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峰 狄正寶
(1.山西王家嶺煤業有限公司,山西 忻州 036600;2.烏審旗蒙大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內蒙古 鄂爾多斯 017307)
納林河二號礦井31103-1 殘采塊段位于北五采區行人下山右翼,其塊段二運輸巷靠近101 采區,軌道巷靠近31103-1 采空區,切眼在H=3.5 m 正斷層處,塊段一軌道巷靠近H=2 m 正斷層,切眼靠近31103-1 采空區。31103-1 殘采塊段前期屬于孤島工作面開采,后期屬于沿空開采。根據相鄰礦井類似工作面回采經驗,31103-1 殘采塊段回采過程中面臨沖擊地壓威脅。沖擊危險區分為靜態危險區和動態危險區。
靜態危險區是指通過沖擊危險性評價獲得的危險區,是一種潛在的危險區。動態危險區是指通過監測獲得的危險區,是一種已經顯現的危險區。靜態危險區處理思路:在受工作面采動影響之前,對危險區進行預卸壓處理,通過改變煤體物理性質,降低沖擊傾向指標,從而達到消除沖擊危險的目的,其特點是預卸壓。動態危險區處理思路:在顯現危險信息后,對危險區進行解危處理,通過改變煤體的物理性質促使應力向深部轉移,從而達到解除沖擊危險的目的,其特點是解危。針對納林河二號礦井31103-1殘采塊段回采過程中面臨沖擊地壓威脅,采用“淺孔~深孔”交替施工方法,從而實現卸壓解危的目的。
納林河二號礦井31103-1 殘采塊段二左側為31102 采空區,中間煤柱寬度為3.5 m,右側為31103-1 采空區,中間煤柱寬度為3.5 m;塊段一左側為31102 工作面停采線外側的三角煤柱,寬度為15~75 m,右側為31104-1 采空區,中間煤柱寬度19.5 m,南側為31103-1 采空區,中間煤柱寬度6 m,北側為北五采區下山。
根據礦井地質條件分類評定,3 號煤層頂底板條件均為Ⅱ類。基本頂為中、細砂巖,厚66~100 m,平均80 m,灰白色,堅硬,鈣質膠結,具斜層理,f=8~12;直接頂為粉砂質泥巖,厚0.1~4.0 m,平均2.0 m,厚層狀,深灰色,砂泥質結構,f=3~4;直接底為粉砂質泥巖,厚2.5~3.8 m,平均3.0 m,深灰色,砂泥質結構,煤層底板有0.2 m 的碳質泥巖,f=3~4;基本底為細砂巖,厚20~35 m,平均25 m,淺灰色,質純,致密,具水平層理,f=6~8。工作面整體呈一單斜構造,外段以斷裂和褶皺構造為主,整體為一單斜構造形態,周圍分布的斷層見表1。

表1 斷層情況表
納林河二號礦井31103-1 工作面的面積約為34 394 m2,平均采深為514 m。受埋深、鄰近采空區影響,推采過程中,工作面煤體局部出現應力集中,可能滿足沖擊地壓發生的力學條件,加之煤層、頂板具有弱沖擊傾向,工作面回采過程中可能發生沖擊地壓。因此,采用實用簡單的綜合指數法來對31103-1 工作面沖擊地壓危險性進行評價。
(1)31103-1 工作面塊段二靠近采空區,切眼中間存在3 m 斷層,工作面煤體上的垂直應力較大,沖擊地壓危險指數為0.85,具有中等沖擊危險性(偏強)。
(2)31103-1 工作面塊段一右側為采空區,左側為實體煤柱,受區段煤柱及三角煤柱影響,沖擊地壓危險指數為0.81,具有中等沖擊危險性(偏強)。
綜上所述,31103-1 工作面兩順槽都屬于防沖的重點區域,必須采取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來進行沖擊地壓的安全防范。
31103-1 工作面塊段二屬沿空開采,周圍31103-1 采空區、31102 采空區的側支承壓力都作用于該塊段上,將導致該區域垂直應力異常。假設受兩側支承壓力作用,應力集中系數取3,則該塊段煤體垂直應力將達到38.5 MPa,大于沖擊地壓發生的臨界應力條件24 MPa。實測垂直應力 37.1 MPa,因此,該塊段掘進和回采過程中發生沖擊地壓的可能性很大。
31103-1工作面塊段一屬兩側沿空的孤島塊段,周圍31102 采空區、31104 采空區的側支承壓力都作用于該塊段上,導致該區域應力異常。假設受兩側支承壓力作用,應力集中系數取3,則該塊段煤體的垂直應力將達到38.5 MPa,也遠大于沖擊地壓發生的臨界應力條件24 MPa。實測垂直應力達到36.2 MPa,因此,該塊段掘進和回采過程中發生沖擊地壓的可能性也很大。
根據卸壓鉆孔施工情況及應力計監測數據分析,對存在高度應力集中區的地點,組織人員利用ZQC420/10.0 架柱式氣動鉆機從低應力區向高應力區逐步施工卸壓鉆孔。由于應力較集中,在施工過程中“煤炮”頻繁,出現了“抱鉆”現象,造成鉆桿丟失,對人身安全造成威脅。為了對高應力區有效地實施卸壓解危,確立了“淺孔~深孔”交替施工方法,即先施工淺孔對高應力集中區進行淺部卸壓,使最外部的集中應力得到釋放卸壓,同時緩解分散深部應力的集中,使高應力區變成低應力區。淺孔卸壓抽放成套工藝設備如圖1,淺孔鉆孔布置示意圖如圖2,鉆孔深度為8~18 m,鉆孔直徑為94 mm,開孔方位角167°。

圖1 淺孔卸壓抽放成套工藝設備
平行鉆孔再施工一個深孔進行再一次的卸壓,最終達到卸壓解危的作用。深孔鉆孔布置示意圖如圖3,鉆孔深度185 m,鉆孔直徑94 mm,開孔方位角167°。

圖2 淺孔鉆孔布置示意圖

圖3 深孔鉆孔布置示意圖
對納林河二號礦井31103-1 殘采塊段區域進行全面的綜合監測,主要包括:(1)每天采用KBD5電磁輻射儀監測超前300 m 范圍;(2)使用3 臺KBD7,1 臺位于風道超前30 m,1 臺位于風道變向點以里10 m,另1 臺位于變向點以外70 m,對同風道壓力情況進行24 h 連續監測;(3)采用波蘭SOS 微震監測系統對該區域進行在線不間斷監測。
31103-1 工作面塊段二區域,實測工作面煤體上的垂直應力為11.3 MPa,較大,沖擊地壓危險指數為0.45,沖擊危險性較小。
31103-1 工作面塊段一區域,實測工作面煤體上的垂直應力為13.7 MPa,較大,沖擊地壓危險指數為0.48,沖擊危險性較小。
采用“淺孔~深孔”交替卸壓施工方法有效地控制和解除了該區域的沖擊地壓威脅,盡管該區域內有2 次沖擊地壓事故發生,但是沖擊能量小,影響范圍及破壞程度非常之小,該31103-1 殘采塊段可以正常進行回采。
納林河二號礦井31103-1 工作面切眼和兩巷應力比較集中,巷道變形量較大,沖擊危險程度較高。通過采用“淺孔~深孔”交替卸壓施工方法卸壓鉆孔,不斷地打鉆卸壓,降低了工作面和兩巷的應力,確保工作面和兩巷保護帶的有效寬度符合規定,實現了安全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