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鐘平成 翻譯:李天一 美編:安宏宇
全新系列:現代攝影的絕佳入門教程

Marcus Hawkins
Marcus曾經是影像視覺英文刊的編輯,現在是攝影師兼作家。

風光攝影類作品通常需要較大的動態范圍:比較常規的解決方案是分別對天空和地景進行曝光,然后在后期進行合成。
想要精確地進行曝光,你需要確保相機能夠記錄下場景中所有亮度的光線。
相比過去,數碼相機能夠記錄的光線亮度范圍已大有提升,但是依舊有一定的局限。相機所能記錄的場景中最暗到最亮的范圍,就是我們常說到的“動態范圍”,而當場景中的實際明暗范圍大于相機的動態范圍時,相機就吃力了。例如,在拍攝冬日日落時,如果選擇以天空作為照片的曝光基準,此時較暗的地景中的細節就會丟失;而如果選擇以地景作為標準曝光,天空中的細節又會因為過曝而丟失。
相機內部的直方圖能夠讓用戶了解相機是否能夠完整記錄此時環境的光線。橫坐標代表的是相機的動態范圍,而直方圖的寬度則代表此時場景中的光線范圍。如果直方圖超出了橫坐標的范圍,那么此時畫面中的暗部/亮部將會出現細節損失的情況。如果直方圖超出了橫坐標左側,那么暗部中的一些細節將會變成無法恢復的全黑;如果是坐標右側,那么亮部則可能會出現細節損失。我們使用了“可能”這個詞,因為同一臺相機在不同情況下的動態范圍也不相同。如果拍攝8-bit的JPEG,相機會將一些畫面中的細節進行壓縮以減小文件體積。但如果拍攝的是RAW格式的文件,相機則會保存相機記錄下的所有信息,能夠讓用戶在后期中進行更大范圍的調整。但是在實際拍攝時你很難注意到這一點,因為即便是拍攝RAW格式文件,相機屏幕上顯示的直方圖仍然是基于8-bit的JPEG圖片而分析得出的。
在后期過程中,RAW格式文件能讓用戶還原一部分高光和陰影中“看不到”的細節。雖然我們建議在前期拍攝時就找到適合的曝光值,但是后期能有較大的調整余地也意味著更高的容錯率。
即便是拍攝JPEG文件,用戶也可以通過調整曝光重新拍攝來解決光比過大的問題。但是調整曝光和動態范圍并不是同一回事。調整曝光能夠讓照片更亮或更暗,讓直方圖向右(更亮)或左邊移動,但是這樣做始終無法提高相機的動態范圍。如果直方圖都集中在坐標中間,那么無論是向左還是向右調整曝光,照片中都不會出現細節丟失的情況。但是如果是拍攝光比較大的場景,那么無論如何調整曝光,亮部/暗部都很容易出現細節丟失的情況。
如果直方圖的左/右側超出坐標軸范圍,那么則意味著場景的亮度范圍超過了相機所能記錄的最大范圍,暗部/亮部中會出現細節丟失。此時你有兩種解決方案:保持曝光不變,以犧牲暗部細節為條件保證亮部的正常曝光,或反過來,犧牲亮部保存暗部細節。而究竟采取哪種措施需要依據當時的情況,有時,暗部細節并不是那么重要,對于大多數黑白照片來說,厚重的暗部反而是加分項。相比之下,毫無細節的亮部看起來則非常扎眼。相反的,在拍攝水面反光或是其他閃亮物體時,損失一部分亮部細節無關緊要,但是在拍攝諸如婚紗以及雪景時,亮部細節又變得十分重要。
除了被迫取舍,拍攝者還可以采取主動減少光比的方式。根據拍攝主體的不同,減小光比的方法也有所區別。在拍攝背光人像時,使用反光板、閃光燈或是其他光源進行補光能夠很好地減小人物臉部和背景的光比。而在拍攝風光作品時,你可以使用灰度漸變鏡減小天空與地景之間的曝光差異,從而平衡整張照片的曝光值。
與其瘋狂壓榨單張照片的動態范圍潛力,不妨嘗試在后期中合成幾張不同曝光值的素材。拍攝兩張曝光值不同的照片,比如一張以天空細節豐富為曝光基準,另一張則以地景細節豐富為基準,然后使用后期軟件合成這兩張照片,這樣就可以同時利用兩張照片中正常曝光的部分。當然,還有我們常說的HDR(High Dynamic Range,高動態范圍)手法。基本的處理原則與上面的例子相似。現在很多相機內置了的HDR功能,相機會自動拍攝多張照片并將它們合成,但是相比軟件處理來說調整的靈活性還是會差一些。
相機的寬容度決定了用戶在后期中可以進行調整的范圍
在拍攝低對比度的場景時,最亮和最暗的部分亮度差很小,現代相機的傳感器能夠很輕松地記錄下場景中的所有光線,直方圖的顯示也會比較“健康”。無論是以場景的實際光線拍攝,還是調整曝光補償拍攝更亮/暗的照片,用戶都無需擔心畫面中會出現細節丟失的情況。
在高對比度的場景下,亮部和暗部之間有非常大的亮度差異,直方圖的分布范圍會更廣,甚至有可能超出橫坐標的范圍。
如果場景的亮度超過了相機所能記錄的范圍,用戶此時就需要做一些調整了。除了使用HDR方法(后面會提到)來保證整個畫面的寬容度之外,用戶還可以選擇犧牲暗部/亮部的一些細節來保證畫面總體的細節量。

曝光設置
低對比度的場景有很高的曝光寬容度——無論是提升還是降低曝光值,也很難出現細節丟失的情況。

“丟失”的高光/暗部細節
用戶此時需要決定如何進行取舍:是以亮部為曝光基準,犧牲暗部的細節;還是選擇相反的曝光傾向。
這些方法能夠減小畫面亮部和暗部之間的亮度差
根據拍攝對象的不同,“減小”畫面對比度的方法也不同。在拍攝風光時,你可以選擇漸變濾鏡來壓暗天空,減小天空與地景之間的亮度差異;而在拍攝人像時,反光板或者閃光燈都是不錯的選擇,但是要注意閃光燈功率和拍攝距離的限制。

填充閃光
在拍攝陰影中的人物時這個方法尤其有效,當背景較亮時效果更佳。

濾鏡
使用漸變濾鏡壓暗天空能夠平衡它與地景之間的亮度差。

包圍曝光
以不同曝光值拍攝一系列照片用于后期合成,也可以“提高”相機的動態范圍。
在同一個位置拍攝不同曝光的照片,然后在后期進行合成
除了使用相機的曝光補償功能,你還可以在手動模式下通過改變拍攝時的快門速度來調節曝光。(保持光圈值不變能夠保證景深范圍的一致)使用相機自帶的包圍曝光功能也是個簡單又高效的選擇。

合成曝光值不同的照片
在拍攝了一系列不同曝光值的照片之后,你就可以在Photoshop或者其他軟件中進行合成了。如果在拍攝時相機保持靜止不動,那么在后期合成時就會更輕松——最理想的狀態就是使用三腳架拍攝。拍攝RAW格式也能提高后期時的調整范圍,在合成照片之前微調陰影和高光部分的細節。有時你并不需要拍攝一系列照片進行合成,而只需拍攝一張RAW格式圖片進行調整即可。不過要明確的是,后期大幅度提亮陰影很容易導致陰影部分出現明顯噪點,同時亮部細節的可還原范圍也不一定能夠達到預想中的水平。但相比包圍曝光,單張拍攝無需擔心素材之間的對齊問題,更適合手持拍攝。

使用筆刷或是區域選擇工具,你可以選擇每張素材中最好的細節進行合成。

相機并不一定能記錄下場景中所有細節
并不是場景中所有的細節都值得記錄下來。如果畫面中出現了亮度很高的光源(比如太陽、火焰或者臺燈),犧牲這些光源中的細節來保證場景中大多數的細節是很常規的做法。對于較強的高光部分也可以如此處理,比如水面或者金屬表面的強烈反光:這些部分的細節很容易丟失,但是這并不影響到照片的觀感。
大多數相機都擁有高光溢出警告功能,開啟之后,畫面中可能會出現細節丟失的過曝部分就會以閃爍的形式進行顯示。你可以根據這個提示來決定是否需要調整曝光之后重新拍攝。

為了達到這張照片的抽象效果,我特意提高了照片中的曝光。
在后期/前期中擴展相機的動態范圍

HDR可以被視作為自動化程度更高的曝光合成程序,使用起來更加方便快速。
一般進行HDR處理的方式有幾種:使用諸如Photomatix或者Aurora HDR這樣的專用處理軟件,或是使用后期處理軟件(Photoshop或Affinity Photo)中的HDR功能。
大多數相機現在還增加了內置的HDR功能,但是相比軟件,功能性和效果上相對受限。在一些入門級相機上,這種HDR功能基本歸類為全自動功能,而且也只能夠以JPEG格式進行儲存。而在高階相機上,用戶能夠更大程度地調整HDR效果,達到更自然的曝光合成效果;或是追求極致,將照片處理為過度飽和,過度銳化的“經典”HDR外觀。
在拍攝HDR素材時,很多相機讓用戶可以設置素材之間的曝光差值,并且可以單獨保存這些素材照片。當機內處理不盡如人意時,用戶也可以使用這些素材自行后期處理。

避免移動
如果畫面中的主體在拍攝過程中出現了移動,那么在合成的圖片中可能會出現鬼影或是虛影。除了使用更高速的連拍,一些HDR軟件中還有自動對齊和去除鬼影功能。

注意快門速度
在暗光條件下拍攝時,你需要配合三腳架或是提高ISO來保證相機在拍攝“過曝”素材時的穩定,因為此時的快門速度相對較慢。

注意構圖
如果在素材拍攝之間相機出現了移動,HDR軟件中的自動對齊功能大概率能夠解決這個問題,但是會對于畫面的邊緣進行一定程度的裁切。
與其瘋狂壓榨單張照片的動態范圍潛力,不妨嘗試在后期中合成幾張不同曝光值的素材。
相機技巧 測光
如何確定場景的亮度
為了保證正確的曝光,你需要明確此時場景的光線范圍。所以我們建議對畫面中的亮部和暗部都進行測光。
首先,將相機切換到手動曝光模式,選擇拍攝需要的光圈值和ISO值,然后將測光模式切換到“點測光”模式。大多數相機會將中心對焦點設為測光點,此時使用這個點對陰影進行測光,并且配合曝光尺調整快門速度。之后,對于亮部也是采取相同的方式確定快門速度。
你也可以使用相機在取景器內顯示的推薦快門速度進行拍攝。

相機技巧 熟悉擋的概念
如何平衡曝光參數
在設置曝光參數時,光圈值、ISO值以及快門速度均可以以“擋”為單位表示。每一擋的變化都意味著進光量減少/增加了一擋——將快門速度從1/250秒變為1/500秒時,進入相機的光線就少了一擋,而將光圈從f/8擴大到f/5.6時,進光量又增加了一擋。這種平衡的方式是決定曝光值的基本方法之一:如果光圈值、快門速度以及ISO值中有一項變化了,用戶需要相應提高/降低另外兩項參數來保證曝光不變。

下圖大多數相機都可以設置為以1/3擋或是1/2擋(較少見)的增量來調整曝光。
明確你的相機的動態范圍極限
在我們的評測中你也可以看出,現代高端相機擁有非常寬廣的動態范圍,但是這也僅限于實驗室環境,而非實拍當中。在實際使用中,大多數相機只需要4-5擋的曝光調整就能夠還原細節。如果你在測光時(詳見“測光”技巧)發現場景中亮部和暗部的曝光值差異大于4擋快門時(下圖中每格代表1/3擋曝光差異),你或許需要使用一些減小光比的方法了。

A差異小于四擋快門
使用亮部和暗部測光結果之間的快門速度進行拍攝就能夠保證照片中的細節。
B差異等于四擋快門
使用與A相同的快門速度拍攝即可,但是需要用戶在后期處理時提亮暗部/降低亮部的曝光值來還原細節。
C差異大于四擋快門
使用比A高/低兩擋的快門速度進行拍攝來保證亮部/暗部的細節。你還可以使用閃光燈或是灰度漸變鏡進行補光,或是拍攝多張素材在后期中進行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