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楊夢楚 編輯:黎悅瓣 美編:安宏宇
自2013年以來,攝影師Eric Meola一直在北美大平原上追逐風暴,他對我們談起了自己對于極端天氣的熱愛。

Eric Meola
商業攝影師
1969年,Eric獲得英國文學學位后開始了個人職業生涯,擔任作家兼演員Peter Turner工作室的經紀人。1971年建立了個人工作室。1972年,他為《時代》雜志拍攝了海地的照片,其中一張Coca Kid的照片被收錄在《生活》雜 志1997年 特 刊100 Magnificent Images中。Eric以對色彩的運用方式而聞名。他的作品被私人藏家和博物館收藏,其中包括美國國家肖像畫廊。1986年,他被美國媒體攝影師協會評為年度廣告攝影師。1989年,他為Timberland拍攝的商業作品獲得了克利奧國際廣告大獎,他的客戶還包括美國運通、吉普、寶馬和保時捷等品牌。
Eric的攝影集The Last Places on Earth于2004年出版,他還出版過關于Bruce Springsteen和印度主題的攝影集。
www.ericmeola.
photography

左圖:超級單體風暴的后側翼下吸風區美國懷俄明州2013年6月21日
1977年8月,Eric Meola與搖滾巨星Bruce Springsteen進行了一次公路旅行,途中他們遇到了一場令人難以置信的風暴。Eric為Bruce拍攝了專輯Born To Run的黑膠唱片封面,Bruce受此啟發寫下了The Promised Land,這首歌出現在他1978年的專輯Darkness On The Edge Of Town中。這也激發了Eric對于追逐風暴的長久熱情。
自2013年以來,Eric每年都為拍攝北美大平原上的風暴騰出時間。在他的新攝影集Fierce Beauty中,展示了他風暴攝影的成果。
我爸爸是醫生,他的一位病人是個工程師,這個工程師的愛好是攝影。12歲時我經常搞得我爸心煩意亂,快把他逼瘋了。他想讓我成為一名醫生,但我實在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
為了讓我能有點事做,我爸問這位工程師朋友能不能教我沖洗膠卷和沖印照片。我第一次看到顯影液把影像沖印出來的時候覺得十分神奇。就是這件事讓我明白了自己想學攝影,成為一名攝影師。這是一瞬間的化學反應。

上圖:日落時分的超級單體風暴美國堪薩斯州2017年6月17日
當時所有的報道攝影師都影響過我。有個叫Dan Kramer的攝影師,他拍過Bob Dylan、Eugene Smith、Elliott Erwitt等名人,那時候基本都是黑白攝影。我喜歡黑白攝影的對比和觀感,除了沖印過程,黑白攝影在很多方面做起來都要容易得多。
那時候,彩色沖印十分不發達,所以我花了很長時間才搞懂了何為色彩,漸漸地對色彩也有了更多認識。完成了這個轉變之后,我就開始對Art Kane、Pete Turner、Ernst Haas等彩色攝影先驅的作品產生了興趣。
“我喜歡平原上的鄉村以及能夠看到遠方的地平線。”
我和Bruce Springsteen一起公路旅行時促使我拍攝風暴。我們從美國猶他州鹽湖城一路驅車到內華達州的里諾,途中我們遇到了一場驚為天人的風暴,場面蔚為壯觀。
回想起來,這場風暴很不尋常。那是個異常炎熱的日子,我們坐在敞篷車里一起四處兜風,和Bruce同行以及目睹這場風暴是我永遠都不會忘記的事情。之后,他寫了一首關于風暴的歌The Promised Land,那一刻,我就知道我想回去拍攝風暴。但是作為一名商業廣告攝影師,我還有其他工作要做。
最后在2011年,一天我打開電視,晚間新聞報道了席卷美國密蘇里州小城喬普林的龍卷風,整座小城都被摧毀了。那一刻,我對自己說,我該回到風暴現場去,做自己許諾要做的事情。
我預定了2013年的旅行,和一家名為風暴之旅的公司一起出行,那一年堪稱追逐風暴的完美之年,因為我看到了3次龍卷風。我錯過了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場風暴,在美國俄克拉何馬州的埃爾里諾。但看到了不可思議的閃電風暴,那是風暴追逐的大年,這讓我下定決心將拍攝的作品做成攝影集。

對頁上圖:夜間的龍卷風美國南達科他州布法羅20號公路2018年6月28日
說到這個想法,我確實在好多次個人旅行中回到了北美大平原上,因為一直以來對那個地方頗為著迷,喜歡那里古老的城鎮、教堂和廢棄的建筑。我喜歡平原上的鄉村以及能夠看到遠方的地平線。
風暴天氣一般從4月中旬開始,但這些風暴通常都很猛烈,裹挾著雨水,顏色灰暗,移動速度很快,不太上鏡。因為大多數龍卷風都藏在潮濕的云層中,所以我會預留出5-6月的時間。6月是最好的月份,風暴開始向更北的地區移動,靠近加拿大邊境,白晝更長,光線更好。

對頁下圖:冰雹彩虹美國科羅拉多州2018年6月21日

上圖:混沌的天空美國得克薩斯州2013年5月14日

下圖:日落時分一場大風暴中的上升氣流美國內布拉斯加州2017年6月13日
我在向導的帶領下進行拍攝。他們都是氣象學家,已經做這行30年了。他們偶爾也會判斷失誤,但在大多數情況下預測很準確,所以我會按照他們說的去做。關于風暴是如何形成的,我還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但這很有趣。
風暴通常在傍晚5-6點以后在平原上形成,有時也會在一天中較早的時候形成,而且天總是很暗,這是風暴的特質,導致沒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拍攝。你必須迅速反應、快速決定,尤其在捕捉閃電風暴的時候。
“我就是喜歡觀看風暴。如果非要說這件事有什么缺點,那就是要拍照。因為實際上你在工作,而不是觀察發生了什么。”
還有就是不要太快興奮過頭,那樣你會錯過一些事物,例如錯過一些可以放在前景中作為比例尺的東西。雖然我不太喜歡在前景中置入物體,但也清楚自己需要查看四周,看看前方的景物。
隨著我越拍越多,也越來越了解這些風暴,就越容易拍到完美時刻。我從動態、視覺、物理等方面來賦予照片力量。
是這樣,也不是這樣,因為有時我們等待的完美時刻它就是不來,所以開始拍攝也是好的。我把風暴攝影師拍攝風暴的行為稱之為“煙火表演”。煙火綻放的時刻固然很美,但我也對風暴中的寧靜時段感興趣。
這個領域的經驗是,你每在路上行駛30天,才能幸運地看到一次龍卷風。我們的命中率比這個高出很多,但也有很多低潮期。如果你經歷了不少蔚為壯觀的風暴日子,那接下來的幾天大氣需要重新蓄能了,你可能會遇到2-3天的好天氣,緊接著就是一整周沒有風暴的日子。然后突然間大氣蓄滿能量,你又能回去跟拍風暴了。
我每天要在路上行駛600-800公里。假設當天晚上可能會有一場閃電風暴,拍攝完已經是晚上11點了,離你最近的城鎮有160公里,而且這條路全是碎石路,你必須開上160公里才能找到地方睡覺。所以這個過程非常耗人,大多數人堅持不了幾周就會感到疲憊不堪。

上圖:超級單體風暴的上升氣流基部美國懷俄明州2013年6月22日
對我個人而言,我就是喜歡觀看風暴。如果非要說這件事有什么缺點,那就是要拍照。因為實際上你在工作,而不是觀察發生了什么。對很多風暴追逐者來說,觀測天空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事情。比如在晚上6點的時候,天空原本還是鈷藍色的,但在20-30分鐘內,天空就驟變為黑色了。觀看這種近在眼前的蛻變讓人倍感驚奇。
天空漸漸暗下去,突然你意識到一個大氣旋正在形成,這就是傳說中的“超級單體風暴”,那是一團正在形成中氣旋的上升氣流,也是等待所得到的回報。在自然界其他地方,觀測到近在咫尺的大氣演變是很難的。
我們都見過風暴,但沒來過大平原親眼瞧瞧就不算數,看到一個巨大的超級單體風暴在地平線上延伸數公里的距離,這種景象很少有人能看到。
我認為敘事是由攝影師想要展示各種事物的意愿所決定的,比如展示外面壯麗的光線。貫穿全書的主題是道路,是開闊眼界之路,是旅途,是去往極限之旅的道路。
從某些方面來說這很簡單,因為有些照片會脫穎而出。我最開始挑選了大約450張作為備選,把它們分成不同主題,沙塵暴、閃電風暴、龍卷風、超級單體風暴、混合型風暴,然后逐漸縮小范圍,從450張照片刪減到大約75張。我覺得75張太少了,在圖片編輯時有些無情,所以又回過頭增補了一些照片。最終選出了大約115-120幅照片,這個數量讓我覺得本書更有力量。
我想是那張夜間龍卷風,它是在美國南達科他州和蒙大拿州邊界附近拍攝的。2018年6月下旬,我們追蹤風暴,在一天之內就看到了5-6場始于蒙大拿東南部的龍卷風。我們一直追蹤它們,穿過邊境進入南達科他州。
拍攝夜間龍卷風是最困難的任務。我們感知它的唯一方式是閃電。當我們驅車跟進,可以看到閃電背光打亮了龍卷風。于是我就出發去拍攝了天空中有巨大的閃電、前景是道路的夜間龍卷風。天很黑,我甚至沒有意識到前方還有路。
當時那里已經有幾支小分隊在拍攝,要我說在50多人當中,至少會有那么幾個人拍到龍卷風的照片。然而我是唯一的幸運兒,只有我奇跡般地拍下了閃電和龍卷風。
這些照片中雖然運氣占很大一部分,但也需要你的堅持不懈,這是不能馬虎對待的一件事情。
我只在Lightroom里處理照片。雖然人們認為攝影師會使用Photoshop和Lightroom做各種各樣的處理,但是我不能那么做。我想對我自己看到的保持誠實。在某些情況下,大自然提供了許多戲劇性和飽和的色彩,我還會緩和處理它們。我想讓整張照片看起來如同“撲了粉”一般,有著柔和的觀感。在幾張日落照片中,真實的日落呈現出非常濃烈的紅色,然而我回避了這種濃烈。我把紅色調淡了,讓它看起來更像是橙色。
我明白為了讓某些細節印在紙上時更明顯,攝影師會使用清晰度、對比度這樣的工具來突出形狀、加深陰影、提升肉眼所見的銳度。在風暴攝影中,有過度調整的傾向,但對我來說,千萬不能調過了。在拍攝風暴的過程中會有很多挫折,有時你看到了一些壯觀的景象,拍出來的照片并不像看到的那樣。雖然可以在后期進行調整,但我不想那樣做。
“有時你看到了一些壯觀的景象,拍出來的照片并不像看到的那樣。雖然可以在后期進行調整,但我不想那樣做。”
我用佳能、尼康和索尼來拍攝攝影集中的照片。目前我使用的是索尼A7R IV,之前也用過索尼A7R III。我喜歡索尼的傳感器,覺得這是現在最好的設備了。也喜歡無反相機,因為你可以在取景器中看到直方圖,而且不會有反光鏡上下晃動的機震。

右圖:超級單體風暴中上升氣流的側峰輪廓美國蒙大拿州2016年6月9日

上圖:龍卷風美國科羅拉多州2018年6月19日
書中所有的圖片都是用2200萬像素到4700萬像素的傳感器拍攝的,都是全畫幅相機。我用全畫幅相機是因為經常要在很暗的光線下拍攝。因為如果通過后期把陰影拉回來,照片就會有很多噪點,我不想這樣。
拍攝風暴的挑戰之一是光線很暗,而且是在大風中拍攝,光是站起來就是個問題,所以你需要穩定好相機。
我拍的所有照片都是廣角的。用過最廣的是10mm全畫幅鏡頭,但大多數時候我會用14mm或16mm鏡頭拍攝。我第一次出去拍風暴的時候,只帶了一個24mm的鏡頭,我以為這足夠寬了,但很快就意識到它的局限性。但第一次使用這支鏡頭拍得還挺成功。
我想拍攝更多美加邊境以北的風暴。我們去過加拿大阿爾伯塔省和薩斯喀徹溫省幾次,拍到了一些不錯的照片,但是再往北會碰到邊界問題,你只能返回不能越境。
奇怪的是,風暴似乎就形成在邊境,你不知道自己最后會站在美國還是加拿大拍攝,這是個問題。因為穿越邊境需要時間,回來也需要時間,你必須通過海關。
我更想在加拿大拍攝,因為那里的風景不一樣。我在美國新墨西哥州拍過幾張照片,還想去那里多看看,我喜歡那邊。
一個重要收獲是,我發現大平原是我最喜歡去的地方。這是我最熱衷的拍攝地,也是我最喜歡拍的地方。我從沒想過會因為去那里而陷入狂迷,這是非常特別的事情。
有趣的是,你可以從所有后來者的臉上看到這一點。因為馬上就會看到他們又接著預訂了來年的旅程。這可能是人類所能見證的最神圣的事物,在其中看到大自然所有的原始能量以及它向你展現出的雄偉壯麗。

Eric Meola的FierceBeauty由ACC藝術書籍出版社出版,現已上市。
www.accartbook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