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 烏魯木齊 830011)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機電類特種設備尤其是電梯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長,檢驗工作量大、待檢設備位置分布分散、檢驗人員相對不足,存在嚴重的人機不匹配的情況。為緩解上述矛盾,在不增加檢驗人員數量前提下,檢驗機構通常是采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檢驗檢測工作效率。新疆特檢院2014年以前的業務系統尚未實現原始記錄電子化,檢驗員在現場使用紙制原始記錄填寫檢驗記錄,待檢驗完成以后,檢驗人員再根據手寫的紙制原始記錄在該院的業務系統中出具檢驗報告。原有業務系統明顯存在以下兩點不足:1)檢驗人員花費大量的時間手寫原始記錄,容易出錯,且間接加大了人機不匹配的矛盾;2)檢驗人員需根據手寫原始記錄在系統中轉換成報告,在轉換過程中,極容易出現原始記錄和報告不一致即自相矛盾的情況,加大了報告出錯的概率。因此,如果通過信息技術手段對檢驗系統進行改進、重塑和優化,實現紙制原始記錄電子化存儲,必將大大減少檢驗員的重復工作,并且節約出具報告時間。
福建省特檢院系全國首家實現了原始記錄電子化并通過質檢總局核準認證的特種設備檢驗機構,新疆特檢院派相關技術人員分別兩次赴福建特檢院學習其軟件平臺的體系結構、系統的安裝與配置及源代碼的組織結構等,并將引進的軟件系統進行升級改造,經過幾個月的調試與開發,目前該系統在新疆特檢院已經平穩運行,下面對系統的開發與應用情況進行簡單的介紹和說明。
本系統采用B/S(即瀏覽器和服務器)架構,采用Weblogic應用服務器集群+Oracle數據庫服務器+FTP服務器模式,Weblogic應用服務器集群主要是為業務系統提供應用服務,Oracle數據庫服務器主要是提供數據服務,由于原始記錄和報告在系統中以Excel文件形式存儲,所以FTP服務主要實現Excel文件的上傳、下載服務,系統業務邏輯及流程控制通過Java、JDBC、JSP、VBA等技術實現,。圖1中業務軟件集群的作用就是保障業務系統的穩定性及持續可用性,確保業務不中斷,一個服務斷了,自動切換到另外一個服務。圖2中Tomcat集群作用主要是做數據交換、異步請求、統計查詢、監察網對接等其他業務。

圖2 數據交換系統集群示意圖
系統主要功能有業務受理、派工、分配、報告管理、監察網對接、綜合查詢、系統管理等,系統功能具體見圖3,業務流程見圖4。

圖3 系統功能

圖4 業務流程
業務受理主要包括客戶檔案管理、設備檔案管理、業務受理、業務分配四大模塊。業務管理人員負責對客戶檔案情況進行建檔,對客戶的單位信息進行維護;負責從監察網獲取設備基礎數據,然后受理、審核,最后打印受理單,將任務分配檢驗科室。
任務由業務管理人員分配到科室以后,科室主任對任務進行派工,將任務分配給具體的檢驗人員。
檢驗人員現場檢驗完畢后,根據檢驗情況首先下載電子版的空白原始記錄,填寫完原始記錄上傳到系統,即可自動生成檢驗報告書,在報告書流轉之前,檢驗人員要預覽一下報告書,檢查報告書無誤后,便可將報告書流轉給責任工程師,由責任工程師負責對報告書進行審核。需要指出的是,檢驗人員可以離線填寫原始記錄,在有網絡的地方將原始記錄上傳至系統便可自動生成報告書。
責任工程師負責對檢驗員流轉過來的報告書進行審核。審核完畢后,責任工程師將報告書流轉給部門負責人,由部門負責人進行報告審批。如果報告書有問題,責任工程師可以回退給報告編制人員,由檢驗員重新下載已傳原始記錄,修改完畢后,重新上傳,重新流轉即可。
部門負責人負責對責任工程師流轉過來的報告書進行審批。審批完畢后,若沒有問題,直接流轉給報告打印人員,由打印人員負責報告書打印。如果有問題,審批人員可以將報告書回退給審核人員,也可回退給檢驗人員。
打印人員負責對部門負責人流轉過來的報告進行打印,這時,系統會根據定制好的證書模板,自動從庫中調取數據,打印人員在打印報告的同時可點擊證書打印,將相關的證書打印出來。打印完畢后,打印人員可將報告流轉至終結狀態。流轉完畢后,系統會自動向用戶手機發送短信,提示報告書已經出具完畢,請盡快領取檢驗報告。
報告發放人員根據用戶的繳費單據,發放檢驗報告及相關證書。
該系統提供離線獨立編制的檢驗原始記錄系統,系統采用Office辦公套件Excel實現原始記錄電子化存儲,支持原始記錄離線脫機操作,實現原始記錄電子化;支持默認值設定,支持檢驗數據的自動校核判斷,對檢驗內容進行智能關聯判斷,實現人工智能編制技術,計算機自動進行數據的校核判斷,出具檢驗結論,支持檢驗內容批量復制操作,支持檢驗員、校核人員及審核審批人員電子簽字,并對檢驗內容關聯性進行智能判斷;對所有檢驗內容及觀測測量數據的修改均保留修改痕跡,滿足實驗室認證對原始記錄溯源性要求;在線時數據回傳平臺,自動生成報告書,并對報告書進行人工智能審核;檢驗任務從分配、派工、報告書編制、審核、審批、打印直至終結全過程均有日志記錄。
新疆特檢院引入該系統后,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1)將新疆特檢院原有業務系統的部分基礎數據導入到新檢驗平臺數據庫中;2)實現與動態監管部門的數據對接,保證對接的四個基礎數據不能修改;3)實現業務受理單打印功能、電梯使用標志證書打印功能及二維碼掃描功能;4)對平板電腦使用該系統的環境進行部署;5)對電梯有機房、無機房、液壓、雜物、自動扶梯、防爆等六大類型電梯的定檢/監檢原始記錄和報告模板和限速器模板共計25份進行了修改和完善;6)對門式起重機械、橋式起重機械、塔式起重機械、機械式停車設備、架橋機、施工升降機定檢/監檢原始記錄和報告模板,防爆橋(梁)式起重機監檢、流動式起重機定檢、旋臂式起重機定檢、電動葫蘆定檢等原始記錄和報告模板共計32份進行修改和完善;7)對水上游樂設施、轉馬游樂設施、自控飛機游樂設施、賽車游樂設施、小火車游樂設施定檢/監檢原始記錄和報告模板共計20份進行了修改和完善;8)對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定檢/監檢原始記錄和報告模板共計4份進行了修改和完善。
本系統實現了特種設備檢驗現場電子化記錄、自動根據檢驗規程與歷次檢驗情況進行項目校驗、自動進行測量數據的修約與修正、自動生成檢驗結論、自動轉化為檢驗報告等功能。現場檢驗人員不再需要手動填寫原始記錄,并且可以根據原始記錄自動生成檢驗報告,原始記錄批量復制功能減少了數據的重復錄入,使得檢驗人員從繁重、重復性的工作中最大限度地解脫出來。該平臺大大節省了噴墨紙張的消耗,并從根本上解決了原始記錄和報告不一致的問題,大大提高了檢驗報告書的質量和準確性。另外,與原有系統相比,采用該系統出具報告書的速度提高了3倍,按小時計算,平均每天可節省檢驗人員超過1個小時的出報告用時,從而大大提高了檢驗效率,間接緩解了人機不匹配的矛盾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