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波 (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 北京 100010)
石油化工行業的主要原材料是石油以及天然氣,其通過各種不同的加工方式將這兩種原材料加工成為汽油、煤油、柴油等能源以及一些使用在工業生產中的有機材料。石油化工行業生產的產品在我國的很多領域中都有應用,比如說最為人們所熟知的交通運輸行業,還有在工業、農業甚至于國防軍事領域的日常生產中。再者其周邊產品,如:合成樹脂,纖維、橡膠等更是應用到了國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我們說石油化工產業對于整個國家的經濟增長是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的,也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國家的安全保障,對于國家經濟乃至于整個社會的平穩和持續發展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國未來的社會發展中,石油化工產業需要抓住時代的機遇,勇敢迎接這一過程中的挑戰,繼續為國家的發展貢獻力量。
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也是一個資源大國。因此我國石油化工行業在生產能力上一直是處于全世界前沿的位置的。甚至于很多的石油化工企業已經走出國門,去往東南亞、非洲等國家來進行石油化工產品的生產。而行管的數據也顯示了中國石油化工企業的生產總值也一直處于逐年遞增的狀態。到2020年年末,以億元為單位,其生產總值已經超過兩位數。
我國在石油化工產品的生產能力上是名列世界前茅的,每年生產的石油化工產品數量也極為亮眼,但與此同時國人對于石油化工產品的消耗也是巨大的。尤其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的不斷增速,國民對于資源以及能源的渴求正逐年上升,對于石油化工產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增加[1]。而為了滿足國人的這種需求,我國不但每年自己要生產大量的石油化工產品,還需要同時從國外大量進口。
隨著我國在經濟上的不斷發展,各行業的發展也呈現出非常不錯的態勢。在這樣的社會大背景下,我國石油化工行業的總體產值每年都在提高。除了石油化工產業的總生產值在我國生產總值中所占比例在逐漸增加之外,中國石油化工企業在世界企業中的排名也有了明顯的上升趨勢,這一結果是值得所有中國石油化工人為之驕傲的。
經過多年來的不斷完善以及一些石油化工相關政策上的改革,可以明顯看出當前我國石油化工產業的布局是呈現出高度集中化的狀態的。很多的石油化工基地都是在近兩年相繼建成的。這種生產基地的集中化極大地減少了石油原材料加工上的資源損耗,也避免了長途運輸上的一些問題困擾,給石油化工企業的發展帶來了非常大的好處。
近些年的發展雖然使得我國的石油化工產業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就,但其中所潛存的問題也同時是非常明顯的。比如說其在產能以及規模上的擴張速度過快,造成產能與需求之間存在嚴重的增長不平衡。再者石油在供應的穩定性與安全性上也存在比較大的風險,整個產業在全國不同區域的分布也比較松散,還需要進一步采取措施進行改善。
雖然我國在石油資源的存貯總量上名列前茅,但我國人口數量也多,這使得人均石油占有量在世界上是遠遠落后于平均水平的。在國內石油供應量極為有限的情況下,由于國家方面必須進行戰略性的石油儲備,也就造成了國內的石油生產一直處于無法滿足市場運轉需求的狀態,必須要進行石油進口[2]。石油進口所采取的運輸方式一般都是通過海運,但海運的風險是比較高的,這也使得原油供應風險隨著提升。
到目前為止,我國的煉油廠大概有一百多家,而這一百多家的煉油廠幾乎分布在每一個省份,在布局上明顯是比較分散的,在實際生產過程中難以達到比較好的集群效應。除了對生產會比較不利之外,對于地域環境的保護來說這樣分散的產業分布也會增加相應的環境保護成本,這對于石油化工產業的發展也是存在一定的阻礙的。
任何行業的發展都需要競爭的推動,只有競爭才能使得企業產生緊迫感。在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中去積極改革創新,增強自身的競爭力,也間接能為行業的進步帶去更大的推動。但國內當前石油化工產業基本是被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以及中國海洋石油這三大巨頭壟斷的,國內沒有其他企業去與之競爭,國外的石油化工企業也難以在國內打開市場,如此國內石油化工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會過于順暢,也就失了競爭進去之心。
我國石油化工企業在相關的生產技術方面有著較好的技術開發能力。無論是在煉油還是在其他的化工領域中,相關的技術開發方面都有著較為顯著的成果,我國所掌握的煉油技術已經處于國際領先的水準,能夠獨立支撐起生產力在千萬噸級別的煉油廠。因為與石油化工相關的技術基本是我國自主研發的,并且在不斷探索的過程中也對其進行了一系列的完善,所以當前還是掌握了一些獨一無二的技術的,包括加氫裂化的技術、渣油加氫的技術等,都為我國工業的發展作出了不小的貢獻。
前文中也說到了,近些年來我國每年都需要進口大量的原油,且這一進口數量還在逐年遞增中。因此對于我國的原油運輸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到目前為止,我國已經有了相對完善的原油運輸系統,其所具備的功能也是比較完善的。比如說沿海地區已經有多個原油碼頭建設完成,無論是10萬t的還是20萬t的都有,這些主要是為海洋原油以及進口原油的運輸準備的[3]。陸地上也有著總長度達到將近兩萬公里的原油運輸管道。借助于這些管道,原油基本上已經可以完全依靠管道完成其運輸。這為原油運輸成本的降低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我國是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期進行石油化工行業的改制重組的。當時國家方面根據地理位置的不同,將不同省份中的小型石油公司分別劃分給了中國石油以及中國石化兩個巨型集團來進行統計的集中化管理。這使得成品油銷售網絡在全國的覆蓋與構建有著極為有利的基礎條件。而兩大石油企業在國家的支持下也開始通過收購、合并、改革、創新、調整等一系列舉措來進行全國加油站以及油庫的建設。全面覆蓋的終端銷售網絡在這樣的努力下得以構建完成。到當前成品油零售以及直銷的比重每年都在增加,這對于我國石油化工企業的整體實力以及在市場上的競爭力都是有著極大的增強作用的。
隨著時代以及科技的不斷進步,我國的石油化工產品除了在產量上有所增加之外,其在質量上也是有著明顯的增強的。比如說在2013年,我國就推出了新的汽油以及柴油標準,其中兩種油的含硫量相較于以往都是有著明顯的下降的。尤其是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其成品油含油量更是得到了大幅的降低。一方面是提升了成品油的利用率,另一方面降低了燃油使用對于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除此之外化工產品方面也有著質量上的顯著進步,越來越多高附加值的產品被生產出來,合成樹脂以及纖維在化工生產中的比例也一直在提高。這正是石油化工產業市場競爭力增強的顯著表現。
近些年來,我國石油化工產業的布局以及集中度在不斷進行調整、改進。從效果上來看,其集中化的趨勢是明顯的。比如說在二十世紀末,我國大型 (這里指生產能力超過千萬噸) 煉油廠在全國只有兩座。但到了二十一世紀之后,已經逐漸建設完成12座,這與以往相比是有著明顯的增加的[4]。而在經過第一輪的改造之后,很多舊的石油化工生產基地又迎來了第二輪的改造。中等規模的石油化工廠到目前已經可以達到年產70萬t的狀態,一些小型工廠也已經到達年產20萬t的規模。因而,在石油化工生產能力這一方面我國的相關企業還是極具競爭力的。
石油化工產業與一般的社會產業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其對于國家發展,社會民眾日常生活乃至于所有國人的安全性都有著極大的影響。因此國家以及所有從事相關行業的人都應該時刻關注我國石油化工產業的發展趨勢,要了解其所具備的市場競爭力并不斷通過自身的努力來幫助提升石油化工產業的競爭力,要認識到當前我國石油化工產業所面臨的問題以及所要接受的調整,要通過自身科技的創新以及不斷的奮斗來使相關企業的發展能夠更加平穩,在鞏固我國原有石油化工產業地位的基礎之上,再次加速其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