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適超
江西建工第一建筑有限責任公司(330000)
幾年前,裝配式技術就已經在某些地區開始普及。不過由于缺少相關的專業建筑理念,所以大多數的裝配式都流于形式,還有著急于求成的嫌疑。受這個原因的影響,裝配式建筑技術在建筑行業內的名聲并不是很好。這種初級的裝配式建筑的模式較為固定,也無法針對具體建筑類型而進行技術延伸,甚至會對建筑的形象造成一定的破壞[1]。所以,文章分析了裝配式建筑立面設計的優缺點,并根據現今技術制定出了相關的建造體系,希望能夠與建筑人員達成共識,促進行業整體的穩定發展。
在過去的40年中,由于傳統建造模式占據了較大比例,所以對傳統能源及資源的利用率也相對較低。因此,大部分的傳統能源逐漸枯竭,從而致使傳統建筑效率開始下降,并影響了建筑質量。由于建筑條件的變差,所以大多數的施工環境出現惡化。隨著傳統資源的緊張,傳統建筑施工對建造流程中的污染處理能力也開始下降[2-4]。
施工效率整體下降的原因非常多,比如資源緊張會導致工程運作的效率下降,從而影響到整體的施工周期。高層建筑的出現也大大降低了工程后期的施工進度,使整體的施工效率下降。雖然說技術的更新略微減少了施工效率降低所帶來的惡劣影響,不過技術本身也會有雙面性,比如惡化了施工與條件之間的關系。同時,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提升,人力成本也在逐漸升高。所以為了維持施工團隊的整體效益,大多數施工團隊開始減少施工人員,甚至只保留核心人員。受這些因素的影響,大多數施工人員的施工技術較差且不穩定,所以也直接影響了現代建筑的施工效率[5-7]。
為了適應時代發展,施工單位對大多數施工技術進行了更新,但其大部分都是施工流程的優化。另外,受到傳統建筑模式的影響,大多數的技術更新都被限制在某一個范圍內,所以不會出現較大的更新換代。范圍內的技術更新遇到瓶頸,而技術創新的代價太大,很難得到市場的認同[8]。
不同于傳統建筑模式,裝配式建筑的立面設計更加經濟,所以能夠大大降低資源的整體需求量,技術人員也可以利用手中的資源來對施工流程進行優化,從而降低流程中的環境污染。另外,對于一些無法避免的污染操作,裝配式建筑施工方式也可以有效地對廢棄物進行收集處理,從而降低其對環境的影響。如在揚塵以及小固體顆粒的處理上,裝配式建筑的處理效率遠遠超過了傳統施工的處理效率。而在某些污染排放較大的傳統工藝操作上,裝配式建筑施工方式可以做到零污染[9]。
市場上的人員成本是固定的,所以如果想要降低人工操作成本,就必須對施工工序進行優化,從而降低人工數量比例。裝配式建筑中的批量生產可以在降低人工操作比例的同時,還能保證基礎的生產效率,降低操作人員數量。由于缺少了最低人員限制,所以在資源以及人力的安排上也更加靈活。
比起傳統建筑模式,裝配式建筑不會受到施工現場的限制,所以能夠使用的技術會更多。比如在砌塊建筑、骨架建筑、板材建筑當中,大量的技術都可以直接在生產車間完成,不需要在施工現場即時操作。這種生產方式大大提高了建筑原材料的容錯率,擴展了建筑技術的適用范圍。另外,其他方面的科技發展也能夠帶動建筑行業的發展,并非需要受到施工現場技術的限制。不得不提的是,多場地、多原料、多技術鏈條的生產方式還大大增加了施工的靈活性,如果條件滿足,甚至可以在建筑過程中實現甲方的定制化需求[10]。
3.1.1 少規格類目
在裝配時,現場的施工任務主要集中在模板安裝。所以,如果盡可能地降低模板的規格類目,就能夠大大降低現場裝配人員的操作負擔。當然,設計人員還可以降低模板大小,以適應不同情況下的模板組裝要求。不過這種設計方式雖然可以降低模板種類,但是會提升模板的整體數量。如果沒有具體的組裝標記,那也會大大增加現場人員的安裝負擔。使用什么種類的模板還要根據現場情況來定,比如通過連接顏色來確定同一批次的模板安裝順序。對于一些個性化設計模板,設計人員要務必對其復原,以便于滿足甲方需求。
3.1.2 框架性原則
因為施工主體是模板拼裝,所以設計人員要注意施工的框架選擇,從而提高工程的整體性。因此,不管是模板設計還是模板制造,都應該堅持模板的框架性原則,從而使其能夠更好地為整體性服務。行業內也可以達成裝配共識,比如可以通過規定某一特殊結構的模板形式,以便統一技術標準。這種裝配共識還可以使材料生產商提前進行通用材料準備,以便大大降低建筑期限。需要注意的是,在通用材料的特異性處理上,設計師要做好相應的特異性連接設計,從而增加通用性模板與建筑結構的一致性。
在安裝過程中,即便做好了相應的連接性指導設計,但面對眾多結構功能相似的模板,現場組裝人員的施工壓力依然較大。所以,為了降低現場施工人員的工作負擔,設計人員可以嘗試將模板分批制作,并通過顏色來區分。如果技術允許,設計人員還可以將模板的安裝圖做成視頻,嘗試利用AR技術來進行組裝指導。如果能做到這些,不僅現場組裝質量會大大提升,施工人員按裝水平也相應地得到提升,從而間接降低了人力操作成本。
在當今的裝配式建筑中,立面模板的豐富度較低,很難滿足甲方的建筑需求。所以,設計人員應該加強立面的豐富度處理,以便提高模板的功能延伸性。比如,可以嘗試對模板進行模塊化處理,因為單一的模板很難滿足空間的立體組裝要求,所以設計人員可以將基礎模板作為底層結構,嘗試在此基礎上安裝功能化延伸模塊以拓展其功能。又比如,可以嘗試不同安裝的連接口,以增加模板的空間固定能力。當然,也可以安裝相應藝術化端口,以豐富模板的藝術性。需要注意的是,模塊化設計要以通用模板為基礎,以便增加模板的連接性。特異性模塊設計需要提前進行相關規劃,并做好對應的連接測試,以免出現連接問題,從而影響到工程質量。
比起傳統建筑模式,雖然裝配式建筑有著較多的優點,但在多樣性、藝術性的表達上,裝配式設計還是有較多的不足。因此設計人員應該清楚認識到這一點,從而加強相關方面的技術研發,以便提高裝配式建筑的未來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