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冬艷,徐佳,蔡鵬
異甘草酸鎂是第四代甘草酸制劑,異甘草酸鎂注射液即異甘草酸鎂的氯化鈉滅菌水溶液,因其具有抗炎、抗生物氧化、解毒、保護肝細胞膜和改善肝功能的作用,被廣泛用于治療肝膽系統疾病合并肝功能異常;也有文獻報道,在抗腫瘤治療時,預防性應用異甘草酸鎂注射液,能夠預防抗腫瘤化療藥物相關性急性肝損傷,明顯降低其發生率和其嚴重程度。該藥臨床也用于治療慢性乙型肝炎、重癥肝炎、藥物性肝損傷、非酒精性脂肪肝等其他肝臟疾病。
藥品檢測過程中,異甘草酸鎂注射液的測定依據是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藥品標準WS1-(X-062)-2012Z,其中異甘草酸鎂和氯化鈉的含量采用兩種不同的方法分別進行測定,異甘草酸鎂的含量測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譜(HPLC)法測定,氯化鈉的含量采用容量分析法進行檢測,且容量分析法需要標定硝酸銀滴定液,操作十分繁瑣費時,為檢測人員的測定工作帶來極大的不便,因此開發一種新的方法用于同時檢測兩種元素的含量顯得尤為重要。
近年來,電感耦合等離子發射光譜(ICP-OES)分析技術高速發展,ICP-OES因其基體效應較小、檢出限低、精密度高、線性范圍較寬和多元素同時測定等優點,已被廣泛應用于藥物中的無機成分特別是金屬元素的分析中。如周偉明等采用ICPOES法對復方氯化鈉注射液中氯化鉀和氯化鈣進行測定,測定速度很快,有效簡化實驗步驟;另外陳陽等采用該方法對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中鉀、鈉、鈣、鎂進行含量測定,與傳統方法相比較,準確率很高,方法簡單,說明該方法有望作為金屬元素分析的替代分析方法。
綜上所述,基于文獻調研和前期工作基礎,2018年至2019年,本研究建立了ICP-OES法同時測定異甘草酸鎂注射液中鈉離子和鎂離子的含量,進而換算得到異甘草酸鎂與氯化鈉的含量,并將ICPOES法測定結果與按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標準WS1-(X-062)-2012Z 標準檢測的結果進行比較,結果準確且重現性較好,說明本研究可以有效的應用于異甘草酸鎂注射液的質量監控。
1.1 儀器
iCAP7400 型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儀(Thermo,USA);Milli-Q純水機(Millipore,USA)1.2 試劑
鈉元素標準溶液(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批號18011,含量1 000 μg∕mL);鎂元素標準溶液(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批號17102,含量1 000 μg∕mL);異甘草酸鎂注射液(正大天晴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批號 180319204、181213204、181215104);水為Milli-Q 純水系統制備的超純水;硝酸為優級純。2.1 溶液的制備
2.1.1 標準儲備液 精密量取10 mL鎂元素標準溶液,置100 mL 容量瓶中,用超純水稀釋、定容至刻度,制成鎂元素標準儲備液Ⅰ(c=100 μg∕mL)。精密量取10 mL鎂元素標準儲備液Ⅰ,置100 mL容量瓶中,用超純水稀釋、定容至刻度,制成鎂元素標準儲備液Ⅱ(c=10 μg∕mL)。
2.1.2 混合標準溶液 精密量取鎂元素標準儲備液Ⅰ(c=100 μg∕mL)1.0、2.0、4.0、6.0、10.0、20.0 mL和鈉元素標準溶液(c=1 000 μg∕mL)3.0、4.0、6.0、8.0、10.0、20.0 mL,分別置200 mL 量瓶中,超純水稀釋并定容至刻度,充分搖勻,制成每1 mL 含鎂離子分別為0.5、1、2、3、5、10 μg,鈉離子分別為15、20、30、40、50、100 μg的系列濃度混合標準溶液。
2.1.3 供試品溶液 精密量取2 mL 異甘草酸鎂注射液,置200 mL 容量瓶中,用超純水稀釋定容至刻度,并充分搖勻,即得供試品溶液。
2.1.4 空白溶液 以超純水作為空白溶液。
2.2 試驗條件
等離子體功率1.20 kW;冷卻氣12 L∕min;載氣流速0.55 L∕min;輔助氣0.55 L∕min;蠕動泵轉速50 r∕min;觀測模式為徑向觀察;測量次數為3 次;鈉的分析譜線為588.995 nm;鎂的分析譜線為285.213 nm。2.3 專屬性
本研究的空白溶液為超純水,盡管水中含有極少量的鈉、鎂等離子,但是試驗中可以通過儀器軟件扣除溶液空白,消除超純水中鈉和鎂離子對于試驗測定結果的影響。2.4 線性與范圍
取“2.1.2”項下的系列濃度混合標準溶液,從低濃度到高濃度依次進樣測定,以待測離子的濃度C(μg∕mL)為橫坐標、光譜強度I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結果表明,鎂離子和鈉離子的質量濃度與其發射光強度線性關系良好,見表1。
表1 線性考察結果
2.5 精密度試驗
取線性關系中的第3 點混合標準溶液(鎂離子2 μg∕mL、鈉離子30 μg∕mL),連續測定6次,記錄光譜強度。結果,鎂和鈉的RSD分別為0.67%和0.86%(n=6),表明儀器精密度良好。見表2。2.6 重復性試驗
按照“2.1.3”項下的方法制備6份同一批號的供試品溶液(批號180319204),分別進行測定,計算其含量。結果測得異甘草酸鎂注射液中鎂離子和鈉離子的平均含量分別為133.38、3 449.83 μg∕mL,RSD 分別為1.50%、1.79%,表明該方法重復性良好(見表2)。2.7 穩定性試驗
取同一份供試品溶液(批號180319204),分別于0、2、4、8、12、24 h 進行測定,結果,鎂和鈉的RSD 分別為1.47%和1.25%,結果表明,該供試品溶液在24 h內穩定(見表2)。2.8 加樣回收率試驗
精密量取5 mL 異甘草酸鎂注射液(批號180319204),置50 mL 容量瓶中,用超純水稀釋并定容至刻度,充分搖勻,精密量取3 mL至50 mL容量瓶中,加入4 mL鎂元素標準儲備液Ⅱ(c=10 μg∕mL)、1 mL 鈉元素溶液標準溶液(c=1 000 μg∕mL),即得加樣回收溶液;同法共制得加樣回收溶液6 份。進樣測定并計算回收率。結果,鎂和鈉的平均回收率分別為96.73%(RSD=1.87%)、96.98%(RSD=1.79%)(n=6),表明該方法的回收率良好(見表3)。
表2 精密度、重復性、穩定性試驗結果

表3 加樣回收率試驗結果(n=6)
2.9 樣品測定
按所擬定的含量測定方法,對同廠家的共3批異甘草酸鎂注射液中的鎂離子和鈉離子進行測定,并換算成異甘草酸鎂和氯化鈉的含量。同時根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藥品標準WS1-(X-062)-2012Z 標準中的方法,對上述3 批樣品分別用HPLC 法測定異甘草酸鎂的含量、用容量分析法測定氯化鈉的含量(見表4)。兩種測定結果進行比較,ICP-OES 法與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注冊方法的測定結果基本一致,表明本研究建立的ICP-OES 法測定的結果準確、可靠。
3.1 譜線選擇
根據待測元素的含量,一般選擇干擾少,靈敏度高的譜線,故本研究中對鎂、鈉元素選取2~3 條譜線進行測定。本研究從儀器中分別選擇鎂279.553 nm、鎂280.270 nm、鎂285.213 nm 和鈉588.995 nm、鈉589.592 nm 等幾條特征譜線分別進行測定,考慮該樣品中的鎂、鈉元素含量較高,且需扣除空白溶液中鎂、鈉元素的干擾,考慮選用靈敏度較低的分析譜線,綜合比較各條特征譜線的光譜強度、穩定性和受干擾情況,因此最終直接選擇了該儀器的分析譜線數據庫中推薦的鎂、鈉元素的測定波長,鎂、鈉的發射譜線分別為285.213 nm、588.995 nm。
表4 樣品含量測定結果及兩種方法測定結果比較
3.2 觀測方式的選擇
本研究所用的ICP-OES 是一種雙向觀測型儀器,軸向觀測靈敏度高、檢出限低,而徑向觀測干擾小、專屬性強、穩定性好。有文獻報道,當鈉離子濃度≥20 μg∕mL 時,軸向觀測預采光時達到飽和;且該樣品中的鈉離子和鎂離子為常量離子,含量高;同時需要消除空白溶液中基質離子的影響。通過試驗比較,該法采用靈敏度較低、干擾小的徑向觀測。3.3 樣品的前處理
異甘草酸鎂注射液為異甘草酸鎂的氯化鈉水溶液,鎂離子和鈉離子均呈游離狀態,本研究以超純水作為溶劑直接稀釋測定。試驗過程中也對異甘草酸鎂注射液進行微波消解前處理、以5%稀硝酸作為溶劑進行測定,鎂離子和鈉離子的含量測定結果與樣品直接稀釋測定無顯著差別。故選擇以超純水為溶劑,樣品直接稀釋測定,前處理簡單。3.4 兩種測定方法的比較
本研究測定的結果與法定標準測定的結果基本一致。在法定標準中,氯化鈉的測定是采用的是容量分析法,異甘草酸鎂是高效液相色譜法,兩種成分的測定方法均比較經典、專屬性高、結果準確、廣泛適用于企業、基層藥檢所對該品種的質量控制;本研究建立的ICP-OES 測定方法,操作簡便且能夠同時測定兩種成分含量,效率更高,但是部分企業、基層藥檢所該儀器未曾普及,應用有限。但是隨著新的檢測技術的不斷發展,新的檢測方法不斷開發,該含量測定方法也可作為異甘草酸鎂注射液的質量控制的補充方法。本研究建立的ICP-OES法能夠同時測定異甘草酸鎂注射液中異甘草酸鎂和氯化鈉的含量,具有操作簡便、靈敏度高、線性范圍寬、專屬性強,可同時測定多元素等優點,且測定結果與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標準WS1-(X-062)-2012Z按標檢測的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能夠作為異甘草酸鎂注射液現行質量標準的補充,應用于異甘草酸鎂注射液的質量控制和評價,也可為其他藥物中的鎂、鈉元素含量測定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