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軍,張雅,朱海松
壓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是中老年女性常見病與多發病,流行病學顯示,尿失禁患病率近50%,35%~45%女性有不同程度尿失禁癥狀,嚴重尿失禁者占7%左右,其中一半為SUI,且其發病率隨年齡增加呈不斷上升趨勢,可對女性健康狀態及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手術是治療SUI的重要手段,且術式較多,目前臨床以腹腔鏡下膀胱頸cooper 韌帶懸吊術(Burch)及改良經閉孔無張力尿道中段懸吊術(TVT-O)較為常用。Burch 術是經典Burch 術式在腹腔輔助下的一種改良術式,較傳統開腹手術創傷小、并發癥少、術后恢復快,但該術式對術者手術操作技巧要求高,故掌握該項技術所需時間相對較長。TVT-O術作為臨床治療SUI的重要術式,因膀胱穿孔、排尿困難及術中失血等并發癥發生率低,在SUI 治療中占有重要地位,但該術式術后大腿內側疼痛發生率高,可對病人康復產生不良影響。而近年,經臨床對TVTO 術不斷進行改良,使改良后的TVT-O 術盡量避免或減輕手術操作對閉孔膜與大腿內側肌的損傷,術后腿痛發生率得以明顯降低,故改良TVT-O得到臨床更加重視。但現階段,關于中老年女性SUI 治療,選擇何種術式更具優勢,臨床尚無統一結論。基于此,本研究選取中老年女性SUI病人,分組對比改良TVT-O 術與腹腔鏡下Burch 術臨床應用價值,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駐馬店市中心醫院收治的116 例中老年女性SUI 病人,年齡范圍為45~72 歲,年齡(61.02±5.11)歲;病程范圍為1~4 年,病程(2.11±0.39)年;分娩次數范圍為1~5次,分娩次數(2.91±0.58)次;SUI分度標準參照文獻,結合主觀分度及客觀分度,分為輕度、中度、重度3 個等級,其中輕度35 例,中度56 例,重度25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上述病人分為TVT-O組與Burch 組,每組58 例。兩組基線資料(年齡、病程、分娩次數、SUI 分度)均衡可比(P>0.05),見表1。病人或其近親屬知情同意,本研究符合《世界醫學協會赫爾辛基宣言》相關要求。1.2 入組標準
納入標準:(1)符合SUI 臨床診斷標準;(2)入組前6個月內無盆底手術史;(3)未合并盆腔感染或陰道炎;(4)無認知或溝通障礙;(5)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標準:(1)其他原因所致尿失禁;(2)合并嚴重心腦血管疾病;(3)盆底肌肉完全去神經化;(4)合并癲癇或癡呆,或精神狀態異常。1.3 方法
1.3.1 TVT-O組 行改良TVT-O術:氣管插管全麻,取膀胱截石位,常規消毒處理,放置尿管;在陰蒂與大腿內側皮膚褶皺交界位置,作一長約0.5 cm切口;陰道黏膜與膀胱間隙以水壓分離,在距尿道外口下約1.5 cm位置,沿中線作一長約1.2 cm縱切口,切開陰道前壁,陰道黏膜下層與尿道、膀胱間隙予以鈍性分離,組織剪與中線平面呈45°方向分離,經恥骨降支后緣達閉孔膜,建立人工隧道;將蝶形導引器置入隧道,達閉孔膜后固定,持螺旋穿刺針沿導引器穿刺導入,依次穿過閉孔內肌-閉孔膜-閉孔外肌,從大腿根部皮膚切口穿出,注意在突破閉孔膜時,將導引器取出;螺旋穿刺針頭端“L”卡槽內對稱等長置入10號絲線,穿刺針回撤時,帶回10號絲線其中一端,并將其固定在懸吊帶一端,以同法處理對側;將7~7.5 號宮頸擴張棒放置于尿道內,對懸吊帶進行調整后將宮頸擴張棒取出,根據需要進行人工壓力試驗,確認創面無出血,陰道黏膜下組織以荷包縫合法縫合,包埋切口下懸吊帶,陰道前壁黏膜予以連續縫合,并將多余10 號絲線剪斷,皮膚小切口貼創可貼。
1.3.2 Burch 組 行腹腔鏡下Burch 術:氣管插管全麻,取頭低腳高位,腹部及會陰常規消毒處理,以碘伏消毒陰道,常規放置18 號Foley 氣囊尿管;于臍下作一長約1 cm 小切口,建立二氧化碳(CO)氣腹,將10 mm 穿刺器(Trocar)置入后,放置30°腹腔鏡,探查腹腔情況,并于下腹兩側髂前上棘內側3 cm 左右位置,分別作約0.5 cm 切口,置入5 mm Trocar,放置手術操作器械;膀胱頂腹膜以單極高頻剪刀橫行切開,遠端至恥骨聯合,兩側至閉鎖臍韌帶;進入恥骨后間隙(Retzius 間隙),膀胱向后內側推開,對側陰道壁組織以抓鉗抓牢,徹底分離陰道與膀胱;在恥骨聯合上端正中約5 cm 左右位置,以10 mm Trocar 穿刺建立縫合器械通道,頂起尿道旁筋膜,將尿道旁筋膜與陰道壁肌層縫合在Cooper 韌帶上,完成后確認無出血,縫合腹膜,關閉手術切口。
1.4 手術效果評價標準
術后6個月,采用尿失禁改善情況(Grouts-Blaivas 評分法)評估手術效果,包括排尿情況(無尿失禁發生計0 分、1~2 次計1分、≥3 次計2 分)、尿墊試驗(尿墊總重量≤8 g 計0分、9~20 g 計1 分,>20 g 計2 分)、尿失禁癥狀(病人認為滿意計0 分、認為改善計1 分、認為失敗計2分);總分值0~6 分,分治愈(0 分)、改善良好(1~2分)、改善中等(3~4 分)、改善較差(5 分)、失敗(6分)5個等級。1.5 觀察指標
(1)手術及術后基本情況。記錄對比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尿管留置時間、住院時間。(2)手術效果。(3)并發癥。統計對比兩組術后6個月內并發癥發生率。(4)生活質量。于術前及術后6個月,采用尿失禁生活質量問卷(I-QOL)評估兩組生活質量,包括社交尷尬(5個問題)、行為受限(8個問題)、心理影響(9個問題),按照完全如此、常常如此、有時這樣、很少這樣、從未如此,對應計1~5分,分值越高則生活質量越高。
2.1 手術和術后基本情況及療效比較
TVT-O 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優于Burch組(P<0.05),尿管留置時間與Burch 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術后6 個月TVT-O 組手術效果等級分布與Burch 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中老年女性SUI病人116例基線資料比較

表2 中老年女性SUI病人116例手術及術后基本情況比較∕

表3 中老年女性SUI病人116例術后6個月手術效果比較∕例(%)
2.2 并發癥
TVT-O 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3.45%低于Burch組15.52%(P<0.05),見表4。
表4 中老年女性SUI病人116例術后6個月內并發癥發生率比較∕例(%)
2.3 生活質量
術前兩組I-QOL社交尷尬、行為受限、心理影響各維度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6 個月兩組I-QOL 各維度評分均較術前提高(P<0.05),但兩組間I-QOL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SUI 是泌尿外科常見病,其特點在于正常狀態下無遺尿,而腹壓突然增高時可導致尿液不自主流出,可對病人日常生活、活動等造成嚴重影響。目前,手術被認為是SUI的標準治療方法,且其治療關鍵在于修補膀胱頸部及尿道支持組織,重建尿道膀胱后角并增加尿道長度,以提高控尿能力,減輕尿失禁對病人身心的不利影響。

表5 中老年女性SUI病人116例術前及術后6個月I-QOL評分比較∕(分,)
Burch術是治療SUI的重要術式,該術式將膀胱頸或陰道前壁懸吊于Cooper 韌帶,以通過抬高陰道前壁水平,縮小尿道后角與膀胱夾角,促使膀胱頸阻力增加,提高膀胱頸部控制率,可有效達到減少尿溢的作用。且近年隨腔鏡醫療及微創外科發展,使Burch 術取得了顯著進步,腹腔鏡輔助下避免了開腹操作,有利于減輕傳統術式對機體的損傷。此外,聚丙烯吊帶術在SUI治療中的地位被確立,且隨材料及技術進步,TVT-O 術已成為臨床治療SUI的另一經典術式。但標準TVT-O 手術會損傷閉孔膜及肌肉,進而致使術后大腿內側及腹股溝疼痛多發,影響恢復質量。為避免上述問題,經臨床對TVT-O 術式不斷改良,如將分離通道縮短至3~4 cm、導引器或組織剪不穿破閉孔膜、縮短穿過內收肌的吊帶、吊帶工藝進一步提高等,使改良后的TVT-O術減少對閉孔膜與大腿內側肌損傷,進而顯著降低術后腿痛發生風險。
目前,腹腔鏡下Burch 術及改良TVT-O 雖較傳統術式已有明顯進步,但關于兩種術式在中老年女性SUI 治療中的對比,臨床尚無系統研究報道。基于此,本研究對此做進一步分析探討,結果顯示,選擇腹腔鏡下Burch術或改良TVT-O術治療SUI,均可取得理想手術效果,促進病人排尿情況及尿失禁癥狀改善,但改良TVT-O 術較前者手術用時短、出血量少、并發癥發生率低,且術后恢復快,在減輕手術創傷方面更具優勢。分析原因可能在于,腹腔鏡下Burch 術設備要求高,操作復雜,手術時間相對較長,需輔以膀胱鏡檢查,極易導致膀胱穿孔,增加術中出血及盆腔血腫發生風險,進而影響術后康復進程,延長住院時間。而改良TVT-O術緊貼雙側閉孔完成穿刺,未經盆腔外間隙及恥骨后間隙,且因遠離膀胱尿道,無須膀胱鏡檢查,不僅避免因損傷膀胱與尿道而引發出血及相關并發癥,亦可簡化手術過程,縮短手術時間。此外,經改良后的TVT-O 已能盡量減輕或避免對大腿內側及閉孔膜損傷,術后腿痛發生率較低,但也有研究指出,考慮病人分布的坐骨神經前后支走向各異,穿刺過程中仍有可能損傷坐骨神經,進而導致術后有并發尿潴留的可能,臨床需加強重視。
SUI 可對病人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研究顯示,不自主遺尿使尿液長期刺激皮膚,致使病人外陰、大腿內側皮膚出現濕疹、瘙癢等癥狀,降低其軀體舒適度。同時,相關研究還報道,多數SUI病人因擔心尿失禁或身體異味被他人歧視,不敢參加社交活動,并產生自卑心理與孤獨感,影響其心理健康。因此,提高病人控尿能力,減少或避免尿失禁,對緩解病人身心障礙,改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結果顯示,隨訪至術后6個月,兩組I-QOL 各維度評分均較術前提高(P<0.05),但組間比較未見明顯差異,提示腹腔鏡下Burch 術及改良TVT-O術均可顯著改善中老年女性SUI病人生活質量。分析原因可能在于,兩種術式通過有效解除或緩解病人尿失禁癥狀,減輕疾病對其行為的限制,進而可積極改善病人心境狀態,故有利于生活質量提高。
綜上,改良TVT-O 術與腹腔鏡下Burch 術治療中老年女性SUI,均可取得滿意手術效果,促進病人術后生活質量改善,但改良TVT-O 術手術時間短、對機體損傷更小,且并發癥少,更利于術后早期康復出院。但研究選取病例相對較少,且未進行遠期隨訪觀察,可能造成結果存在一定偏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