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建國楊尚王俊紀潤清張曉東王志剛
(1山東科技大學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院山東青島266590 2大同煤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技術中心山西大同037003 3大同煤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晉華宮煤礦山西大同037003)
晉華宮煤礦主采12-2#煤層,煤層賦存穩定,結構簡單,但是頂板較為堅硬,多為中砂巖、粉砂巖。12-2#煤層402盤區8214工作面2214巷沿空側留有6 m~20 m煤柱,在開采過程中,由于頂板較為堅硬,工作面側向頂板難以垮落,形成一定長度的懸臂梁結構,上覆頂板壓力逐漸向2214巷煤柱幫轉移,煤柱承受較大載荷,巷道煤柱幫破碎嚴重,出現片幫網兜現象,鼓幫較嚴重。為解決以上問題,晉華宮煤礦采用定向爆破方式處理側向懸頂問題,以此降低小煤柱承受載荷[1-5]。但定向爆破不僅存在鉆孔施工量大、效率低,而且很可能引燃采空區有害氣體,給煤礦的安全、高效開采產生一定的隱患[6]。為此,針對8214工作面堅硬側向懸頂問題本文提出了臨空巷道煤柱高壓水力“割-壓”破裂斷頂卸壓技術,以期解決堅硬側向懸頂問題和臨空巷道圍巖控制難題,為堅硬頂板工作面安全開采及相關災害防治等提供科學依據。
晉華宮12-2#煤層402盤區8214工作面煤層賦存穩定,結構簡單,煤層傾角平均為11°,厚度平均為6.2 m,面長1 104 m,寬137 m,平均埋深310 m。南至402輔運大巷,西部為8214回采工作面采空區,北部為8212回采工作面采空區,東部為870大巷。8214工作面采用雙巷布置,2214巷(運輸順槽)走向長度1 104.5 m,5214巷(回風順槽)走向長1 104.5 m,如圖1所示。8214工作面頂底板巖層情況如表1所示。

圖1 8214工作面位置關系

表1 8214工作面頂底板情況
對于晉華宮煤礦而言,8214工作面采用臨空煤柱護巷技術,頂板巖層為堅硬巖層,堅硬頂板難以垮落。堅硬懸頂自身的重量及上方的巖層傳遞下來的載荷作用在煤柱上方,引起煤柱上方支承壓力大幅提高,煤柱內產生較大的應力場,煤柱完整性變弱出現片幫現象,如圖2(a)所示。

圖2 臨空巷道煤柱斷頂前后受力示意圖
為解決8214工作面堅硬側向懸頂問題,采用臨空巷道煤柱高壓水力“割-壓”破裂斷頂卸壓技術,如圖2(b)~(c)所示。利用水力割縫預先在巖體中按預設裂縫方向擴展進行割縫,形成有序、一致的縫槽布置形態,實現對巖體局部應力的重新分布改造;其次該技術在縫槽位置進行水力壓裂時,縫槽能夠誘導裂縫沿預設或者工程要求方向擴展,達到定向的目的。
采用高壓水力割縫-壓裂斷頂后,堅硬懸頂及上覆巖層垮落,作用在煤柱上方的載荷降低,支承壓力整體降低,煤柱應力環境得到改善,煤柱完整性較好,臨空巷道應力水平整體降低,煤柱側片幫現象基本消除,如圖2(d)所示。
根據8214工作面現場地質以及生產情況,選擇在8214工作面2214巷720 m~690 m區域內煤柱側實施高壓水力“割-壓”破裂斷頂卸壓技術。在實施區域共布置6個割縫-壓裂鉆孔,鉆孔間距為6 m,鉆孔開口處位于巷道肩角附近,鉆孔深度為12.5 m,鉆孔角度61°,鉆孔直徑85 mm,單鉆孔布置2個縫槽,縫槽間距為4 m,其中深縫槽位于11.0 m處,與煤柱側巷幫水平距離為5.3 m,淺縫槽位于7.0 m處,與煤柱側巷幫水平距離為3.4 m,如圖3所示。

圖3 側向斷頂鉆孔布置
臨空巷道煤柱高壓水力“割-壓”斷頂卸壓技術包括四個階段,分別為鉆孔階段、高壓水力割縫階段、窺視階段、高壓水力壓裂階段。

圖4 鉆孔階段
鉆孔階段:在設定位置利用地質鉆機、水力割縫淺螺紋鉆桿、割縫器、水力割縫鉆頭等設備按設計方案進行鉆孔,如圖4所示。

圖5 割縫階段
高壓水力割縫階段:連接高壓水力割縫管路,檢查管路密閉性完好后,進行深部縫槽和淺部縫槽水力割縫,水 壓 采 用 遞 進 式 增 加:10 MPa,20 MPa,30 MPa,…,各縫槽割縫水壓為50 MPa~85 MPa,最大割縫水壓達到85 MPa,每個縫槽割縫時間總用時8~10分鐘左右,如圖5所示。
窺視階段:采用鉆孔電視對鉆孔進行窺視,以便檢驗割縫效果和確定割縫位置,為接下來高壓水力壓裂做準備。

圖6 壓裂階段

圖7 水壓監測儀及現場連接
高壓水力壓裂階段:連接高壓水力壓裂管路,檢查管路密閉性完好后,根據鉆孔窺視確定的各鉆孔深淺縫槽位置進行壓裂,高壓水力壓裂方式采用間隔孔壓裂,即對1#割縫-壓裂鉆孔(由于現場操作、施工問題1#鉆孔未進行壓裂)、3#割縫-壓裂鉆孔、5#割縫-壓裂鉆孔進行壓裂,如圖6所示。在壓裂期間采用水壓監測儀監測水力壓裂時間、縫槽破裂水壓力,水壓監測儀如圖7所示,水壓監測結果如圖8~9所示。

圖8 3#鉆孔水力壓裂水壓監測結果

圖9 5#鉆孔水力壓裂水壓監測結果
圖8 ~9為不同鉆孔水力壓裂水壓監測結果,其中,3#鉆孔深縫槽水力壓裂時間達200 s,縫槽起裂水壓力為16.7 MPa,失穩水壓力為17.5 MPa;3#鉆孔淺縫槽水力壓裂時間達45 s,縫槽起裂水壓力為10.8 MPa,失穩水壓力為11.5 MPa;5#鉆孔深縫槽水力壓裂時間達103 s,縫槽起裂水壓力為14.7 MPa,失穩水壓力為15.2 MPa;5#鉆孔淺縫槽水力壓裂時間達64 s,縫槽起裂水壓力為13.1 MPa,失穩水壓力為13.5 MPa。由各監測結果可以看出,水壓力曲線基本相似,基本為水壓上升段、水壓穩定段、水壓下降段。這主要由于高壓清水泵泵注排量較大,且8214工作面上方頂板強度高、節理裂隙不發育、整體性強,上方頂板初次破裂后水壓力并沒有明顯的下降,而是穩定在一定水平,此時的水壓力為裂縫張開壓力和裂縫擴展壓力的綜合體現。因高壓水在經過壓裂管路、封孔器等設備過程中出現水力衰減現象,縫槽起裂與裂縫擴展的純水壓力值要小于壓力傳感器監測到的數值。
為了解高壓水力割縫效果,待高壓水力割縫完成后,使用鉆孔電視對鉆孔進行直觀探測,以便更好地了解不同水壓的割縫效果、縫槽位置等參數,為后續水力壓裂做準備。

圖10 1#鉆孔窺視結果

圖11 2#鉆孔窺視結果

圖12 3#鉆孔窺視結果

圖13 5#鉆孔窺視結果
圖10 ~圖13為具有代表性鉆孔不同水壓割縫窺視結果。各鉆孔分別進行了50 MPa、60 MPa、70 MPa、75 MPa、80 MPa、85 MPa,6種不同水壓鉆孔割縫,當水壓為50 MPa時,縫槽相對較窄,并且孔壁僅僅有較淺的割痕,如圖11(a)所示;當水壓為60 MPa時,縫槽相對較窄,鉆孔電視探測發現縫槽寬度僅為1 cm~2 cm,經相關研究分析可得割縫半徑為到20 cm~30 cm,如圖11(b)所示;當水壓為70 MPa、75 MPa時,縫槽寬度逐漸變寬,鉆孔電視探測發現縫槽寬度為3 cm~4 cm,經分析可得割縫半徑為到30 cm~40 cm,如圖10(b)、12(b)、13(b)所示;當水壓為80 MPa、85 MPa時,縫槽寬度較寬,鉆孔電視探測發現縫槽寬度為4 cm~5 cm,經分析可得割縫半徑為到40 cm~50 cm,如圖10(a)、12(a)、13(a)所示。由此可知,對于晉華宮12-2#層402盤區8214工作面頂板來說,最低割縫壓力應大于50 MPa,并且縫槽寬度以及割縫半徑隨著水壓的增大不斷增大,縫槽寬度以及割縫半徑與水壓呈正比關系。
采用錨桿(索)測力計檢驗臨空巷道煤柱斷頂卸壓效果。在2214巷未實施割縫-壓裂區域與實施割縫-壓裂區域安裝頂錨桿(索)測力計,以此監測兩區域頂錨桿(索)真實受力狀態,更好的評價割縫-壓裂卸壓效果。
4.2.1 測站布置
在未實施割縫-壓裂與實施割縫-壓裂區域,分別在巷道中部安裝錨桿(索)測力計。在2214巷共布置4個測站,分別為1#測站、2#測站、3#測站、4#測站,其中1#測站、2#測站位于割縫-壓裂實施區域,1#測站位于2#、3#鉆孔之間,2#測站位于4#、5#鉆孔之間,3#測站、4#測站位于未割縫-壓裂區域,分別位于670 m、660 m位置處,如圖14(a)所示。其中每個測站布置一個錨桿測力計、一個錨索測力計,其中錨索測力計距煤柱幫1 m,錨桿測力計距煤柱幫2 m,布置方式如圖14(b)所示,錨桿(索)測力計現場安裝布置,如圖14(c)所示。

圖14 測站布置
4.2.2 監測數據分析

圖15 各測站錨桿(索)受力變化曲線圖
圖15 為各測站錨桿(索)受力變化曲線圖,由圖15(a)知,未割縫-壓裂區域中的3#測站、4#測站中錨索受力較大,3#測站、4#測站中錨索最大值分別為85.7 kN、81.5 kN,平均83.6 kN;割縫-壓裂區域中1#測站、2#測站中錨索受力相對較小,1#測站、2#測站中錨索最大值分別為71.2 kN、49.3 kN,分別為未割縫區域的85%、59%。由圖4.15(b)知,未割縫-壓裂區域中的3#測站、4#測站中錨桿受力較大,3#測站、4#測站中錨桿最大值分別為62.7 kN、60.1 kN,平均為61.4 kN;割縫-壓裂區域中的1#測站中錨桿受力較大,達67.9 kN,2#測站中錨桿受力相對較小,僅為36.6 kN,為未割縫區域的60%。
其中1#測站中錨桿(索)受力較大原因主要為:1#測站位于2#鉆孔與3#鉆孔之間,而該區域由于現場操作、施工問題,僅對3#鉆孔進行了壓裂,致使該區域頂板僅有一部分被壓裂,導致1#測站受力相對較大;2#測站中錨桿(索)受力較小主要是2#測站位于3#鉆孔與5#鉆孔之間,該區域3#鉆孔與5#鉆孔分別進行了割縫、壓裂,該區域頂板壓裂、卸壓效果較好,進而2#測站錨桿(索)受力較小。
(1)高壓水力“割-壓”破裂斷頂卸壓技術不僅可以實現對巖體局部應力的重新分布改造;而且能誘導裂縫沿預設或者工程要求方向擴展,達到定向的目的。
(2)通過現場鉆孔窺視結果分析可知,對于8214工作面頂板來說,最低割縫壓力應大于50 MPa;通過水壓監測儀監測結果分析可知,對于割縫后8214工作面頂板來說,縫槽最小起裂水壓力為10.8 MPa,最小失穩水壓力為11.5 MPa。
(3)高壓水力“割-壓”破裂斷頂卸壓技術可以使臨空巷道煤柱上方堅硬懸頂垮落,作用在煤柱上方的載荷降低,支承壓力整體降低,煤柱應力環境得到改善,臨空巷道應力水平整體降低,錨桿(索)受力大幅度降低,煤柱側鼓幫現象得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