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俊鵬(中國石油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北京 100028)
受全球疫情影響,國際市場鋼管需求低迷,我國鋼管的出口量有所下降[1]。2021年5月1日,我國又開始對部分鋼鐵產品取消退稅,對鋼管企業的出口業務帶來一定的沖擊。在利潤空間不斷縮小,又無法擺脫價格戰的情況下,鋼管企業應調整業務戰略,注重提升產品質量和管理服務,以增強國際市場競爭力。
總承包商供應商在鋼管采購和出口過程中,往往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2],其中包括:(1)信息不同步,重要文件的確認和傳簽耗用時間長,影響項目進度;(2)對合同條款的理解存在爭議,容易帶來經濟損失;(3)質量監控不到位,因產品存在質量缺陷導致工期延后,成本增加;(4)存在多個對接口,項目執行過程混亂;(5)售后服務不及時,客戶不滿意,企業形象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等。以上問題若處理不當,很大程度上還嚴重影響項目的順利實施。
開球會也稱項目啟動會,是項目能否順利實施的關鍵。總承包商提前籌劃,精心組織,合理安排,協調業主、監理、鋼管制造商以及運輸代理商等單位代表共同參會,以確保會議高效召開。與會各方通過研究商討,一次性審議確認項目執行的相關文件,避免項目執行過程中相互扯皮,影響項目進展。簽署的文件主要包括:(1)鋼管制造的技術文件,諸如:生產工藝程序文件、檢測控制程序文件、安全質量管理程序文件、鋼管修補程序文件等;(2)各類單據的模板文件,諸如:箱單發票格式、質量證明書格式、合格證格式、鋼管標識格式、收匯文件格式、保函格式等;(3)確定各類型鋼管在項目所在國歸類的HS編碼。(4)技術標準的澄清,并簽署開工報告。
一般情況下,油氣輸送管道項目的鋼管供應量比較大。因此,鋼管總承包商要注重研究合同文本,對其中有爭議的細節部分采取措施,及時澄清,規避風險。否則,差之毫厘謬以千里,將對總承包商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筆者結合所參與過的項目實踐,分享一些合同中容易產生分歧的地方。
2.2.1 關于交貨數量的確認
由于鋼管屬于非標產品,實際供應量與合同量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鋼管供應合同中往往都規定一定比例的溢短裝。諸如合同規定總量100 km,溢短裝10%,總承包商供應的鋼管數量范圍為90~110 km。但為避免爭議,對于短缺的部分,總承包商需要請業主明確是否接受;對于超出的部分,雙方在合同中明確溢裝部分的結算單價。
2.2.2 關于結算的計量
對于海外油氣輸送管道項目的3PE防腐管,出口報關單據中的重量按照包含防腐層的鋼管重量計量,而供應合同中的重量核算一般是不含防腐層的鋼管重量,雙方在交貨和結算過程中,會發生理解上的爭議。為了厘清歧義,建議合同中明確,交貨量以不含防腐層的鋼管重量核算,合同款的支付依據鋼管長度來計量結算。
2.2.3 關于短尺管的界定
受鋼卷原材料重量的影響,以及切割試驗環的要求,為優化原材料消耗,在鋼管加工制造過程中,鋼管制造商會生產出一定量的短尺管,技術標準一般也會明確限定短尺管的數量。諸如某項目技術標準對鋼管長度的規定:“至少90%的鋼管長度應為11.0~12.2 m,其余10%應大于8 m”。針對其中10%的短尺管比例,大多數情況是以鋼管根數為核算基礎,但也有一些外方業主以鋼管長度為計量依據,建議買賣雙方在技術澄清中明確。
2.2.4 關于罰則的規定
合同對雙方未能完全履行義務的情況都規定了詳細的罰則,總承包商既要關注合同明確的獎懲細則以及比例,還要重視那些未在合同中列明,但也會引起業主懲罰或索賠的情況。諸如:銀行保函的格式和內容未提前呈交業主審核確認;交貨進度不滿足合同對各種規格鋼管的節點要求;監理開具的不合格項沒有及時完全銷項等。建議總承包商在項目執行前,整理匯總合同中的關鍵點,對項目相關技術骨干和管理人員進行集中宣講。
進度管理是項目管理的重要內容,直接影響項目實施的效果,包含了進度計劃的編制和跟蹤、資源的配置和優化、偏差的糾正和調整等方面。其中,編制切實可行的進度計劃是基礎,鋼管供應進度計劃大多數采取橫道圖法,因其容易編制,簡單直觀。但在編制過程中,總承包商應綜合考慮鋼管制造商的生產能力,國內外運輸單位的運力,業主的清關能力以及現場施工單位的鋼管鋪設進度等多方面因素。進度計劃的優化和調整是關鍵,任何參建單位都會或多或少影響項目的實施進度,因而在項目執行過程中,動態跟蹤資源和環境變化所引起的計劃偏差,認真分析,采取措施,及時更新調整計劃,確保項目按期有序推進。
產品質量是企業發展的根本保證,也是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關鍵,質量控制將成為項目管理的重點。鋼管質量控制同樣應貫徹全面、全員、全過程質量管理的思想,運用事前預防、事中管控和事后修復的鋼管質量控制流程,貫穿于項目實施的全過程[3]。
2.4.1 加強事前質量防范措施
總承包商要健全項目質量管理制度,規范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建立質量責任獎懲措施,明確質量目標,設置質量管理點,對容易發生質量問題的薄弱環節,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防患于未然。同時,嚴格審核潛在鋼管制造商的資質、業績和質量體系文件,拒絕低價格中標,嚴禁不符合要求的鋼管制造商入圍。
2.4.2 加大事中質量控制流程
總承包商在業主委派第三方監理對生產進行質量監督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質量監督機制,派項目技術質量人員駐鋼管制造現場進行監督,重點協調鋼管制造商與監理的關系,反饋并處理生產中發現的質量問題。必要時,組建技術專家隊伍,定期對各個鋼管制造商的生產情況和質量控制情況進行檢查。對于檢查中發現的問題,督促鋼管制造商進行整改;對項目實施過程中出現的質量問題進行研討,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案,及時處理。通過多層次監理和質量報告制度確保產品質量。
2.4.3 加快事后質量修復方案
對出口到海外存在質量缺陷的鋼管,總承包商應果斷采取彌補方案,若為可修復的質量瑕疵,及時組織專業隊伍現場修復,也可權衡成本和項目實際,委托施工單位修復。若為不可修復的質量問題,則與業主溝通,組織補發。不可修復的缺陷鋼管還會面臨返運周期長,退關手續復雜以及費用高等諸多問題。因此,總承包商要加強鋼管出庫前的檢驗。
項目文控作為項目關聯單位信息傳遞的紐帶,銜接著項目各方的信息,是項目管理的關鍵環節。總承包商應成立專門的項目文控組,作為項目信息傳遞的唯一對接口,并從以下5方面做好文控管理工作,加強痕跡化管理,避免出現文件混亂影響項目進展的局面:(1)高效傳遞和處理項目文件,同時嚴格把控項目文件的質量,包括文件的格式和內容;(2)針對制約項目關鍵節點的問題,專項專人督辦,定期跟蹤落實,促使按期銷項;(3)及時更新項目文件臺賬,實現信息共享,規范借閱流程,保障文件的可追溯性;(4)遵守文件保密管理規定,按照項目經理的批示范圍傳閱文件;(5)定期收集、整理項目的影像資料,記錄項目關鍵節點和大事記。做好項目的宣傳報道和總結工作。
當項目的鋼管供應量較大時,總承包商可綜合成本要素,承接在施工現場周邊建設鋼管臨時儲存庫的任務。鋼管臨時儲存庫作為現場鋼管的調控中心,對于總承包商而言,既能利用其修復運輸過程造成的損傷管,又可協調業主和施工單位,以鋼管到達臨時儲存庫的交接文件為結算依據,加快收匯進度。
選址之前,鋼管總承包商結合項目建設線路圖,對潛在的鋼管臨時儲存庫進行實地考察。考察過程中,既要考慮場地的庫容量、平整度、社會依托等因素,又要權衡鋼管鋪設現場、臨時庫以及車站之間的運距,還要重點了解其周邊車站的接貨能力、清關站點等情況。考察結束后形成詳細的考察報告,通過分析與評價考察報告,最終確定鋼管臨時儲存庫的選址。
在建設鋼管臨時儲存庫時,鋼管總承包商應選擇當地有影響力的分包商,可大大減少一些不可預見的糾紛。同時,根據項目所在國環保部門的要求,注意在分包合同中,具體明確管垛規格和現場道路的要求,以及增加項目結束后場地恢復原貌的條款。
文章從鋼管總承包供應商的角度出發,結合油氣輸送管道鋼管出口項目的實踐經驗,闡述了項目實施過程的管理方法。近年來,隨著產品出口面臨的問題復雜多變,項目管理者還需要轉變思路,注重實施細節,提高風險意識,借鑒發達國家成熟的管控經驗及措施,積極探索適合項目本身的管理方式,加強與各方的合作共贏,不斷提升海外項目管理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