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峙材(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 300459)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志愿服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廣大人民群眾奉獻愛心的重要渠道。國有企業作為反映國家意志的重要機構,更應該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志愿服務事業中發揮模范帶頭作用,搭建起完善的志愿服務體系,建設規模化、規范化和制度化的志愿服務隊伍,組織廣大職工開展多元化的志愿服務活動,充分發揮國有企業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作用,為國家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提供長效動力[1]。
志愿服務是一項崇高的社會公益事業,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精神境界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投身到志愿服務活動的大軍中,志愿服務事業得到了快速有效發展,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很多國有企業投入大量的資源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并將其作為群團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領導重視、科學組織、積極參與,在公司范圍內形成了良好的志愿服務氛圍,也在社會上產生了巨大影響力,提高了公司的品牌形象,彰顯了國有企業的社會責任。
不可否認的是,目前仍有很多國有企業在組織志愿活動過程中存在宣傳力度不夠、人手配備不足、形式大于內容、活動開展隨機、團隊管理混亂等各式各樣的問題。作為國有企業志愿服務的組織者,結合本單位工作實踐和自身思考,總結出國有企業開展好志愿服務活動的原則和方法,藉此為從業者提供一定參考。
在建設國有企業志愿服務隊伍的全過程,必須要遵循志愿性原則,志愿服務的本質是“服務”,性質是“志愿”。如果為了公司的考核指標,強迫職工加入志愿服務隊伍,就失去了志愿服務的初心。因此志愿服務必須“進出自由”。
志愿服務的核心精神是“奉獻”,因此國有企業在提供志愿服務的時候,必須遵循無償性原則,嚴禁向服務對象收取任何費用,所有志愿服務費用均由企業承擔。
遵守法律是開展一切活動的最根本前提。因此在進行志愿服務活動建設過程中,必須牢牢把握住這一絕對“底線”和“紅線”,在此基礎上方能為被援助對象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此外,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時不能違背倫理道德,不能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
國有企業應充分發揮組織建設優勢,完善志愿服務隊伍和志愿者的注冊程序,建立并不斷完善志愿服務相關管理制度,統一服裝、隊旗等,打造一支有章可循、有制可依的“正規軍”。
公司領導班子應切實加強對志愿服務活動的組織領導,建立以黨群和團委工作部門為核心力量的志愿服務管理團隊,從整體上加強對志愿服務工作的統籌規劃、協調指導、督促檢查和宣傳推廣。將志愿服務納入團委年度工作計劃,定期檢查執行情況,并開展年度工作總結,推動志愿服務工作常態化、制度化。
長久以來,在宣傳志愿服務活動的時候存在以下誤區:一是認為宣傳是為了賺眼球博出位。真正做好事的人應該不求名利,不必大張旗鼓;二是認為宣傳工作屬于錦上添花,可有可無,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活動本身。然而,志愿服務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工程,需要大量人員參與其中,好的宣傳可以幫助我們吸引更多志同道合者,才能充分發揮出社會力量的巨大作用。因此,國有企業在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的同時,更應該加大宣傳力度,向更多的員工普及志愿服務理念,吸引更多的人員加入到志愿服務隊伍中來。
建議從以下三個方面開展宣傳活動:一是擴大宣傳范圍,從公司層面上對志愿服務隊伍和活動進行推廣,快速提高員工認識普及程度;二是豐富宣傳形式,除了傳統的宣傳報道以外,可借助微信公眾號、短視頻、微博等新媒體途徑,不受空間、時間限制,與時俱進地開展宣傳;三是加大表彰力度,對在志愿服務活動中表現突出的集體或個人,要及時開展表彰和獎勵,樹立先進典型,鼓勵和吸引更多人積極參與到志愿服務活動中來,推動志愿服務活動的蓬勃開展。
積極開展志愿者隊伍和志愿者的注冊和登記,可有效提高志愿服務水平,有利于志愿服務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國有企業應充分意識到推行志愿者注冊和登記制度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組織志愿團隊和個人在網上完成志愿者隊伍和志愿者的注冊認證。并利用APP或微信小程序進行志愿服務項目的發布、展示和管理,進一步完善志愿服務體系,使志愿團隊和志愿服務活動的管理更加科學、規范、高效[2]。
國有企業應重點培育一批特色鮮明、規范有序、持續開展的志愿服務品牌項目,并加大對品牌項目的支持引導力度。一方面便于總結提煉經驗,另一方面可在企業內部乃至社會范圍內形成一定的影響力和號召力,繼而營造“人人爭當志愿者”的濃厚氛圍,吸引更多的有志之士投身到志愿服務的大潮中。
以所在的某國有企業三級單位為例,由幾名基層員工自發成立的“海鷗志愿者”服務團隊,成立之初該團隊成員僅有7人。公司團委從組織領導、隊伍組建、活動開展、宣傳報道等各方面[3]給予隊伍大力支持,越來越多的員工了解并加入“海鷗志愿者”。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團隊援助了一名重度自閉癥兒童,在他們生活難以為繼的時候,一方面安排志愿者代表前往家中慰問,另一方面為他們解決了40天的吃飯問題,直到福利院順利開園,孩子有人照顧,順利度過了最艱難的階段,受到了天津市智力殘疾人及親友協會的廣泛認可。截至目前,團隊共有成員151人,該團隊被評為“渤海地區優秀青年志愿者服務團隊”,成為公司志愿服務隊伍建設的靚麗名片。
很多志愿服務團隊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存在“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情況,不利于志愿服務活動的持續性和穩定性。仍然以某國企三級單位的“海鷗志愿者”團隊為例,團隊成立之初,并沒有固定的服務項目,經常是走到哪里算哪里,這個月開展一次無償獻血,下個月組織一次環保公益宣傳,活動的開展相對無序,缺乏針對性,也無法對幫扶對象產生持續有效地幫助。在一次福利院義務幫廚活動中,團隊注意到該福利院在收養近100名殘障兒童的情況下,一日三餐卻主要由一名年紀較大的阿姨負責,平時主要靠志愿者幫忙,一旦志愿者斷檔,近百名殘障兒童的吃飯就變成一個大問題。經過團隊負責人和福利院的良好溝通,最終將該福利院作為“海鷗志愿者”的志愿服務基地,每月固定時間前往福利院幫廚,極大緩解了福利院工作人員的壓力,而且改善了殘障兒童的伙食水平,提高了殘疾人的生活質量。值得一提的是,在義務幫廚之余,團隊積極組織開展物資捐獻、帶領孩子做益智游戲等活動,甚至利用隊員的專業優勢,幫助福利院解決電力系統故障等,活動開展更加科學規范,活動形式也更加豐富,充分展現了負責任的公益企業形象。
國有企業志愿服務活動是一項社會公益服務,對促進社會和諧發展進步和提高企業的公益形象均能起到重要作用。面對國有企業志愿服務建設存在的宣傳力度不夠、人手配備不足、形式大于內容、活動開展隨機、團隊管理混亂等各種問題,國有企業應以新時代志愿服務精神為指導,秉持“志愿性”“無償性”“合法性”“正規性”等原則,強化組織領導,加大宣傳推廣力度,推行志愿者注冊和登記制度,打造志愿服務品牌,建立志愿服務基地,不斷發展和壯大志愿者隊伍,推動志愿服務制度化和常態化,讓新時代國有企業的志愿服務建設煥發出新活力,奮力譜寫國有企業志愿服務事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