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義林,呂文強
小兒隱睪也稱睪丸未降或睪丸下降不全,是指睪丸未能按照正常發育過程下降至陰囊,而停留在下降途中的某一部位,它可能是異位,不完全下降,可縮回,缺失或萎縮,是一種常見的小兒先天性泌尿生殖系畸形。對于腹股溝型隱睪的手術方法主要采取經腹股溝區手術,但需要切開腹股溝管,創傷大,瘢痕顯露。近些年亦有人報道單純經陰囊手術,但對于睪丸位置稍高的病人,經陰囊手術存在困難。隨著腹腔鏡的廣泛應用,技術的成熟,腹腔鏡也越來越多地使用在隱睪的治療上,現回顧性分析近兩年開展的小兒隱睪手術,旨在探討對于腹股溝型隱睪,對比觀察腹腔鏡和經腹股溝開放手術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分析2016 年6 月至2018 年6月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手術的小兒隱睪80 例,病人或其近親屬知情同意,本研究符合《世界醫學協會赫爾辛基宣言》相關要求,分成腹腔鏡手術組48例(56側),其中可觸及46例,不可觸及2例,年齡范圍為1.1~5.2歲,平均年齡3.26歲;開放組32 例(35 側),均為可觸及,年齡范圍為1.2~6.3歲,平均年齡3.62歲。排除標準:二次手術病例;合并其他疾病,并同時接受手術治療的病例,如包莖,隱匿性陰莖,尿道下裂,腹股溝斜疝,鞘膜積液等;睪丸缺如病例;回縮睪丸、睪丸位置低,選擇經陰囊手術的病例。1.2 手術方法
1.2.1 腹腔鏡手術 靜脈吸入復合麻醉成功后病人采取平臥位,臀部稍墊高。臍部切開5 mm 小切口,置入5 mm一次性穿刺器(trocar),建立二氧化碳氣腹,壓力維持6~8 mmHg,流量2 L∕min,探查睪丸位置。選擇三孔法,在臍部置入5 mm Trocar作為腹腔鏡監視通道,在兩側分別置入兩個3 mm Trocar;將睪丸牽引至腹腔內,在內環口處打開腹膜,游離精索血管和輸精管,若睪丸不能降至陰囊底部,可繼續在腹膜后向腎臟方向游離精索血管,游離時注意避免直接鉗夾精索血管和輸精管,在陰囊底部做10 mm皮紋切口,擴大肉膜外間隙用以容納睪丸,再用腹腔鏡分離鉗推拉睪丸鞘膜至陰囊切口外,觀察精索血管無扭轉,將睪丸與肉膜縫合固定3針,探查對側內環口,若發現較寬廣的鞘狀突未閉合的情況,在腹股溝區內環口體表投影處用利用硬膜外穿刺針帶線關閉鞘狀突。
1.2.2 經腹股溝開放手術 在腹股溝處切開皮膚及皮下組織,約20~30 mm,游離腹股溝管,尋找睪丸位置,若睪丸位置低,可不打開腹股溝管。若睪丸位置高,切開腹外斜肌腱膜,打開腹股溝管,游離精索血管周圍組織,離斷鞘狀突并結扎。陰囊底部做皮紋切口,約10 mm,游離顯露肉膜外間隙,建立切口至陰囊切口隧道,用血管鉗牽引睪丸至陰囊肉膜外固定,自切口觀察精索血管無扭曲。
1.3 隨訪標準
兩組病人均記錄手術時間,手術出血,切口總長度,疼痛評分,住院時間,并發癥情況,并調查家長對手術滿意度評價,非常滿意為5分,滿意為4分,一般為3分,不滿意為2分,非常不滿意為1分。隨訪一年以上,術后每半年復查彩超一次,觀察睪丸位置,血供,大小,評價是否有發生萎縮。與術前比較,較術前增大或等大,視為睪丸無萎縮。若睪丸消失,視為睪丸萎縮,若睪丸減小,需密切觀察,延長隨訪時間。評價手術療效:①療效滿意,睪丸位于陰囊底部及中部,睪丸血供好,無萎縮;②療效欠佳,睪丸位于陰囊上部,血供好,無萎縮,若睪丸減小,經密切隨訪無萎縮者;③療效差,睪丸位于腹股溝區,甚至發生睪丸萎縮。
表1 小兒隱睪80例一般資料和并發癥的比較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4.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使用χ檢驗;計量資料使用t檢驗;P<0.05提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2.1 兩組病人一般資料和并發癥的比較
兩組病人均一期完成睪丸下降固定術,無中轉手術,無睪丸萎縮,開放組病人發生切口感染比腹腔鏡組多1例,術后睪丸高位固定(高位固定指術后發現睪丸發生回縮至陰囊上部,又沒有達到腹股溝內)發生比腹腔鏡組多2 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2.2 兩組病人手術療效的對比
兩組病人手術療效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小兒隱睪80例手術療效的比較∕例(%)
2.3 兩組病人手術相關指標的對比
兩組病人手術時間、術后疼痛評分、住院時間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腹腔鏡組手術出血較開放組少,切口長度較開放組小,且其近親屬評價滿意度高(P<0.05)。見表3。為避免生育功能受影響,隱睪的最佳手術時間為6~12個月,1歲以后生育能力會下降,隱睪一經確診,建議及早做睪丸下降固定術。目前針對小兒隱睪,國內外最常用的傳統手術方式是經腹股溝切口睪丸下降固定術,具有良好的手術療效,但存在一定缺點及局限性,如腹股溝及陰囊均做手術切口,腹股溝處有手術疤痕,影響美觀,常需打開腹外斜肌腱膜,破壞腹股溝管結構,游離面大,創傷大,增加損傷精索和創面滲血風險,有時還會引起陰囊血腫。近年來亦有經陰囊上緣切口(Bianchi術)行睪丸下降固定術,僅需在陰囊與皮膚交界處做切口,無須打開腹外斜肌腱膜,不會破壞腹股溝管結構,也能充分游離精索,因此具有創傷小,無腹股溝手術疤痕,美容,且手術時間短,恢復快等特點,但僅適用于睪丸位置低的小兒隱睪,對于睪丸位置稍高隱睪病人不適用,比如位于內環口處的隱睪或精索血管緊縮的隱睪,此類隱睪,行此手術方式,尋找睪丸困難,不能將睪丸降至陰囊底部,由于過分牽拉可能導致精索損傷,增加睪丸萎縮風險。

表3 小兒隱睪80例手術相關指標的比較∕
目前普遍認為,對于可觸及睪丸的隱睪手術可采用經腹股溝開放手術或腹腔鏡手術,對于未觸及睪丸的隱睪,腹腔鏡手術探查是診斷和治療金標準,因此,對于未捫及睪丸的隱睪,均應行腹腔鏡探查手術治療。對于位置較高的腹股溝型隱睪,我們認為腹腔鏡手術具有一定優勢,對于腹股溝近端隱睪,睪丸位置偏高,特別是精索血管較短的隱睪,從腹股溝或陰囊游離精索不充分,過分牽拉有損傷精索風險,因此在腹腔鏡下可將隱睪在腹腔內游離,充分游離精索后再將其拖至陰囊底部固定。值得注意的是,腹腔鏡下將隱睪拖至陰囊底部時,避免對睪丸本身或精索的直接牽拉,避免造成損傷,可以牽拉鞘膜或睪丸引帶。我們的兩組手術病人未發生睪丸萎縮情況,我們建議,經開放手術時,若遇到精索血管較短,游離困難者,切勿過分游離精索血管,以免造成影響睪丸血供,寧愿導致睪丸位置偏高,只要睪丸在陰囊內即可,也不可為了使睪丸降至最低位置而損傷精索血管。有部分病人存在對側鞘狀突未閉合,特別是比較寬廣的鞘狀突,術中建議結扎,避免術后出現對側腹股溝斜疝或鞘膜積液的發生。對于腹股溝遠端隱睪有時內環口較小或者內環口已經閉合,腹腔鏡很難直視睪丸,此時,我們建議選擇經陰囊或腹股溝開放手術,行隱睪下降固定手術。因此,術前可完善腹股溝彩超檢查,了解內環口情況,以便全面評估病情,選擇合適手術方式。
自2016年以來,我科開展應用腹腔鏡治療小兒隱睪,相比傳統經腹股溝及單獨經陰囊手術,家長的術后評價較高。我們體會腹腔鏡下睪丸下降固定術處理位置較高的隱睪較為容易,結扎鞘狀突更便捷,避免腹股溝區解剖,減少精索輸精管的游離,減少睪丸萎縮的發生率,同時可以發現并處理對側鞘狀突未閉,避免術后對側腹股溝斜疝或鞘膜積液發生。綜上所述,腹腔鏡下手術治療小兒隱睪,手術時間短,暴露充分、創傷小,出血少,術后康復快,瘢痕小且隱蔽等優點,符合微創,家長易于接受,掌握好適應證,是一種可供選擇的治療小兒腹股溝型隱睪的手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