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 李壽生
(2021 年11月29日)
同志們:
在我國宏觀經濟“十四五”開局之年,在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向強國跨越的偉大新征程中,在全行業深入貫徹學習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鉚足干勁為實現行業年度發展目標而努力的熱情氛圍中,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和中國化工企業管理協會聯合舉辦的“2021中國石油和化工企業500強發布會”今天正式召開了。本來這次大會計劃在美麗的海灣城市大連召開,大連市政府也做了充分的準備,但由于疫情原因,只好改為線上召開。今年的發布是中國化工企業管理協會自發布行業500強企業名單以來,規模最大、層次最多、參與企業最廣的一次盛大發布。今年的發布包括“2021中國石油和化工企業500強”“2021中國石油和化工上市企業500強”“2021中國基礎化學原料制造業百強”“2021中國專用化學產品制造業百強”“2021中國合成材料制造業百強”和“2021中國石油和化工裝備制造業50強”等十二大類型排名,充分展示了自“十三五”以來,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在管理創新和管理提升方面的重大成就和企業蓬勃發展的精神風貌。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召開這次全國石油和化學工業500強發布會具有極其特殊的重要意義。利用這個機會,我想就中國石化行業“十四五”發展環境的全新變化、企業競爭力和創新能力的現狀與差距以及加快提升企業面向未來的戰略創新能力講三個方面的意見。
進入“十四五”以來,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發展的國際環境和國內經濟發展的階段要求都發生了重大而深刻的變化,有許多變化也許將會是永遠的改變。對于我們行業來講,國際發展環境的變化,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
一是2020年春季爆發的新冠病毒大流行引發了現代史上空前的全球危機。有人講這場病毒傳播速度之快、造成的危害之大、防控的難度之高,遠遠超過了100年前西班牙大流感以來的任何一次疫情。毫不夸張地講,全世界乃至我們每個人都因此陷入了幾十年來未曾有過的艱難境地。新冠疫情正在嚴重沖擊世界經濟,使全球社會、地緣政治等多個領域都陷入危險和動蕩之中。面對這場危機,任何行業和企業都無法置身事外。當前全球新冠疫情仍在持續惡化,我們清楚地看到,今天的世界社會分化、公平缺失、合作乏力、全球治理與領導失靈的問題凸顯。新冠疫情還將給我們的未來帶來哪些重大變化,我們都還難以預測。但我們應該盡最大努力,讓疫情對行業發展的影響降到最小。
二是低碳經濟目標的提出對全行業發展提出了全新的挑戰。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中國力爭2030年前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雙碳”目標,這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也是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對全世界作出的莊嚴承諾。相對于發達國家,中國要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無論在時間、空間上,還是在能源結構上都存在著極大的挑戰。目前美國、歐盟、日本等發達國家均已實現了碳達峰,我國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仍將處于快速城鎮化和現代化進程中,僅用10年左右的時間實現碳達峰和30年左右的時間從碳達峰到碳中和,這本身就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是一個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都很大的行業,在“雙碳”目標下,面臨的挑戰更多,綠色發展的責任更大。但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石油和化工行業既是排放的大戶,又是“三廢”治理技術、裝備的主要提供者,更是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的技術專業戶?!半p碳”目標的艱巨任務,對我們石化行業來講,既是挑戰,更是機遇。我們作為世界石油和化學工業大國,不僅有信心有能力打贏這場綠色發展攻堅戰,而且還要努力使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的綠色發展走在整個工業的最前列。
三是創新能力在高端前沿技術快速發展的全新挑戰。世界化學工業始終處于全球顛覆性技術變革的核心地位,我國雖然是一個石油和化學工業大國,但遠遠不是一個石油和化學工業強國。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同世界強國相比,最大的差距就是創新能力的差距,特別是原始創新能力的差距。盡管近年來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創新能力有了很大提升,但我們的創新從根本上講還都是跟隨性的創新,真正原始創新還是鳳毛麟角。從石油和化學工業原始創新的歷史上分析,我們化學工業的原始創新技術幾乎是一個空白。如合成氨技術是德國化學家哈伯發明的,氯堿技術是英國人Davy發明的,純堿技術是比利時人索爾維發明的,尼龍技術是美國杜邦公司華萊士·卡羅瑟斯發明的,碳纖維技術是美國人阿博特發明的,聚氨酯技術是德國科學家在勒沃庫森Farben實驗室發明的。另外,衡量一個國家創新活力的根本標志是企業的創新能力,但全球創新活力最強的企業主要集中在歐美發達國家。據波士頓咨詢公司公布的2015—2020年全球最具創新力50強企業的分布看,美國位居第一,2015年榜上有企業29家,2020年有25家;德國位居第二,2015年有7家,2020年有6家;日本第三,2015年有5家,2020年有3家;中國位居第四,2015年3家,2020年5家;法國位居第五,2015年有2家,2020年0家。從全球最具創新活力50強企業分布來看,美國企業占據全球創新企業的大部分,值得注意的是,近幾年歐洲的創新企業數量不斷增加,尤其是荷蘭和瑞士的企業創新表現十分突出。《2019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2019年創新指數排名前20的國家中,有12個是歐洲國家。其中,瑞士連續9年雄踞榜首,歐盟委員會將荷蘭列為歐洲的創新領導者。荷蘭具有良好的創新商業環境,飛利浦、IBM、瑪氏公司、沙特基礎工業公司、華為和聯合利華等大公司的歐洲研發中心都位于荷蘭。此外,荷蘭還大力推動科學、工業和政府部門之間建立戰略伙伴關系,以此推動國家的創新發展。我國進入2015—2020年“全球最具創新力企業50強”的企業是華為(第6位)、阿里巴巴(第7位)、騰訊(第8位)、小米(第24位)、京東(第31位)。我們化工行業沒有一家企業上榜,化工企業的創新能力亟待提升。
四是中美關系博弈的全新挑戰。我們講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實質上就是中美經濟地位的變化和調整。美國從1945年就進入了世界舞臺的中央,至今已經76年了。對于中國經濟的崛起,美國是絕對不會甘心和示弱的。中美兩個大國的博弈互動,將會直接塑造和影響當今世界的國際體系格局。最近美國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員坎貝爾就中美關系發生全面質變給出了三條“合理性”解釋:第一,因為“中國已經成為美國最大的對手和戰略威脅,21世紀的重頭戲將在亞洲書寫”;第二,就是所謂的“中國與世界打交道的方式和政策正在發生改變”;第三,美國要防止他的地位被中國顛覆。中國經濟的崛起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是任何人無權也是無法阻擋的。所以,中美關系無疑已經進入了全面競爭的時代,這個全面競爭,自然包括“合作、競爭、對抗、沖突”四個方面。中國人不惹事,但也不怕事。中美兩個大國博弈的走向和變化,完全取決于美國的態度和行動。這是一個十分敏感,也存在巨大變數的未來。對于中美關系,我們希望有最好的結果,但更要有最壞的準備。
在“十四五”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發展環境的四大變化中,我認為最重要、也是我們自己能夠把握的,就是要全力加快提升我們行業、特別是以企業為核心的自主創新能力。2018年6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煙臺萬華考察時,聽到企業通過自主創新成為行業領軍者時,高興地說:“回顧你們這個歷程,一路走得很好,雖然是一個艱苦創業之路,但是很成功。之所以取得成功,我的一個體會就是走了自主創新之路。沒有不可能的事情,就要有這么一股勁兒。正像屈原講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希望大家再接再厲,一鼓作氣,一氣呵成,一以貫之,朝著你們既定的目標奮勇直前?!?總書記的親切教導,必將成為鼓舞我們全行業自主創新的強大動力和不竭活力!我們充分認識到,從進入“十四五”開始到未來的十年,將是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由大國向強國跨越的關鍵十年,也是我們行業必須要緊緊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為的關鍵十年。正如劉鶴副總理在最近講話中強調的那樣,“我們經濟發展到這個階段,科技創新既是發展問題,更是生存問題?!睆摹笆奈濉遍_始,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的創新具有三個重大轉變:
一是我們行業未來的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以自主創新為主的新階段。目前我國化學工業已經是世界第一大國,無論是經濟總量,還是產業結構,無論是重大項目建設,還是技術創新能力,都已經成為世界化工大國和跨國公司關注的焦點。不管你承認不承認,世界化工大國和跨國公司都把中國作為主要的競爭對手。2020年,巴斯夫和??松梨诜謩e在中國投資100億歐元和100億美元,建設化工新材料和煉化一體化的獨資項目,為什么要獨資?他們的CEO明確告訴我,因為這些項目中都有一批他們獨創的、首次產業化的技術,為了保密他們必須獨資。所以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未來靠買入高新技術,甚至合作開發高新技術的機會越來越少。技術創新特別是高端前沿技術的創新必須要依靠我們自己,行業的技術創新將進入一個以自主創新為主的新階段。
二是我們行業未來的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面向未來創新的新階段。在向強國跨越的進程中,我們已經清醒地認識到,我們行業的創新已經進入了一個不是如何追趕,而是如何領先于人的新階段。培養面向未來的創新能力,培育面向未來的競爭優勢,將是一個更加艱巨、更加緊迫的任務。因為創造未來比拼命追趕對手更富有挑戰性,成為行業領跑者比拼命追隨者更有意義。在面向未來的發展中,我們面臨著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全新挑戰:新能源的重構正進入“十月懷胎”的重要時刻,新材料的高端突破已經聽到刀光劍影的格斗拼殺,低碳經濟的轉型已經向我們呼嘯而來,綠色發展的新要求正在跨入“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新紀元,精細化工的技術創新已經站在“分子設計”的精準時刻,化工技術的新突破同信息技術的新融合已經進入深度一體化的新階段……,面向未來的創新,要求我們必須要對未來十年行業發展的趨勢,有一個清晰、準確的把握,行業發展戰略的“前大燈”必須要比競爭對手電壓更足、照得更遠,只有這樣我們行業才能走出歷史,邁向未來。
三是我們行業未來的發展,已經進入一個跨界協同創新的新階段。面向未來的創新,特別是高端前沿技術的創新,必須要穿越“死亡之谷”和“達爾文之?!钡娘L險,必須要突破組織、學科、技術和行業的界限,不同領域間的相互合作,交叉應用日益明顯,跨界協同已成為未來創新的一大趨勢。如2014年美國白宮頒布的《材料基因戰略規劃》,公布了9大關鍵材料研究領域的63個重點方向。這9大關鍵材料研究的領域是:(1)人體組織與器官可再生生物活性材料、仿生材料、生物構造材料和生物系統新材料等生物材料;(2)對能源、化工和藥品等產業起關鍵作用的催化劑;(3)樹脂基復合材料;(4)高溫超導材料、自旋電子材料、磁性材料、巨磁阻材料、拓撲絕緣體等關聯電子材料;(5)電子和光子材料;(6)能源材料;(7)輕質結構材料;(8)有機電子材料;(9)聚合物。這9大關鍵材料的領域和組織都是跨界的、協同的,都是有研究機構、大專院校和企業共同參與的。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今后越是高端、越是前沿的創新,就越需要多學科、多部門的協同合作,跨界融合創新已經成為未來世界高端前沿創新的一大新趨勢。
面對“十四五”我們行業發展環境的全新變化,我們全行業必須要充分認識到加速提升創新能力的極端重要性。創新能力必須要在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兩個方面同時發力,協調推進。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兩者同等重要,兩個輪子缺一不可。目前大家對技術創新的重要性認識都很高,但對管理創新的重要性,在認識上還有一定的差距,甚至有些人還有很大的差距。在我們向石油和化工強國跨越的進程中,全行業一定要提高認識,加快提升面向未來的戰略管理創新能力,全面開創管理未來的嶄新局面。
“十三五”以來,我國石油和化工企業的管理創新能力有了顯著提升。這方面的成績,今天發布的500強企業名單就是一個證明?!敦敻弧冯s志剛剛發布的2021年世界500強企業名單和美國《化學與工程新聞》發布的2021年全球化工50強企業名單則是又一個證明。在2015年世界500強企業名單中,中國能源和化工企業有13家,2021年進入世界500強的中國能源和化工企業增加到16家,比2015年增加了3家,而且中國企業的排名都有大幅度提升。如中海油由2015年的第72位上升到2021年的64位,陜西延長石油由380位上升到265位,陜西煤業化工由416位上升到273位,恒力石化則由上一年的118位上升到107位,盛虹控股首次進入世界500強第455位。在2021年全球化工50強中,中國化工企業有7家上榜,比上一年增加1家。中石化位居亞軍,臺塑集團(第6名)、中石油(第13名)、恒力石化(第15名)、先正達(第26名)、萬華化學(第29名)、榮盛石化(第42名)榜上有名。從全球化工企業50強營業額來看,中國企業達到1437億美元,位居全球首位,其次是美國企業,營業額是1427億美元。營業額超過1000億美元的國家有4個,分別是中國、美國、德國和日本。在全球化工企業50強中,巴斯夫公司位居第一,2020年化學品銷售額為674.9億美元,最后一名是科迪華公司,化學品銷售額是64.61億美元。
我們在看到中國石油和化工企業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同時,也清醒地認識到,我們行業的管理水平,特別是企業管理的創新能力,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明顯的差距,與石油和化學工業強國的標準還有不小的距離。目前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企業管理的差距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戰略管理薄弱。戰略是企業對未來的選擇。一個企業只有知道自己要去哪里,才有可能盡快到達目的地。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就已經開步走的企業,旅途一定會充滿盲目性和危險性。幾乎所有的世界一流企業,都有自己超前的企業戰略,特別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今天,面向未來的戰略管理至關重要。恰恰在這一點上,我們不少企業的戰略管理十分薄弱,他們在市場發展中始終沒有找到最適合自己優勢的市場定位,目前還沒有找到最有市場競爭力的差異化產品和技術,在混沌迷茫中盲目發展,在低端市場上被動徘徊。在我們今年發布的中國石油和化工企業500強榜單中,就有近100家老企業消失了。如此大規模的淘汰率,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這些企業基本沒有戰略管理,不能預測未來。不能明確未來的企業,就不可能成長為“百年老店”。
二是創新能力滯后。創新是企業取得市場競爭優勢的核心能力。企業的競爭優勢主要來源于技術創新的優勢,只有與眾不同的產品,才能在市場上取得不同凡響的業績?,F在我們不少企業不僅原始創新能力缺失,就連跟隨性創新能力也嚴重不足,你會干的,我也會干;你不會干的,我也不會干。這樣的企業無論再流血流汗、埋頭苦干,都不可能贏得市場的競爭優勢。實踐告訴我們,在市場競爭中表現出色的企業,無一例外都是創新能力強的企業。沒有自主創新能力的企業,沒有占據行業制高點核心技術的企業,是不可能有生存能力的,更不可能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一流企業。
三是經濟效率低下。經濟效率是經濟效益的基礎。企業管理的競爭力最終一定是要落腳在經濟效益上的。經濟效益低下這是我們行業一個帶有根本性的差距。據2020年進入世界500強的中國化工企業與世界500強公司橫向比較,中國大陸企業的平均銷售利潤只有5.4%,而美國的企業為10.5%;中國大陸企業平均年凈資產收益率為9.8%,而美國的企業則為17%。中國石化行業企業人均收入最高的是中海油為118.0萬美元,而殼牌則為424.2萬美元,埃克森美孚為353.7萬美元。人均利潤中國最高的也是中海油為7.6萬美元,而殼牌和??松梨诙际?9.1萬美元。我們行業好的企業都差距如此之大,其他企業的差距就可想而知了。
四是風險管控能力差距很大。風險管控能力是石油和化工企業管理水平的綜合體現,也是石油和化工企業社會責任的根本擔當。風險管理包括安全風險、環保風險、技術風險、裝備風險、投資風險、并購風險和自然災害風險等,從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風險管理是在企業基礎管理之上的綜合協調管理,是在企業健全的應急管理之上的嚴格執行力管理。在石油和化工企業所有的風險管理中,安全環保風險是首當其沖的最大風險。據統計僅2019年全國就發生化工事故164起、死亡274人。在“3·21”江蘇響水嘉宜化工公司特別重大爆炸事故中就造成78人死亡、76人重傷、640人住院治療,直接經濟損失19億元。分析企業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80%以上的事故都是違章指揮、違章作業和設備隱患未能及時發現,90%以上的事故都是發生在班組。如果不從根本上嚴格制度管理,不從根本上扭轉安全事故多發頻發的勢頭,我們行業的安全管理、可持續發展和社會形象就無法從根本上改變,全行業風險管控能力也無法從整體上迅速提高。
以上四大差距直截了當地告訴我們,在我國宏觀經濟進入新階段的轉折時刻,在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向強國跨越的重要節點,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的企業管理提升,提別是面向未來的戰略創新管理提升,刻不容緩、不容懈怠,必須全面加強,整體提速。
“創新”將會是很長一段時期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旋律。“面向未來的戰略管理創新”,將會是很長一段時期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高質量發展的主基調。無論是“創新”,還是“面向未來的戰略管理創新”,主體都應該是企業。任何一個企業要想發展,要想取得市場競爭的優勢,就必須有創新的實際行動。而企業的創新一定要由企業家來引領,讓有能力、有智慧、有膽量的企業家成為企業創新的靈魂,而這一點恰恰是我們今天應該解決的最迫切最核心的關鍵問題。如果企業沒有成為行業、國家創新的主體,那么創新型企業、創新型國家則無從談起??v觀當今的世界經濟,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國家與國家的競爭,主要體現在代表國家水平的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從一定意義上講,企業的競爭能力就代表著行業和國家的競爭能力,企業的競爭水平就代表著行業和國家的競爭水平。全面提升企業面向未來的戰略創新能力,充分發揮企業家在企業創新中的引領作用,這就是我們行業的時代之問!
發達國家都把培育企業創新能力作為國家的戰略重點。在波士頓咨詢公司發布的“2015—2020全球最具創新力企業50強”名單中,美國就占據25家,德國占據6家。2015—2020年,每年都登上全球最具創新力企業50強榜單的企業有18家,其中美國占據13家,美國的蘋果、Alphabet/谷歌、亞馬遜、微軟等企業創新能力穩定處于全球前10位。在2021全球化工50強企業榜單中,美國入選企業有10家,日本企業有8家,德國企業有5家。這些都充分說明,未來企業之間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更加全面、更加凸顯創新水平。
在“十四五”發展的新時期,在面向未來的管理創新中,我們行業的每一個企業,每一個企業的戰略決策者,一定要認認真真抓好三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就是要牢牢把握今天,精準預測未來。誰不能預測未來,誰就沒有未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少企業都十分關注今天,也十分滿足現實,但對未來沒有太多的思考,更沒有超前的戰略準備。這樣的企業,很難做到高質量發展,更難成為“百年老店”。我們的企業要想把握今天,面向未來,企業管理者必須靜下心來,認真回答“今天”和“未來”兩組“戰略之問”:
今天之問
今天,服務于哪些顧客?
今天,通過哪些渠道與顧客建立聯系?
今天,競爭對手是誰?
今天,競爭力立足于什么?
今天,利潤從哪里來?
制造能力是制造活動執行狀況的體現,在企業制造過程中,一個制造活動集合體現了該制造活動執行的制造能力,一個制造活動集合驅動的制造能力可以描述為
今天,哪些技術和能力使你不可替代?
今天,參與哪些終端市場?
未來(5—10年)之問
未來,服務于哪些顧客?
未來,通過哪些渠道與顧客建立聯系?
未來,競爭對手是誰?
未來,競爭力立足于什么?
未來,利潤從哪里來?
未來,哪些技術和能力使你不可替代?
未來,參與哪些終端市場?
對這兩組“戰略之問”,我希望每一個企業的管理者都要以自我診斷的方式進行認真的回答。如果管理者對“未來之問”這組問題不能作出恰當的、詳盡的回答,或者雖然他們有答案,但與“今天之問”這組答案大同小異,那么他們的企業就不可能成為面向未來的企業,更不可能成為未來市場上的領先者。市場上的領先者絕不會是一成不變的,今天市場上的領先者,并不等于明天市場上的領先者。面向未來的企業,不僅需要想象未來,而且還要構建未來,率先建立面向未來的核心競爭力。哲學家黑格爾說過:“一個有希望的民族,必須要有一批仰望星空的人”。面向未來的這批企業,就是我們行業仰望星空的人。
第二件大事,就是要牢牢把握企業面向未來的五大績效指標。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最終考核企業的是過硬的績效指標。在面向未來的企業發展中,有五大指標直接衡量和檢驗企業的運行方向和運行績效。這五大指標:
第一個指標是“市場銷售額”。這個指標反映的是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有人講,市場銷售額只反映企業的“大”,并不反映企業的“強”。但企業管理的專家告訴我,“大”不一定強,但“不大”肯定“不強”。所以,世界500強評選選擇的指標就是市場銷售額。這個指標直接反映了企業產品在相同產品中的市場競爭力;也反映了企業產品受顧客和市場的歡迎程度。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考核指標。
第二個指標是“創新”能力。這個指標主要反映企業創新預測規劃能力、創新資源的組織協調能力和創新成果的應用轉化能力。一個公司在創新能力方面的急劇、持續下滑,是最為可靠即將衰落的早期預警。同樣創新周期變長,創新成果變少,創新失敗比例上升,都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創新投入、創新周期、創新成果在面向未來的發展中,是一個帶有根本性的標志。只有創新,才有可能贏得市場競爭優勢,才有可能搶先抵達未來。搶先抵達未來的企業,可以帶來相當大的回報,可能會在某一特定新產品中建立壟斷的市場優勢。創新能力將會是企業參與競爭、塑造未來最重要的能力。
第三個指標是“生產效率”。馬克思講,社會主義之所以能夠戰勝資本主義,是因為社會主義可以創造比資本主義高得多的勞動生產率。勞動生產率這個指標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既反映了生產力的先進程度,又反映了生產關系的先進水平。生產效率這個指標,它把所有生產要素投入—包括資金、原材料、人力一一與它們所產生的“增加值”聯系了起來,增加值就是商品或服務的總價值減去所有購買外部原料、零部件或服務的費用。就單個企業而言,生產效率高的企業注定會取得市場競爭的優勢。企業管理比拼的最終落腳點,一定都會體現在生產效率上。
第四個指標是“資產流動性和現金流”。這是一個人們熟知的常識,即便一個企業沒有利潤,但只要它有足夠的現金流,也可以長時間的經營下去,相反就完全不行了。我們周圍就有很多企業—并不都是小企業—不得不放棄盈利前景良好的發展機會,因為他們缺乏現金。事實上,資產流動性是比利潤短缺更具破壞力的一種表現。在利潤短缺時,企業通常會出售或砍掉利潤最薄的和過時的業務或產品。但在資產流動性不足時,公司通常會出售利潤最大或是最有前途的業務或產品,因為這樣會在最短的時間內帶來最多的現金?,F金流是一個企業生死存亡的“生命線”。
第五個指標是公司的“盈利能力”。一個公司的盈利能力是高于還是低于行業平均利潤率,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指標。盈利能力體現了一個公司利用資源創造利潤的能力。我們關注的盈利能力,不是某一個年份或某一段時間的利潤多少,而是關注企業的長期盈利能力。這個長期盈利能力一般是以36個月為會計周期的營運利潤。我們通常會從三個方面分析企業盈利能力的變動趨勢:(1)資本成本;(2)新項目、新產品和新服務(它們會使盈利能力上升還是下降?);(3)盈利能力的質量和構成。對一個企業來講,我們往往十分關注企業利潤率的變化,這是企業盈利質量的關鍵指標。
這五大績效指標,是衡量一個企業運營質量和發展潛力最重要的數量考核指標,也是一個企業在成千上萬個市場主體中所處地位的一個最重要的尺度。是否是一個面向未來的企業,一切都要由數據來說話,一切都要讓市場來評價。
第三件大事,就是要為用戶提供令人感動的市場服務。在瞬息萬變的市場變化中,在成千上萬個產品的激烈競爭中,要讓用戶記住你的公司,愛上你的產品,必須要靠產品的質量和特色,還必須要靠你的市場服務。在面向未來的競爭中,這種服務就是你的軟實力,也是培養用戶忠誠度的一種硬功夫。用戶服務的范圍很廣,方式很多,可以有產品的售前服務、售后服務,可以有企業的定制服務,還可以有企業的形象服務等,在眾多的市場服務中,最令我感動的是20世紀70年代孟山都公司的行業形象服務。
在1970年代的美國,全國上下都帶著一種對化工產品非理性的抵觸情緒,1976年9月4日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晚間新聞發表一段評論:人們幾乎一致認為,如今發生重大化學事故的概率遠遠大于核事故。還有一家聲望很高的輿論調查機構發表評論說:“化工行業被認為是造成人類多種健康問題的罪魁禍首”。面對這些輿論,孟山都決定為化工產品辯護,告訴公眾化工產品的益處與風險。“離開化學物質,生命本身無法存在”這是孟山都宣傳的主題。第一則廣告如下:
有人認為凡是“化學的”都是有害的,凡是“天然的”都是好的。然而,天然本身就是化學過程。
植物通過一種叫光合作用的化學過程產生我們所需要的氧氣。人們呼吸時,身體通過血液中的一種化學反應吸收這些氧氣。
生命就是化學過程。像孟山都這樣的公司,就是用化學品幫助人們提高生活質量。
化學品能夠延長壽命。佝僂病曾經是一種常見的兒童病,直到牛奶等食物中添加了一種叫維生素D的化學品,該病的發病率才明顯降低。
然而,無論何時、何地,沒有一種化學品是絕對安全的,不管是天然的化學品也好,還是人工合成的也罷。真正的挑戰在于如何正確使用化學品,從而創造更有意義的生活。
為什么是孟山都?因為孟山都認為這是為全行業說話,是建立行業領導地位的大好機會。這個關于“生命化學真相”的宣傳活動,取得了巨大成功,孟山都功不可沒。1977年一項全美調查顯示,在短短的兩年時間內,公眾對化工行業的支持率從36%上升到42%。就連《紐約時報》也開始改變態度。對于孟山都之舉的最高褒獎來自1979年《商業周刊》發表的一篇文章,題目叫做“凈化了化工產品的形象”。那年,孟山都在形象塑造方面花費了450萬美元,并且此后每年投入費用都不低于這個數字?!渡虡I周刊》也注意到,“在孟山都的帶動下,杜邦公司隨后也投入400萬美元用于公司形象宣傳?!睆拿仙蕉嫉膶嵺`中,我們可以深刻認識到,只要用科學打動顧客,我們就會為企業、為行業爭取到更好的發展環境!像這樣的市場服務,我們行業不僅要堅持、弘揚,而且在新形勢下,還要繼續拓展、改善和提升!
同志們,百年大道波瀾壯闊。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是一次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的大會,對我們進一步深刻理解我國國情、明確我國發展宏偉目標、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具有重要的指引和啟示意義。一百年來的實踐也充分證明,創新發展始終是我國經濟最強勁、最持久的不竭動力。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給我們全行業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更加艱巨、更加復雜、更加偉大的創新發展任務。我們相信,這次會議一定會成為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面向未來管理創新發展的一個新的起點,一個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協調發展的新局面,一個創新型企業蓬勃成長的新浪潮,一定會像渤海灣的潮頭浩浩蕩蕩、迎面而來!
最后,預祝本次大會圓滿成功!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