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學玲,高剛(陜西北元集團錦源化工有限公司,陜西 神木 719319)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致使全球經濟發展萎靡,很多中小型企業紛紛倒閉?;ば袠I受此影響也非常大,復工以來,企業要想在市場競爭中占得一席之地,就必須以產品質量為切入點,把質量控制貫穿于生產活動的每一個環節,從而提高產品質量。不注重產品質量只想賺快錢的企業發展注定不會長久,只有產品質量過硬,贏得消費者的信賴,才會給企業帶來良好的經濟利益,從而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質量控制要形成體系,在該體系中的每一個人都應提高對質量控制的重視程度[1]。但目前來看,依舊有很多化工企業存在著質量控制缺失或缺位現象,導致發展相對滯后,在限制企業發展壯大的同時也沒有盡到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
化工企業賴以生存發展的一個基本點就是產品質量。質量控制作為提高產品質量的有力抓手,它包含著產品質量控制和服務質量控制。企業的服務質量包括對消費者的服務以及對社會責任的履行等方面?;て髽I應根據企業實際生產情況、市場需求和國家有關標準等科學地設定質量控制的目標,明確生產環節涉及到的人員責任和質量管理制度,從而建成企業的全面質量控制體系。企業的產品質量主要是指生產出來的產品是否符合ISO9001質量認證標準以及能否滿足消費者的需求[2]。其可分為原材料質量控制和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兩方面。企業領導者對質量控制的重視程度側面可以反映出企業的經營發展狀況,直接影響到在生產過程中相關人員是否嚴格按照質量管理制度來進行產品生產以及企業是否利用質量保障、質量策化和質量改善等措施全方位地對產品質量進行管控。對化工企業質量控制進行研究,對企業提高產品質量、提高服務水平和提高核心競爭力,從而對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
原材料作為決定產品質量的重要因素,其在選購階段的好壞直接關系到產品的質量高低。有些化工企業在選購原材料時只考慮價格因素,甚至有些負責選購的人員并沒有將企業利益放在首位,為了自己的個人利益,在選購階段私相授受,侵吞企業資金,對質量沒有做到嚴加把控,導致生產出來的產品不盡如人意。在供應商把化工企業所需的原材料送到企業時,對其驗收不嚴,當發現原材料質量不過關時也沒有及時退換。有些化工企業甚至對原材料的存放敷衍了事,沒有充分考慮到原材料之間可能發生化學反應,也沒有按材料所需環境進行存放,輕則導致原材料質量受到影響,生產出來的產品質量不高,重則導致發生安全事故,使企業的經濟利益受到損害,危及員工的人身安全。
化工產品生產階段的質量控制決定著產品的最終質量,有些化工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沒有按照制定的質量標準對產品嚴加檢測,沒有仔細觀察各產品參數,在取樣檢測過程也只是走個過場,發現生產過程出現異常時沒做到及時采取補救措施。對某些特殊化工產品,可能存在某些特性不容易量化,企業也沒有對這些產品進行特殊管理。在識別不合格產品之后,沒有對不合格產品進行管控,依然摻和到合格產品中,以次充好[3]。這些都導致了有些化工企業最終生產出來的產品質量不達標。
因某些化工企業領導者對質量控制認知的短淺,認為不合格產品摻和到合格產品中一樣能賣出去,并不會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加之我國化工企業質量控制相關的政策、法規出臺較晚,導致化工企業領導者對質量控制的重要性認知不足。領導者對質量控制認知的不足直接導致了企業內部質量控制工作做得不細不足,導致企業沒有建立長遠的戰略目標和規劃,生產出來的產品質量并不足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有些化工企業也的確在做著質量控制工作,但由于對其重要性認知不足,工作并沒有做細并落到實處,導致最終的質量控制工作也只是流于形式。
有些化工企業盡管已經意識到質量控制的重要性,但受限于企業規模、資金和人力資源等因素制約,使得質量控制體系建設并不完善。這些企業普遍存在著質量控制人員配備不足、人員專業性不強、對設備投入較少并且沒有專業人士對其操作,質量控制在企業內影響力不足,各部門之間沒有形成協調溝通聯動機制。這些因素直接導致了企業質量控制體系不健全,從而影響產品質量。
化工企業在選購原材料時要把質量放在第一位,嚴格把控原材料是否符合質量標準,對原材料是否符合企業生產需求進行詳細斟酌,從而提高產品品質。對于原材料選購負責人來說,要加強職業操守建設,加強責任心,充分意識到原材料選購對企業生存發展的意義,保證原材料選購質量。當原材料入廠時指派經驗豐富的人員對其進行驗收,發現質量不過關的一律退回或退換處理。企業要根據原材料儲藏需求建立相應的倉庫,對原材料分類貯存防止相互之間發生化學反應,影響原材料質量[4]。
企業首先要根據市場需求和國家制定的標準,對產品生產階段、產品檢測階段、產品運輸階段分別制定科學可行的質量標準。在產品生產過程中對相關參數進行仔細監測和把控,嚴格按照ISO9001標準來對產品進行生產和檢測,發現產品異常要及時查找原因并糾正。對不合格產品或采取回爐處理,或采取銷毀處理,嚴禁出現以次充好現象。對某些特殊化工產品進行重點監測和管理,發現問題及時更改。同時也要建立設備使用制度,對一些重要精密的設備,采取誰使用誰登記的方法,使用后由專人對其維護保養來保證設備的完好可用。
企業要想做好質量控制工作,領導者首先要轉變觀念,把質量控制放在企業經營活動的首位。通過以身作則,形成從領導層到基層員工的全員質量管理制度。企業內部要以集會、微信群、宣傳標語等形式大力宣傳質量控制的重要性,制定嚴格并且合理的獎懲制度,責任落實到人,對產品不達標的部門或生產線給予相應的懲罰,對達標率高的部門或生產線給予物質上的獎勵,在年終總結大會時,要著重強調本年度產品質量控制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和不足,通過此種方法最大程度地調動員工質量控制能動性,形成企業全員質量控制意識,形成企業的質量控制文化,打造企業競爭力,保證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屹立不倒。
質量控制并不等同于質量檢測。企業除了要加大設備的資金投入、人力資源投入和各部門協調聯動外,還要加強對產品及設備的監督和分析。在制定質量控制制度時,要充分聽取各部門的意見,群策群力。制定責任制時要細化責任,把責任落實到部門,落實到部門中的每一個員工,形成文件。企業設立審核部門,人員由各部門經驗豐富、專業水平高、業務熟悉度高的員工組成,并且直接負責于企業的一把手。其職責就是對各部門工作開展監督,在產品生產過程中對設備以及操作流程進行指導和審核,發現違規操作或產品不達標率較高時,除了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處罰外還要仔細分析原因,并解決問題[5]。另外企業負責產品質量控制的領導和負責產品生產的領導一定要分開,形成相互制約、共同進步的機制,防止出現為提高生產產能而不顧產品質量的現象發生。
在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的大背景下,各行各業均面臨著嚴峻挑戰。化工行業也不例外,作為國家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要提高其在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就要對產品質量嚴加控制,提高消費者的滿意度,打造企業的品牌效應。化工企業應通過對原材料質量的嚴格把關、加強產品生產過程中質量控制、營造企業內部全員質量控制氛圍和建立健全科學的質量控制體系等方法來提升產品質量。與此同時,企業人員要加強學習,引進先進技術,以最少的成本來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