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智勇
(中國民航大學學報編輯部 天津300300)
高校學報與學科建設在高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科研成果轉化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目標,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1]。隨著“雙一流”建設的開展,各高校學科建設改革發展逐步加快,高校學報要密切跟蹤高校學科建設發展,并相應地調整發展策略,為學報發展創造良好的學科基礎;同時學報也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助力高校學科發展。隨著民航科教事業的不斷發展,中國民航大學迎來新的發展改革機遇,特別是《中國民航大學“十四五”事業發展規劃和二 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簡稱《規劃綱要》)對學科建設提出了新的發展目標——打造“頂尖安全”“一流交通”“知名航宇”“精品信息”“交叉理學”“特色人文”學科生態,這為中國民航大學建成中國民航最高學符,開啟全面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民航大學指明了學科建設的目標。《中國民航大學學報》通過解讀學科發展內涵,找尋學科建設與學報發展的契合點,為推動學報發展制定適宜的發展策略。
針對《規劃綱要》對“頂尖安全”學科的特征描述,“頂尖安全”學科應具有以下特點:①提出具有全球領先的航空安全新概念、新理論;②在民航適航規章架構設計和關鍵安全技術實現突破;③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民航運輸系統安全學科群,學科整體水平達到“世界一流”。
“安全科學”與工程是中國民航大學唯一的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具有鮮明的航空特色,入選天津市一流建設學科,應作為學報重點關注的學科領域。當前,學報雖然發表部分關于航空安全的論文,但是論文整體學術水平還不高,影響力不大,沒有能夠吸引本校及其他單位優秀學者的論文,沒有建立起航空安全的品牌。
根據《規劃綱要》對“一流交通”學科的特征描述,“一流交通”學科應具有以下特點:①在四型機場、航空安全與適航、智能網聯無人運輸系統等方向達到國際領先水平;②在空域運行安全、綠色航空等領域達到國內領先水平;③形成完備的航空運輸學科群和綜合交通研究能力,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交通運輸是民航大學的基本特色,特別是空中交通管理、機場工程、航空運輸規劃與管理等具備較高的科研水平和行業影響力。交通運輸學科相關論文是學報發表論文選題的主要方向,并且在空中交通管理、場道工程、航空運輸等領域形成了一定特色,能夠吸引本校和行業內的少量優秀論文,是學報需要進一步建立品牌特色的重點學科。
根據《規劃綱要》對“知名航宇”學科的特征描述,“知名航宇”學科應具有以下特點:①在民用航空器運行、維護、持續適航等方向達到國內引領和國際知名;②形成以“國際化、標準化”為特色的航空宇航學科群,整體水平達到“國內先進”。
民用飛機維修和適航是民航大學航空宇航學科的鮮明特色,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同樣也是學報重要的發文選題方向。航空發動機故障診斷、維護、適航是近幾年學報的發文熱點,在知網中具有較高的下載量和引用量,是值得培育的優勢學科。
根據《規劃綱要》對“精品信息”學科的特征描述,“精品信息”學科應具有以下特點:①在民航智能信息處理、網絡與信息安全等方面達到國內引領和國際知名;②形成以支撐空管、機場、機載安全和運行為特色的信息學科群,整體水平達到“國內先進”。
信息類學科包含信息通信工程、控制科學工程、計算機科學技術等學科,是學報發文的重要來源,約占到整體發文量的30%。通信導航、雷達信號、圖像處理等均是學報的發文熱點,而且能經常收到校內較為優秀的論文,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學科。
根據《規劃綱要》對“交叉理學”學科的特征描述,“交叉理學”學科應具有以下特點:①在應用數學領域取得基礎研究突破;②在系統安全、信息安全、智慧空管、綠色航空、數字機場等領域形成理學特色,整體水平達到“行業領先”。
在“交叉理學”學科方面,應用數學領域是值得重點關注的學科,具有較強的實力。但由于學報近些年重點關注工科領域,對數學等基礎學科關注度不夠,每年僅收到少量純數學選題稿件,優秀的稿件流失殆盡。下一步需要加大對應用數學領域的關注度,加大組稿力度。
根據《規劃綱要》對“特色人文”學科的特征描述,“特色人文”學科應具有以下特點:①打造特色鮮明的航空法學、航空 MBA 和金融、民航外語學科群,整體水平達到“行業領先”;②在系統安全、信息安全、智慧空管、綠色航空、數字機場等領域形成理學特色,整體水平達到“行業領先”。
對于人文相關學科,學報目前暫不接受此類稿件。學報從2000年左右制定了發表工科論文為主的發展路線,逐步停止接受人文類相關學科稿件。學報如何助力人文學科發展是學報發展中需要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安全科學”與工程作為中國民航大學最重要的學科,學校為其規劃的“十四五”發展目標為:第六輪學科評估進入A段、獲批教育部和天津市頂尖學科、牽頭建設科技部航空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學報必須抓住這個重要機遇,努力組織學校安全學科優勢資源創辦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起點航空安全英文學術期刊。目前創辦航空安全英文學術期刊已列入中國民航大學“十四五”發展規劃,正在逐步推進。創辦航空安全英文期刊的成功將極大地豐富學報的辦刊資源,提升學報的競爭力,并為推動中國民航大學安全學科的發展起到巨大作用。
目前學報開創品牌欄目還處于起步階段,僅從2020年開始創辦適航專欄,在適航領域受到廣泛關注,形成了一定的行業影響力。為了進一步提升學報的影響力,學報應從交通運輸工程、航空宇航、信息類學科入手創辦一定數量的品牌學科欄目,如近幾年連續發表的機場工程類論文已受到業內廣泛關注,進而可以升級到品牌欄目。此外還可以設立空中交通管理、航空通信、航空發動等品牌欄目,通過優勢學科欄目擴大學報的影響力,同樣也對學科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應用數學、材料科學是需要關注的潛力學科,對支撐學報發展具有重要的輔助作用。基于數學模型的空域規劃、航空流量預測、停機位分配等都是熱門選題,且具有較高的引用率;航空材料是航空行業的一個重要學科,涉及飛機制造、維修和適航等重要領域。學報要加大力度聯系相關學科學者,開展交流溝通,爭取獲得優秀稿源。
學報編委會目前正在換屆中,此次換屆要根據學校學科規劃來組建編委會,積極邀請具有重大學術影響力的學者擔任相關學科委員會的負責人,指導并協助學報編輯部開展相關學科的組稿和審稿工作。通過此次編委會換屆,使編委會真正成為引領學報學科發展的組織力量。
學報編輯要轉變工作方式,由過去忙于編輯業務向學科編輯轉變[2]。編輯人員要根據自己的學科背景和興趣確定負責的學科,并針對性地開展學科論文組稿和編輯,使自己成長為精通該學科研究進展、熟悉該學科專家、精通該學科論文編輯的學科編輯。
學科是支撐高校學報發展的重要基礎。高校學報要積極配合學校學科建設改革,及時調整發展策略。當前,民航高校學報的發展相對落后,為進一步提高刊物質量及影響力,適應民航高校學科改革發展,民航高校學報編輯部要進一步深入研究學校優勢學科資源,制定相應發展策略,不斷提高民航高校學報的競爭力,為民航高校學科建設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