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素依,孫素娟,張龍助
(1.河南省豫北水利工程管理局,河南 新鄉 453002;2.河南節水研究所,河南 鄭州 450003)
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新思路,全面落實《國家節水行動方案》的重要舉措,要持續推進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2017年以來,全國各個縣(市、區)陸續開展了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河南省堅持把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作為全面推進節約用水工作的有力抓手,從體制保障、落實責任、規范程序、嚴格標準等方面著手,不斷強化措施,保障河南省節水工作的有力進行。截止2020年底,河南省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縣(市、區)共計96個,占河南省縣(市、區)總數的60%,提前完成了《國家節水行動方案》中規定的到2022 年北方地區達標50%以上的標準。通過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工作的開展,河南省用水效率明顯提升,從而有效促進了河南省乃至全國經濟的發展。河南省以占比全國1/70的水資源量,養活了全國1/14的人口,支撐了全國1/18的經濟總量。通過近幾年工作的開展,對如何更好的通過開展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促進節水工作提出以下幾點思考。
河南省水資源總量和人均占有量均不足,時間和空間分布不均,南多北少、夏多冬少;河南省人均水資源量376 m3、畝均水資源量331 m3,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1/5。水資源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河南省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合理利用水資源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當務之急,而節約用水是水資源合理利用的關鍵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明確提出:“國家厲行節約用水,大力推行節約用水措施,推廣節約用水新技術、新工藝,發展節水型工業、農業和服務業,建立節水型社會”。在全國大力推行節約用水,提升社會節約用水意識,是每個公民的重要職責。
近幾年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工作的有效開展,對全面提升社會節約用水意識,增強縣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能力有著重要意義。通過開展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河南省的管水模式實現了從供水向需水的轉變,用水方式實現了從粗放向高效的轉變,開發利用方式實現了從過度開發水資源向主動節約保護水資源轉變,倒逼生產方式轉型和產業結構升級,為河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水資源支撐。
“體系完整、制度完善、設施完備、高效利用、節水自律、監督有效”是節水型社會建設的基本要求。各級政府要強化對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的領導,努力形成政府主導、部門配合、各方協同推進、積極高效創建的良好工作局面。建立政府調控、市場引導、公眾參與的節水機制,健全全社會、全領域、全方位的立體節水模式,為縣域節水工作提供強有力的領導保障機制。
一是做好部門分工負責。按照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評價標準和政府部門制定的“三定方案”,將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評價標準中涉及的逐項建設任務分配到政府各個部門。二是各級政府要建立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目標考核機制,將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列入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四水同治”考核、河長制考核等,強化考核問責。
一是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要深入現場指導開展縣域達標建設工作,規范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的程序和方法,保障達標建設高質量的開展。二是要總結推廣先進縣市典型經驗。以座談會、推進會、經驗交流會等形式提升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質量,使縣域達標活動在工作中規范,在工作中提升。
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評價標準既包括用水總量控制和用水強度“雙控”目標完成情況,涉及用水定額管理、計劃用水管理、用水計量、水價機制、節水載體建設、節水“三同時”管理、水價改革、供水管網漏損控制、生活節水器具推廣、再生水利用、社會節水意識等方面的評價。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要認真學習研究標準,正確理解標準,對照標準找差距,補短板,確保各縣(市、區)更好的保質保量的完成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工作。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必定會有新的內涵。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各縣(市、區)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任務完成后,各級政府還要繼續發揮好主導作用,各有關部門按照各自分工繼續認真抓好節水各項工作的落實。縣(市、區)水行政主管部門要繼續將推進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納入重要議事日程,主要領導親自抓,及時研究和協調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加強監督管理和業務指導,以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為主線,在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生活生產全過程中持續貫徹節約用水理念,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與水資源、水環境承載能力相協調,努力開創節水型社會建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