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雅芝(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消防救援大隊,江西 贛州 341000)
對比傳統的“大化工”,精細化工原材料為大型化工產品,通過不斷深加工,最終得到極少的純度以及質量非常高的精密化工產品,有著極高的附加價值。因精細化工企業大多規模小、經濟效益高,是國家大力發展的化工產業類型。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全國各地的精細化工園區也逐漸發展起來,隨著大量化工企業入駐,由于這些企業的原料和產品均為化工產品,甚至一些屬于易燃易爆物質,園區內的火災危險性不斷增加,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也日益顯現。如何結合精細化工企業自身的特點和園區的實際狀況進行有效的消防安全管理是當前需要關注的重要課題。
四川宜賓恒達科技企業在2018年出現特大爆炸事故,損失非常嚴重。不僅人員有傷亡,而且直接財產損失高達4 000萬元。企業設計前期,產品主要有5-硝基間苯二甲酸、2-(3-磺酰基4-氯苯甲酰)苯甲酸等。深入現場實際調查發現,企業并非生產上述提到的產品,反而是除草劑和醫藥中間體。在實際生產除草劑過程當中,本來應該在反應釜中添加丁酰胺原材料,但工人卻用了氯酸鈉,幾種原材料經過混合,在加熱狀態下出現劇烈反應造成爆炸。同時引發操作間起火,這也是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015年8月31日,東營濱源化學有限公司年產2萬噸改性型膠粘新材料聯產項目二胺車間混二硝基苯裝置試運行過程中,發生爆炸,導致13人身亡。在事故出現的當天,該企業的負責人在不具備相關條件的情況下,強行進行投料,硝化機溫度劇烈變動、難以保證穩定性運行,只能被迫停止,車間負責人沒有按照相關程序進行作業,讓操作員向地面堆放硝化物料,其中有大量的混二硝基苯,引發火災,最終演變為大爆炸。企業其他設備并未就緒,爆炸發生之后,多個施工隊正在施工,工作場所與宿舍都受到了波及,導致傷亡人數較多。
應急管理部針對最近30年7—9月全國危化品安全事故展開過統計,明確指出,期間有18起重特大安全事故,占比超過40%。對事故類型分析發現,其中有16 起火災,占比為88.9%;分析事故所在的行業可以發現,精細化工領域經常會出現安全事故,在全部統計事故中總共有6 起,比例為33.3%。分析事故出現環節可以發現,有9 起源自于生產環節,比例達到一半。分析事故發生原因可以發現,最直接、主要的原因就是實際操作人員違規操作,占比高達55.6%。從統計結果來看,精細化工行業尤其是生產環節是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1]。
這類型園區內所出現的火災事故,與普通化工企業出現的事故有明顯差異。
該領域企業的產品附加值相對比較高,因此其生產、加工等原材料與產品有很高的價值,如果遇到火災,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就有可能引發巨大的經濟損失。很多原材料與產品非常容易爆炸,也具有很強的腐蝕性與毒性,如果出現火災事故或者泄漏,通常會出現爆炸、大面積火災,使得生產被迫停止,各類設施損壞,嚴重時會出現大量的人員傷亡,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2]。
由于精細化工園區內的生產企業通常規模不大,往往一個企業占地面積小,企業與企業間的間距非常小,如果某個廠房出現了火災,在風力、爆炸等因素的影響之下,會在短時間內波及周邊的廠房,導致火情越來越嚴重。
發生火災后,救援的難度非常大,會直接威脅到人員的生命。該行業的火災事故現場通常相對復雜,燃燒隨時可能引發爆炸,爆炸后也可能發生多點火。現場除了火災和爆炸外,還有幾類危險因素:一是有毒氣體,有毒氣體將嚴重威脅到現場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二是腐蝕性危化品,會對救援隊員的皮膚造成灼傷,并對滅火救援裝備、器材造成腐蝕;三是建(構)筑物倒塌,一些廠房、倉庫多為鋼結構,容易發生倒塌,可能造成救援人員的傷亡。
很多工業園區在最開始建設招商時期,只要入駐,企業位置由企業自己挑,這樣就導致不同類型的企業相毗鄰,例如:原料、產品不具備燃燒爆炸性的企業與易燃易爆企業緊靠,甚至會出現交叉現象,園區并沒有整體性的規劃,在消防安全上有很大的隱患。
3.2.1 消防供水不夠可靠
根據相關規范與制度,化工產業園區需要二路供水,為整個園區提供足量的消防水,但很多化工園區在建設之初只是選了一塊較遠較大的空地,并沒有周邊馬路,導致市政供水落后于廠區建設,很多工業園投入使用了,市政用水管網尚未鋪設。有的園區外有市政管網,不過園區內部的環形消防車道與消防給水管網并沒有修建,在遇到火災時,很難提供充足的用水,可能會影響到救援活動的展開。
3.2.2 消防站修建不到位,無法滿足具體需求
現階段,大多數化工園區并沒有修建消防站,有一些設置了園區消防站的,也因人員流動性較大,導致滅火力量不穩定,通常化工園區與消防隊的距離非常遠,在處置火災與救援時難度比較大。
3.3.1 園區內很多企業存在“先建后報”或“建而不報”的現象
消防救援大隊在日常監督檢查中發現,園區內很多企業處于施工階段,或者基建已經完成,但是并未辦理建筑工程消防設計審核或者設計備案,部分企業已經投產,但是沒有進行建設工程消防驗收或者竣工驗收備案。部分企業由于建設用地、建設規劃的手續短缺,無法給出備案的相關材料,導致無法受理,也有企業覺得所有的手續應當由園區來負責辦理,與企業并沒有關聯。
3.3.2 部分企業完成工程驗收與審核后,隨意進行修改
有的企業搭建臨時性建筑,很多原料和產品堆放在廠區的空地上或者兩棟建筑之間的道路兩旁,使得各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較小,達不到相關的標準與規范要求,擅自使用彩鋼板、石膏板在廠區里隔出辦公室,部分企業廠房與倉庫混合應用,或者將倉庫改為廠房,存在巨大的火災隱患。
3.3.3 缺乏高效的消防安全管理
很多企業管理人員以及員工普遍不具備安全意識,在他們看來,根本不會有任何問題,所以經常會出現違規操作。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禁煙區吸煙,私下亂接線路,將大量物品堆放在疏散道路上等,這些行為都是嚴格禁止的。對于員工這些違規行為,管理人員很多時候根本不管,甚至認為這就是常態。此外,精細化工園區大部分是小企業,企業數量多,在遭遇火災爆炸后,很容易對其他企業造成影響,但很少有園區制定全園區的應急預案。
對精細化工園區來說,需要嚴格按照生產流程、企業特征、廠房危險情況等有針對性地合理規劃園區企業[3],盡量保證相互獨立,互不影響。工業園區管理機構在園區建設改造或企業入駐的時候,應該主動邀請住建、應急、消防等各部門聯合檢查,科學合理地布局,確保公共消防設施達標。并且要告知所有入駐企業相應的消防法規與程序,便于相關手續的辦理。
園區建設初期應同時落實消防供水等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盡量保證有兩路供水,一旦出現火災,能夠及時提供消防用水,確保安全。另外,園區應按要求在規劃中就留有消防站用地,在園區公共配套設施建設時,同步建設消防站,以保證后續消防站建設不是一句空話。
4.3.1 打造高素質的消防管理團隊,強化園區及消防安全的巡查與監督力度
園區管理機構和企業兩級要分別進行日常巡查檢查。企業應完善消防檢查制度,派人員針對整個企業展開日常檢查,同時也可與專業的消防技術服務機構簽署協議,定期對消防設施器材進行維護與保養。但是,有些企業為了經濟效益,可能還是會存在亂堆放的問題,園區管理機構應及時制止,對有危險性的物品要集中堆放,委派專門人員進行管理。園區內部的道路,尤其是消防通道,必須規范,遇到緊急情況時能夠暢通無阻,保障第一時間進行救援與滅火。
4.3.2 強化企業從業人員消防安全培訓工作
(1)園區要加強消防宣傳教育工作。園區管理部門可通過消防警示牌或者宣傳欄來進行消防安全知識的宣傳,同時,建立安全月或者消防宣傳日,積極開展各種類型的宣傳活動,例如組織園區內所有企業展開消防安全知識競賽,教育員工樹立良好的消防安全意識,在工作當中保證安全。另外,園區應在各企業對員工進行培訓、演練的基礎上組織全園區企業參加的園區應急疏散演練。
(2)企業要強化對員工的消防安全知識培訓。企業應當有針對性地對各種崗位的員工展開培訓,特別是新入職的員工,使他們能夠了解火災的危害性。同時學會處置,在遭遇火災時,能夠妥善應對,迅速逃生。
精細化工園區的消防安全管理相對復雜,同時責任重大,要關注行業特性,確保園區的規劃與布局科學合理。要提升消防安全管理能力,注重對相關知識的培訓,提前預防火災事故,確保精細化工園區安全生產,遠離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