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驍
(遼寧省水利事務服務中心,沈陽 110003)
2020年,是遼寧省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十三五”規劃實施的收官之年,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攻關之年,其中,農村飲水安全脫貧攻堅作為“兩不愁、三保障”中“不愁吃”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水利行業的一項底線任務、政治任務和民生任務。遼寧省水利廳通過強化組織保障,一是提前一年,即于2019年底,就解決了2018年底全省排查發現的10028名、省級扶貧開發信息系統中撫順市新增的1833名,共計11861名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二是順利完成“十三五”規劃項目實施的收尾工作,“十三五”期間通過實施農村飲水安全脫貧攻堅、氟改水等項目,有效改善了全省435萬農村居民飲水條件[1]。
1)按照“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遼寧省水利廳提請省政府與各市政府簽訂了《農村飲水安全運行與管理責任書》,明確了任務目標、時限要求,理清了責任鏈條,建立了農村飲水安全建管責任體系。同時,將農村飲水脫貧攻堅任務納入到省政府重強抓、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省政府“大禹杯”競賽等考核體系中,明確實施方案編制,工程開工、主體完工、完工通水等考核節點與標準,牢牢抓住考核的“牛鼻子”,強化工程建設推進與跟蹤問效。
2)成立了省級農村飲水安全脫貧攻堅專項行動領導小組,由主管省長牽頭,主管廳長任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打破了部門之間壁壘,暢通了溝通協調通道。
3)依托水利廳既有的廳級干部包市、處級干部包縣的基層服務組,將農村飲水安全脫貧攻堅列為全省基層水利服務重點推進工作,強化基層調研和服務。同時,將全省劃分為5大片區,由省農村飲水安全工作主管部門落實技術服務保障工作組具體對接負責,強化技術指導,通過電話調度、現場指導、報表分析、抽查暗訪等多種方式,跟蹤全省農村飲水安全脫貧攻堅項目實施進展。
1)遼寧省水利廳多次與省扶貧辦對接,并聯合省扶貧辦,在全省范圍內組織各市相關部門對飲水不安全人口開展3輪精準核查,并對核查數據進行交叉去重、現場核查和抽查復核,摸清摸實了全省飲水不安全人口的底數,確保農村飲水安全脫貧攻堅“靶向精準”。
2)遵循“優先考慮貧困人口、重點解決水質問題、著力提升供水兩率”的原則,會同省發改、省財政、省扶貧辦等7部門,聯合制發了《遼寧省預算內投資農村飲水安全項目實施方案(2018-2020年)》(遼水合〔2019〕2號,以下簡稱“三年方案”),“三年方案”將全省剩余飲水不安全貧困人口和氟超標等重點水質問題涉及人口悉數納入,進一步明確任務目標、資金籌措、政策保障等內容,為項目實施提供了“路線圖”。
3)按照“既不降低標準,也不吊高胃口”的原則,以水利部印發的《農村飲水安全評價準則》為藍本,對評價準則進行釋義,并編制了《遼寧省農村飲水安全評價實施細則(試行)》,進一步明確農村飲水安全水量、水質、用水方便程度和供水保證率4項評價指標,分區域制定了相應的評價標準和方法,為全省農村飲水安全脫貧攻堅達標驗收和后評價提供重要依據。
1)積極爭取政策扶持,統籌農村飲水、水庫移民等中央投資和地債資金,用于工程建設,為農村飲水安全脫貧攻堅項目的實施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
2)以“三年方案”為指引,2019年全省采取“兩年項目一年實施”的方式,共落實省以上投資11.41億元,新建和改造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1793處,190.59萬農村居民飲水條件、13.4萬人飲水型氟超標問題得到顯著改善,全省11861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全部解決,提前一年完成了脫貧攻堅任務,實現了飲水不安全貧困人口的及早受益,也為查缺補漏、鞏固成果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1)建立省農村飲水安全工作主管部門與全省各市水文局協同配合的工作機制,借助水文系統的技術力量,協同開展農村供水工程排查工作。2020年,全省先后開展了兩輪農村供水工程大排查,全省累計派出58組次、530人次,累計排查工程1750處,走訪用水戶5381人,并將排查中發現的問題形成問題清單,“一縣一單”到下發各市水行政主管部門,限期整改到位。
2)強化動態監測機制,加強部門間數據共享,對全省84萬已脫貧人口、21萬貧困邊緣人口、新增1.42萬未脫貧人口飲水狀況進行跟蹤,防止出現因水返貧現象。同時,委托第三方技術服務單位,對農村飲水安全脫貧攻堅開展第三方評估。加強對區域性水質問題、水質不穩定地區的動態監測,指導相關地區制定應急預案,確保遇有水質突變等問題,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保障農村群眾用水[2]。
通過與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項目地人民政府簽訂責任狀,成立省級領導小組,全廳處級以上領導干部基層服務組和主管單位包片的技術服務小組,建立起農村飲水安全建設與管理責任體系,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全省“一盤棋”;通過制定“三年方案”,明確農村飲水安全評價標準,為項目實施提供了“路線圖”和“判分依據”;通過多渠道籌措資金,采取“一年項目兩年實施”,為遼寧省提前一年實現農村飲水安全脫貧攻堅的攻關提供了堅實保障;通過開展多輪次的農村供水工程大排查、第三方評估以及建立動態監測機制,為全省“查缺補漏”,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最終實現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飲水問題“動態清零”奠定了堅實基礎[3]。
綜上,遼寧省在開展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作中多措并舉、多管齊下,落實多項切實有效的組織保障措施,確保了項目順利完成,盡早發揮工程效益,實現了讓工程覆蓋用水戶提前受益的目標。遼寧省在項目實施組織保障方面的經驗,在“十四五”期間仍有很強的參考和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