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毅文(海洋石油工程(青島)有限公司,山東 青島 266520)
完善的信息系統可以更好地實施供應商的績效考核[1]。中國當前公司一般都會存在供應商數量比較多的情況,這樣就導致了多方采購,采購金額比較分散,無法保證供應商產品的質量和水平。可以采用優化供應商數據庫來解決這一問題,首先可以通過制定按級別分類的重要采購物資供應商,按照實力和水平進行排序,這樣在遴選合適供應商的時候就會做到有的放矢,而不是數據庫中的供應商一團混亂,沒有主次之分,導致在遴選供應商時出現難以抉擇的情況。另外,要嚴格把關數據庫里供應商數量的增加與刪減,供應商主次的排名等。
簡單的供應商分類并不能完善地反映實際市場變化情況,而供應商在提高企業競爭中又處于十分關鍵的一環,因此優化供應商分類方法,依據市場的復雜程度和實際能力進行重新分類是十分必要的,可以把供應商分為重要供應商、關鍵供應商和普通供應商三類:重要供應商在市場競爭中具有較強的優勢,他們掌握著產品生產的關鍵技術,對一個公司的長遠發展來說十分關鍵,是企業必須長期合作的;而關鍵供應商則是指產品具有一定的技術,但是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并不是很大。對于這樣的供應商,應該采取的是積極對接接納,同時保持合作的警惕性。
傳統的供應商績效考核會從多個方面進行,包括供應商所提供產品的質量、供應商的服務水平、產品的成本、產品的交貨期、產品的技術含量、供應商的企業環境等方面來綜合評價。但是實際上,在現實市場經濟比較完善的情況下,能夠影響供應商考核的指標實際上可以不用考慮這么多,可以簡化為質量、價格和交貨期三個指標。其他指標并非不重要,但是在市場競爭比較嚴酷的情況下,每個供應商都從各個方面來提升自己的競爭力。縱觀市場上的產品,最終能夠贏得市場較大份額的還是那些產品質量過硬、價格低廉、交貨期短的產品,因為它們是決定一個供應商產品市場競爭力的最重要方面。三者對供應商的影響都是非常重要的,三者也是缺一不可的。質量是保證產品品質的前提,價格低廉是基礎,交貨期迅速是必要條件。
對供應商的績效考核指標隨著市場的變化應該進行相應的更正,并且指標之間所占的比重也應該不斷進行調整和優化。一般來說,一個供應商的績效考核指標主要是質量、價格、時間和技術四個指標,這四個指標幾乎涵蓋了一個供應商績效評價的最重要因素,是評價供應商產品是否能夠適應市場需要的最重要方面。四個指標簡單易懂,標準統一易操作,但是在具體的執行中卻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指標缺乏足夠的靈活性。一個供應商產品的競爭力雖然最重要的評價是四個方面,但是四個方面并不能完全涵蓋供應商的全部,有可能供應商在其他方面表現比較突出可以彌補其在這四個方面的缺陷。另外,四個方面并不是同樣的層次,所以綜合實力的衡量不能像四部分給出一個總分來那么容易。
供應商績效考核標準的完善應該以質量、價格、交貨時間和技術作為第一要素,其他方面應該是為這四個方面服務的。而這四個方面重要性也是有差別的,其中質量是第一要素,其次是技術,再次是價格,最后是交貨時間。所以在考核標準上應該以質量為最終追求目標和對象。其他三個方面都是為了突出質量而服務的。除了這四個考核標準外,還有些因素對供應商的績效影響也是比較重要的。比如服務:顧客對產品的投訴能否及時得到反饋及改進、改進的誠意與速度、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等都是供應商服務的方面,而這些對供應商的績效影響也是較大的。再比如供應商的環境,供應商所處的地理位置、供應商的企業文化、供應商的商業信譽等都是環境的重要表現。而這幾方面對供應商在市場上的競爭力都有著不可小覷的作用。
有些企業的供應商績效管理仍然是粗放式的管理模式,供應商的評價比較混亂,另外職責分工也比較模糊,這些對評價供應商績效管理都是有影響的。在供應商選擇上,應該注重建立完善的供應商信息庫。供應商的信息分析對選擇和評價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選擇供應商之前必須做到綜合評價并且保密。另外在現場評審階段,要確保質量保證協議的簽訂,這是對供應商和企業負責的表現。
供應商的績效考核不僅僅牽涉到采購部門,同時需要公司多個部門的共同參與。一方面,對供應商的績效考核在已經準備好供應商的清單和考核計劃同時,應該先與供應商的管理層面進行溝通,制定詳細的考核計劃,以此來考核供應商的整個績效管理,而不是只檢查其中的一個點。供應商的績效考核應該是一個全過程的、涉及面較廣的評價。如果只對其中某時某刻的時間節點進行考核和評價的話,對供應商評價來說是有失偏頗的。
對供應商的績效考核結果應該給予及時的反饋,與供應商進行積極的溝通。一方面要有一個能與供應商進行溝通的正式渠道,通過這條渠道可以及時地反饋對供應商績效考核的結果,同時也能接收來自供應商的反饋和意見,只有這樣才能及時地雙向交流,保證雙方的協同推進。另一方面,必須讓供應商明確績效考核的具體內容,也就是要讓供應商明確績效考核具體是哪些內容,他們是如何被考核的,以及考核結果對他們有什么樣的影響等都必須詳知。供應商明晰績效考核的指標才能積極改進產品供應,同時也才能避免因為公司的問題或過錯而影響對供應商的績效評估[2]。
對取得良好績效結果的供應商應該給予相應程度的績效激勵,這樣才能促進供應商更好地提供產品和服務[3]。激勵的內容可以包括:第一是公司新項目的優先參與權。對一些績效結果優秀的供應商允許新項目的優先參與權是對供應商的很好激勵,既可以確保雙方的長期合作,同時條件相同情況下該供應商再次績效評估優秀的可能性更大,給予優先參與權就極大地節省了遴選其他供應商的成本。第二是更多的采購份額。供應商績效結果的優秀就應該獲得公司更多的采購份額,因為供應商有能力也能保證質量地提供產品和服務,避免了因為選取其他供應商所帶來的成本增加。第三是對供應商進行表彰。對績效結果優秀的供應商給予表彰可以更好地提高供應商的認同感和參與度,有利于維系公司與供應商的良好關系,同時也對供應商更好地提供產品提供了主觀動力。另外對其他供應商也是樹立了一個榜樣,對促進其他供應商提高績效有著積極的影響作用。
對供應商的優勝劣汰是保證供應商績效結果的重要方式。對績效結果優秀的供應商進行激勵非常重要,但是對一些績效結果較差的供應商進行淘汰也非常重要。針對不同的供應商進行分類評估,對一些績效評估較差的供應商應該主動進行淘汰,不再給予新項目,不再進行進一步的合作。此時應同時一定要先提前尋找好能夠替代的供應商以確保公司產品供應的連續性和生產的不間斷性。當然對有些供應商績效較差,但是一時找不到合適的替代供應商,那對這些供應商應該進行整合。
供應商績效管理是管理供應商、保持企業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方面,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工作,必須利用最新的理論來不斷完善和改進供應商績效管理方法以適應市場的發展。同時還應不斷學習國內外先進的供應商績效管理經驗和最新科技,不斷運用到供應商績效管理上來,持續提供企業在供應鏈中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