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導讀
LED照明技術創新和智能健康應用
郭偉玲(1-A)
計量與測試研究新進展
劉慧(2-A)
交通運輸照明研究進展
林燕丹(3-Ⅰ)
體育照明新進展
李炳華(4-Ⅰ)
LED農業光照研究與產業融合發展
徐志剛(5-Ⅰ)
健康照明研究與應用新進展
戴奇(6-Ⅰ)
專家聚焦
2019年中國照明行業熱點聚焦
高飛(1-B)
UV LED紫外線殺菌效果的評估
方方,林凱旋,呂善斌,徐婷婷,羅煜輝,梁為慶,鄔晶,羅小亮,陳嘉敏(1-C)
漫談紫外輻射殺菌
張保洲(2-B)
紫外消毒技術與紫外光源發展趨勢
薛斌,閆建昌,王軍喜,曾一平,李晉閩(2-C)
全球重構下的光與照明:熱點與趨勢、變革與對策
郝洛西(6-Ⅱ)
本刊特邀
氮化物紫外LED研究與應用
薛斌,王軍喜,曾一平,李晉閩,閆建昌(1-1)
GaN基LED能效的研究進展
李夢梅,胡小玲,郭偉玲(1-8)
環境溫度和驅動電流對LED的峰值波長的影響
劉旭文,林上飛,劉木清(1-16)
基于電流和雙高斯模型的RGB LED光譜仿真與研究
蔣 騰,卓寧澤,謝琳艷,劉曉峰,王海波(1-22)
不同摩爾比的CsPbBr3鈣鈦礦量子點微晶發光性能
柏皓文, 吳 江, 楊 陽, 曹冠英, 張彥杰, 鄒念育(1-27)
LED峰值波長對多光譜組合白光色參數的影響
楊 華,楊宇銘,李 燕,鄭懷文,伊曉燕,王軍喜,李晉閩(1-31)
發光媒體界面對產婦負面情緒的干預效應研究
葛 凱,郝洛西(6-1)
空間視亮度模型和實驗評價量化方法
胡治國,戴 奇 (6-9)
節律刺激值和相對色溫對警覺性的影響
劉 余,周志賢,羅 明(6-21)
老年照料設施中的老年人眼部曝光規律——以北京長友養老院為例
唐 博,張 昕(6-26)
VDT辦公室照明影響員工績效的研究動態
高立蕾,嚴永紅(6-32)
光療對控制雙相障礙類疾病的療效研究
周思聰,周 莉,林燕丹(6-41)
計量與測試
紫外輻射消毒中UVC輻射照度的測量與溯源
代彩紅,王彥飛,吳志峰,李玲,賀書芳(2-1)
紫外LED與計量技術
劉慧,趙偉強,閆勁云,蘇穎(2-6)
基于可調諧OPO激光器的光度探頭定標技術
趙偉強,劉慧,閆勁云,蘇穎(2-11)
廣告標識、LED顯示屏和媒體立面干擾光測量方法探究
馬曄,李鐵楠,徐華(2-15)
材料漫反射比測量研究綜述
馬宇軒,馮國進,孫若端,甘海勇,鄭春弟,吳厚平,張巧香,劉子龍(2-20)
室內空間LED照明藍光輻射分布的測量與計算
楊春宇,何偉,梁樹英,張青文(2-24)
面向光環境亮度測量的彩色成像系統光度定標方法
尚穎英,朱川川,謝蓄芬,廖寧放,梁靜,鄒念育(2-28)
不同背景亮度和色溫下垂直照度與辨識度關系的實驗研究
張濱,張武廣,高雅春,張恭銘(2-33)
視覺與顏色
不同照明條件下FM-100色相棋實驗顏色辨別力量化有效性驗證
劉穎,饒連江,鐘曉鷺,黃政,龔漢文,劉強(2-38)
城市照明色彩管控引導方法探究
戎海燕,溫寧,馬越(2-45)
緩解道路閃光燈導致的視覺失能現象的實驗研究
李瑋晟,楊松柏,陳神飛,張兵,李田茵,杜媛媛,趙海天,余劍青(2-49)
20°周邊視場光譜光視效率的實驗研究
紀雅婧,李文宜,管彩霞,沈海平(2-53)
基于視覺工效的飛機內部泛光照明標準優化研究
張燕雯,張泉清,曾慶兵(2-59)
客機駕駛艙復雜光環境下不舒適眩光評價方法與預測模型
李健,楊彪(2-63)
VDT閱讀照明環境視覺舒適性研究
張敬怡,吳雨婷,王立雄,馮子龍,紀增華,于娟(2-68)
交通運輸照明
港珠澳大橋照明工程中的LED照明技術
杜金,周士康,陳春根,何孝亮(3-1)
路燈、智能路燈和多功能路燈的標準進展
莊曉波,黃峰(3-8)
基于城市照明迭代升級下智慧城市產業生態體系的構建
臧鋒,顧磊明,王鵬展,黃李奔(3-14)
城市地下道路照明設計指標研究
楊翠,趙軼,胡國輝,余波,王少飛(3-18)
天津市人行道照明現狀調查研究
楊宇彤,張明宇,李雙旭,袁策,劉繼凱(3-23)
模擬霧環境下目標圖像清晰度研究
崔剛剛,徐安恬,周小麗(3-31)
道路隧道照明眩光評價
王超,馬非,劉鵬,夏楊于雨(3-38)
道路智能照明動態模型研究及其應用
劉暢,付保川,吳征天,許馨尹,李淑嫻(3-44)
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系統的鐵路客站智能照明系統
程清波,沈海燕,劉家濤,姚劍(3-50)
西成高鐵緊急救援站照明及其控制方式的設計
劉廣軍(3-54)
道路照明系統的接地型式及低壓配電保護
郭燕萍,陳元桂(3-58)
汽車照明
車燈熱設計中固態照明精細化結構建模研究
孔祥瑞,李茹,孟慶恩,尹麗偉,肖洪(3-63)
自適應遠光照明均勻性的解決方案
郭壯柱,楊志,龐宏力,郭青杰(3-70)
車載語音交互氛圍燈的設計與實現
李鋼,薛蔚平,劉健,豐建芬,吳杰(3-76)
一種可變軌發光的汽車室內閱讀燈的設計
鄭志磊(3-80)
一種同步整流的LED車燈驅動電源及其電磁兼容實驗
殷紅燁,朱熀秋,韋智薈(3-85)
熱界面材料對LED車燈結溫的影響
宋穎超,賀敬良,何志祝,陳勇(3-90)
體育照明
冬季奧運會場地照明要點總覽與淺析
李炳華,常 昊,王 成,朱心月,岳云濤(4-1)
2022年杭州亞運會主要體育場館照明設計
王 猛,劉 軒,李海正,朱亞明,李炳華(4-8)
國家速滑館“冰絲帶”場地照明設計與研究
申 偉,孫成群,朱 悅(4-18)
橫濱國際體育場照明系統改造工程
朱曉勇,楊 波,于莎莎(4-24)
體育場館應急照明設計探討
徐 華(4-30)
基于PSO-SVM的體育場館照明計算與優化
李炳華,常 昊,王 成,朱心月,岳云濤(4-33)
軍校體育訓練場館LED照明應用研究
吳文龍,于德新,許才雄(4-40)
健康照明
基于真實環境下的中小學教室光環境現狀調查
許 楠,霍曉蕊(4-45)
窗簾對中小學教室光環境的影響
劉 凱,曹 帆,程 敏,賀曉陽,魏子航,王兆文,松下信夫,貝羅姆,鄒念育(4-52)
不舒適眩光評價的視覺適應研究綜述
王書曉,王立雄(4-59)
大型水面艦船工作艙室光環境設計中的眩光評價
周曉易,周拓陽,鄧 野(4-65)
動車組客室燈具設置對眩光的影響
李彥潔,方衛寧,沈 鵬(4-74)
上海地區建筑玻璃幕墻反射眩光特征研究
鄭耿濤(4-81)
文旅照明眩光的特點及其控制技術
錢宗明(4-88)
符合自然光周期的動態照明對心理健康和認知表現的影響研究
孫玉卿,高美鳳,楊 彪(6-48)
不同色溫照明環境下VDT與紙質閱讀視疲勞對比
韓則陽,蘇曉明,郝占國(6-56)
基于視覺與非視覺效應的教室采光多目標優化
陳啟寧,吳 蔚(6-61)
建筑空間及照明參數對視覺敏銳度的影響研究
黨 睿,高子昂,劉夢柳,劉 剛(6-69)
教室不同位置的UGR測試與仿真分析
錢 承,程 敏,陳建秋(6-75)
教室健康照明設計的研究與應用
阮 程,黃耀偉,張 鑫,汪 洋(6-81)
室內光環境與人體肢體動作的數值關系研究
王智德,袁景玉,張 楚,劉曉健(6-85)
光景學中的健康元素——天然光環境的健康作用
邊 宇,劉 璐,馬 源(6-89)
大連和米蘭典型商業區夜間光污染影響的對比分析
劉 鳴,楊鑫鑫,劉郁川(6-94)
一種研究光干擾下鳥類行為特征的實驗平臺設計
劉 剛,陳曉超,任卓菲,韓 臻,陳雨祺,劉芳博(6-102)
建筑照明
教室黑板燈的眩光影響分析
張怡妮,賀曉陽,鄒念育,程敏,何啟鵬(3-140)
教室光環境評價方法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
華利生,胡錫兵,楊華利,陳功(3-145)
廣西地區雙側采光教室的動態采光評價
盧珍,黃險峰,李聰敏(3-151)
教室光環境對學生情緒的影響研究
李偉, 嚴永紅(3-157)
建筑與燈光的一體化技術
張振,張屹,葉謀杰,胡國霞(3-165)
基于外立面特征的現代辦公建筑照明設計——以北京華能大廈照明設計為例
馮天成(3-171)
體育照明發展趨勢——從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到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
姚夢明(3-176)
半導體照明技術與應用
氧化物薄膜抑制量子點的光衰性能
何思宇,劉遠海,蔣福春,張 旺,柴廣躍,劉 文(1-36)
基于熱管風冷的大功率UV-LED固化燈散熱研究
王 勻,俞 樂,涂文斌,許楨英(1-40)
LED散熱用鏡面鋁不同表面處理的性能
杜元寶,張耀華,蔡曉寧,劉永福(1-47)
環境溫度濕度對LED燈具材料尺寸的影響
曾天賜(1-53)
基于室內平面照明燈具的防眩光設計
李江龍,黃 蘭(1-59)
基于深度學習的LED車載語音交互氛圍燈設計
費孝峰,樊嘉杰,鄧 亮,劉 健,邢 文(1-64)
LED全反射透鏡計算新方法
周士康,杜 金,陳春根(1-70)
大功率LED均勻線光源光學系統設計
燕宇翔,蘆 宇,張祥祥(1-77)
大功率LED燈在體育建筑照明中的應用
黃日帶(1-83)
LED關鍵參數及其檢測技術
紫外LED應用于消毒領域的理論基礎和潛力
張連峰,宋葉葉,張金松,張慶珮,童張法(2-75)
基于復合拋物面反光杯和菲涅爾透鏡組合的洗墻燈LED條形光斑設計優化
王勇恒(2-85)
LED器件點膠和噴涂工藝膠面溫度研究
杜元寶,張耀華,蔡曉寧,劉永福(2-90)
LED燈具在不同環境中的溫升特性研究
胡李敏,徐明仲,吳彬青,汪章婉,張雷,夏譽,洪梅娟,韓燕華,茹斌,余岳陽,舒勇(2-94)
智能LED燈具可靠性測試與評價方案探討
李林先,徐紅梅,白金鵬,周葉杰西,金立江,陳琪,陸佳杰(2-98)
LED植物照明燈具的安全和性能測試要求
孔強強,宋慶軍,王美霞,譚晨,王慶民(2-102)
不同配光設計的LED黑板燈照明對老師產生的眩光分析
程敏,俞浙銘,陳國秋(2-106)
PC透鏡紫外老化對道路照明效果的影響
李江山,宋潔瓊,莊曉波(2-111)
基于Boost拓撲獨立光伏LED路燈高效率驅動電路設計
章建軍,徐代升,趙銘杰,張宏怡(3-95)
嵌埋陶瓷基板的白光LED散熱問題
秦典成,趙永新,陳愛兵(3-103)
大功率LED器件與散熱器金屬化焊接研究
杜元寶,張耀華,柯強,劉永福(3-108)
電致發光屏的低損耗開關電源驅動技術研究
猶元彬,何志毅(3-112)
一種高色溫白光OLED及其顏色新特性研究
鐘浩,朱騰飛(3-115)
溫升測試的數據自動化采集和處理技術
李錦,王樂(3-118)
光學成像通信研究現狀與展望
韓思齊,侯春寧,賈俊連,遲楠(3-123)
我國照明標準的改革與國際化
張德保(3-134)
北京市“十三五”時期綠色照明工程實施效益分析與評價
于 珊(5-58)
通用照明白光LED器件光譜節律刺激效應分析
蔡連章,張國芳,潘利兵(5-63)
空間結構對LED燈絲燈光學性能的影響
黎豐橋,陳 仁,黃家旋,黃付果,鄧婷婷,劉智權,陀子望(5-67)
基于響應面分析法的LED導熱塑料散熱器的結構設計與優化
劉維茜,白建波,李 茹,陶云坤(5-75)
在藍寶石圖形襯底上外延高性能LED
喬 良,楊海艷,張詩娟,陸 羽(5-82)
照明領域液體透鏡專利布局及進化路徑研究
張 欣,李敏嫦(5-85)
基于LT3591的鉆孔成像儀探頭光源設計與應用
王 博(5-95)
照明光源對服裝色彩影響的實驗研究
翁 季,曹 馨,黃香琳(5-99)
《直流照明系統技術規程》技術要點解析
趙建平,高雅春,陳 琪,張 濱(5-107)
歐盟光源和獨立控制裝置生態設計法規及光源能效標識法規簡介
李江山,高歡忠,姜麗麗(5-112)
高校教室LED照明效果與不同場景光環境需求研究
王 賀,薛 鵬,梁青璇,趙夢靜,趙一凡(6-106)
LED防撞燈光學系統的理論計算與仿真分析
汪雪玲,冶 振,馬軍祥(6-113)
LED健康照明的節能調光策略
鄭錦澤,周湘艷,周曉明(6-118)
采前光照節律對LED紅藍光下水培生菜生長及營養元素吸收的影響
邵明杰,劉文科,周成波,王 奇,李寶石(6-126)
球面LED陣列的光斑傳輸特性
劉 沁(6-131)
隧道LED照明設計與節能研究
謝曉琳,陳 仁,何 敏,陳國杰,陳澤畑,周蘭君,陳秋娥(6-137)
采光與照明
多媒體教室天然采光眩光累積計量與比較
袁景玉,張志濤,任全,崔苗苗(2-118)
天然采光模擬誤差分析
吳術孔,張宇寧,儲海龍(2-125)
參考天空分類方法研究綜述
何滎,米若祎,吳靜,張昕爍(2-132)
計算機天然采光模擬插件在樹木遮擋空間的應用研究
吳蔚,湯晉(2-138)
利用TracePro模擬分析導光管的傳輸效率
吳新汶,王春苑,歐陽金龍(2-145)
一種新的智能照明動態模型研究
李淑嫻,付保川,許馨尹,吳征天(2-151)
光纖端頭涂覆層處理技術對出光效果的影響
張龍,劉穎,史玲娜,劉貞毅(2-156)
智能照明
《智能照明控制系統技術規程》標準解析
趙建平,林若慈,高雅春(1-93)
數字可尋址照明接口DALI-1與DALI-2的對比分析
趙柱博,張 波,莊曉波(1-97)
基于駕駛員眼動特征的無極調光智能控制技術的安全性
劉 穎,張 龍,史玲娜,劉貞毅(1-108)
高速公路隧道按需照明的節能控制
王希良,李曉寒,韓美玲,別楚瀟,王亞楠(1-113)
火車站智能照明控制系統開發及工程應用
劉家濤(1-119)
智慧照明設計中用戶感性意象分析模型研究
常 瑜,潘 剛,張明宇,徐 凱(1-125)
ZigBee智控電源在山東沂源縣路燈改造項目中的應用
溫軍燕,劉海浪,崔學玲,李小亞(1-131)
新基建時代路燈智能機器人平臺體系的構建與應用
臧 鋒,顧磊明,王鵬展(5-120)
智慧照明應用在智慧城市中的作用
張宏征,吳雨婷,馮子龍,王立雄,于 娟(5-125)
基于物聯網技術的城市景觀照明智能控制系統及其應用——以上海虹口北外灘景觀照明提升項目為例
周 娜,李軍云,楊 贇(5-131)
基于NB-IoT技術的智慧道路照明系統優化
鄧碧波,金 珠,王 俊(5-137)
基于NB-IoT的智慧照明系統在南昌的應用案例
李 澄,高 偉,張 冬,阮 軍,余 湛(5-142)
DMX512協議在城市景觀照明控制系統中的應用進展
張 弛,李雪峰,周洪源,占義爐,戴 彬,王 剛,吳建中,成小雷(6-144)
舞臺多燈多目標自動跟蹤系統的研究與設計
蔣偉楷(6-151)
基于瞳孔定位的眼底相機照明控制技術
趙寶彬,劉雨晴,郝如龍,葛愛明(6-158)
基于交通技術監控成像補光裝置的眩光控制方法
黃 磊,馬靜潔,曹 明,鄭嘉麒(6-164)
基于GPRS的城市照明智能監控管理系統
劉 華(6-171)
照明工程設計與研究
重慶山城景觀照明規劃研究與實踐
彭瑤玲,董海峰,鄧 毅,張妹凝,賈 力,郭瓊霜(1-136)
宜春市宜陽新區政務區照明規劃設計
李 靜,李訓智,胡韻萩(1-145)
再論建筑化照明——關于室內建筑照明進一步有機結合的建議
吳雨婷,王立雄,于 娟,楊興棕(1-151)
引入參照基準的使用后評價方法及其在照明改造工程中的應用
趙晨凱,劉瑞靈,姜天宇,唐笑涵,楊 彪(1-158)
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游泳館競賽場地照明指標研究
孫 晴,王德煒(1-164)
錦城大道地鐵站公共區藝術造型照明方案
劉廣軍(1-172)
老年人電腦VDT使用現狀及照明要求調研分析
黃海靜,韓 璐(1-176)
虛擬現實技術應用于光環境可視化研究的前沿動態
陳堯東,支錦亦,向澤銳,李 然,杜 軍,吳永萌(1-184)
關于構建光健康理論體系的研究
吳育林,魏 彬,林 慶,梁 明,朱錦雄,王小鋒(1-192)
智慧城市時代的城市照明規劃研究
李 農,丁一凡(4-94)
兼容方艙醫院功能的高大空間照明策略
張 昕 ,洪莉淑,郝心怡(4-98)
地下車庫LED照明節能設計分析
楊畢生(4-105)
2003—2018年國內建筑室內照明研究特征與趨勢——基于Citespace的可視化分析
馬秀峰,馬俊榕,王立雄,于 娟(4-110)
山地城市居住區室外夜間光環境調研與策略優化——以重慶市主城區為例
劉思遙,許景峰(4-115)
“形”與“勢”在夜景上的應用——以楊浦大橋夜景燈光設計為例
汪幼江, 劉庭風(4-121)
藝術美、人文美、生態美——對重慶兩江四岸夜景景觀提檔升質的思考
周 波,謝懷建(4-125)
基于“生長”理念的南京明城墻景觀照明設計
文 靜(4-130)
景觀照明美學初探
李 競(4-135)
上海博物館“熠熠千年:中國貨幣史中的白銀”展廳光環境調研報告
林 怡,曾憲憲,陸文虎,袁啟明(5-146)
月球建筑宜居性光環境與照明設計的前瞻性研究
張冠華,譚 柯,楊 彪(5-157)
“南海一號”古沉船考古照明設計研究
孫 晴,李明海 (5-164)
虛擬現實技術在照明設計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李曉慶,張國峰,汪 江(5-168)
關于通過投影秀設計展現城市特色的幾點思考——南京中華門景區投影秀工程回溯
陳 荃(5-172)
負荷電能矩法在照明電氣節能設計中的應用
王 凱(5-176)
農業光照
人工光植物工廠特殊光照模式及其應用策略
劉文科,吳啟保,邵明杰(4-141)
光強和光周期對大麥草生長速率的影響
萬茂科,苗洪利,程廣壯,孫九勝,楊金鈺,喬小燕(4-145)
不同LED光強、光質對三七種苗生長及光合特性的影響
殷小智,肖 紅,李冬雪,何忠俊(4-152)
藍光耦合UV-A對紅甜菜營養品質的影響
黃 靖,段發民,鄭胤建,楊其長,郭曉強(4-159)
藍光比例對植物工廠小白菜生長及品質的影響
江浩昭,張繼業,劉厚誠(4-166)
紅光對醬油發酵品質的影響
林上飛, 劉木清(4-172)
LED藍光對受旱脫毒馬鈴薯植株生長的影響
雒佳銘,張宇陽,邱 明,徐志剛(5-1)
LED連續光照的植物生理作用及植物工廠應用策略
劉文科,吳啟保,查凌雁(5-5)
UVA輻射對設施作物生長及生理生化的影響
高美芳,劉厚誠(5-9)
一種勻光型光伏農業系統的實驗與研究
張放心,孟守東,李 明,鄭佳楠,劉文俊,劉 文(5-17)
昆蟲趨光行為及燈光誘殺技術
楊現明,陸宴輝,梁革梅(5-22)
遠紅光、藍光分階段補光對生菜生長和品質的影響
歐樹穎,劉厚誠(5-32)
補光方式對設施越冬番茄生長發育的影響
尤杰,張宇陽,浦 敏,徐志剛(5-39)
植物光照技術標準體系的比較研究
李 錦,張云鵬,王 侃,華樹明(5-46)
基于水產動物視覺敏感性對人工光源選擇的分析
宋昌斌, 李 賢,史 策(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