字幕以及音樂等多種元素展開有效組合,創新新聞產品的包裝和播放形式,從而讓報道體現出非常強的吸引力與觸動力。
比如說,江蘇電視臺城市頻道《南京零距離》中的分欄目,即《絕對現場》,其在進行突發汽車自燃新聞事件的播報時,采取了演播室和現場采訪人員連線這一播報形式,而且還在各種過程通過字幕明確地標識了“衛星連線”等字樣。現場播報時,記者站在自燃車輛附近展開解說,能夠讓觀眾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可以獲得非常好的新聞時效體驗感,防止新聞資訊傳播環節的時效滯后。
創新個性化服務,創建特色電視新聞服務形式
電視新聞如果要實現一定的創新和突破,那么就必須要基于實際展開,迎合電視新聞不同觀眾的多樣化需求。由此可見,對個性化服務進行創新,并且創建具有特色的新聞服務形式顯得非常有必要。在新媒體背景下,電視新聞可以依照電視新聞觀眾的多樣性需求打造出多樣類型的節目,并提供具有特色和個性化的新聞服務形式。
例如,對于喜歡觀看時政新聞的受眾,可有針對性地打造出一檔特色化的時政新聞電視節目;而對于喜愛觀看娛樂新聞的收眾,則可以專門為他們創建一檔娛樂電視新聞節目,等等。并且結合新媒體途徑進行傳播,從而使電視觀眾最大程度地感受到電視新聞的與眾不同。這樣一來,可以在新媒體的巨大挑戰和影響下仍然忠貞不渝地觀看電視新聞節目。
在新媒體時代來臨的當下,傳統電視新聞遭遇著多重挑戰和沖擊。對于電視新聞來說,如果要在互聯網化的新聞環境下有效達到融合發展,那么不僅需要展現自己的優勢,而且還需要參考新媒體背景下互聯網新聞媒介的成功經驗,塑造品牌形象,創新新聞制作和傳播形式,主動摸索開辟出一條符合受眾需求的長久性發展道路。
(作者單位:湖北省陽新縣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