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
摘要:家庭是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是人們心靈的歸宿。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黨員領導干部的家風問題。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我們重溫紅色家風的深刻內涵,對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重要的現實價值。
關鍵詞:紅色家風;家國情懷;廉潔奉公
紅色家風,是指一代代共產黨人在革命、建設、改革的歲月中所建立和倡導的家風,彰顯的是愛黨愛國、忠于人民、廉潔自律、艱苦樸素、甘于奉獻的優良傳統和作風。
一、中國共產黨百年紅色家風的生成邏輯
(一)文化根基:中國優秀傳統家風文化
重視家庭建設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優良傳統。家國同構的社會格局將個體的命運與家庭的發展、國家的前途緊密聯系在一起。“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中家庭是連接個體與國家的重要一環,是社會治理、國家治理的基層單元。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孝親敬長、母慈子孝、夫妻和睦、與鄰為善、男女平等家庭美德,已成為中華每個家庭代代相傳、繁榮興盛的精神支柱。中國共產黨人的紅色家風傳承了中華傳統家風文化的基本道德價值取向。
(二)理論淵源:馬克思主義家庭理論
紅色家風的理論淵源可追溯到馬克思主義的家庭觀。馬克思、恩格斯十分注重對家庭的研究,在《共產黨宣言》《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等著作中,均涉及對家庭結構及家庭建設的研究。馬克思認為,家庭作為社會有機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本質是一種特殊的社會關系。無產階級家庭成員之間是一種平等的關系。馬克思主義的夫妻關系、父母與子女關系充滿著階級感情和革命情誼。同時強調女性在家庭和社會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倡導男女平等,認為女性要走出家庭,參與到公共勞動中去。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在家風建設中繼承了馬克思主義家庭觀,倡導夫妻間平等、互愛、互助的濃厚情誼,重視父母的言傳身教及家庭中女性的地位。
中國共產黨人的紅色家風作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重要組成部分,正是我們黨在堅持馬克思主義家庭理論指導的前提下,結合中國傳統優秀家風文化,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批判地繼承,進而形成的有底蘊特色、有發展活力并能體現馬克思主義先進性和實踐性的特色文化成果。
二、中國共產黨百年紅色家風的精神內核
紅色家風象征著中國共產黨人嚴謹的治家情懷與人生智慧,凝聚著中國共產黨修身治家的主流價值觀,深刻把握紅色家風的精神內核,對于中國共產黨治家智慧的傳承具有重要意義。
(一)愛黨愛國、為民服務
愛國為民的家國情懷強調中國共產黨始終將愛黨愛國、為人民服務的信念置于心中最高位置,將個體發展熔鑄于國家和民族發展進程中,體現了共產黨人對國家的無限忠誠與對人民的深沉熱愛。一方面,愛國為民的家國情懷體現在中國共產黨人舍家為國的治家精神。另一方面,愛國為民的家國情懷體現在中國共產黨人一貫堅持為人民服務的齊家宗旨。在任何時期,心系人民、關心百姓疾苦都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第一要務,也是他們傳承給后代子孫的寶貴家風財富。可以說,正是這種愛國為民的家風精神,才使得中國共產黨能夠在一百年波瀾壯闊的歷史中永葆先進性,也讓紅色家風的傳承更具延續性。
(二)忠誠于黨、反對特權
嚴守紀律的政治品格是共產黨人進行家庭教育的政治底線,反映出中國共產黨人忠誠于黨、反對特權的黨性修養。一方面,嚴守紀律的政治品格體現在中國共產黨人對黨忠誠的政治信仰。在家庭教育中,共產黨人歷來都以黨的理想信念和奮斗目標為教育信條,并且用實際行動向后輩作出了榜樣示范。另一方面,嚴守紀律的政治品格體現在中國共產黨反對特權的治家準則。在家庭教育中,共產黨人一向教育子女不能因為自己是領導干部的家屬就搞特殊化。可以說,正是這種嚴守紀律的政治品格,使得對黨忠誠、反對特權的信念真正融入到了紅色家風的血脈中,也培育出一代代堅守共產主義信仰的兒女后輩。
(三)嚴以律己、廉潔奉公
律己奉公的清廉本色強調中國共產黨人在長期的治家實踐中嚴以律己、廉潔奉公的道德品質。一方面,中國共產黨人在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視嚴以律己、克己修身。在家庭教育中,共產黨人善于以身示范,一貫秉持著自律克制的行事作風,從而培養了子女正直立身的自律意識。另一方面,律己奉公的清廉本色還內蘊著中國共產黨人秉公辦事、清正廉潔的家風文化。在此基礎之上,他們也用清正廉潔的工作作風影響著后輩的價值觀念。可以說,中國共產黨人以自身嚴以律己、廉潔奉公的清廉本色,為紅色家風注入了更加生動、鮮活、純正的紅色基因。
三、中國共產黨百年紅色家風的時代價值
(一)傳承紅色家風有利于厚植人們的家國情懷
家國情懷體現了一個民族的文化氣節,在個人道德情操中處于關鍵地位,熔鑄了人民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責任感、認同感以及歸屬感。新時代人民秉承家國情懷,是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續寫強國篇章、踐行強國夢想的強大精神支柱。理想至上的家國情懷始終貫穿于紅色家風的精神內涵中,這種精神品質所體現的社會道德情操主要表現在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身、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公仆精神以及十分濃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傳承紅色家風有助于厚植人民的家國情懷,凝聚人們的共同價值追求,強化新時代愛國主義精神,引領人民走向更文明的道德要求。
(二)傳承紅色家風有利于提高中國家庭文明程度
紅色家風代表了一個優秀共產黨人的氣質,更代表了一個紅色家庭的風氣與品德。首先,和諧的夫妻關系是構建和諧家庭氛圍的根基,夫妻之間要做到和睦相處、互相尊重 ;其次,在教育子女的過程中要踐行仁愛為本、嚴慈相濟的教育理念,注重培養子女自立自強的精神品質和正確的價值觀,家長更要以身作則、身正為范,讓家庭教育更具有說服力。因此,紅色家風中的內容與新時代倡導構建相親相愛、向上向善的家庭文明風尚不謀而合,是新時代構建家庭文明風尚的生動教材。
(三)傳承紅色家風有利于推動黨風廉政建設
黨員群體是傳承紅色家風的主要群體,是賦予紅色家風新時代內涵的關鍵群體。紅色家風蘊含著革命、建設和改革年代優秀共產黨人在齊家實踐過程中的智慧結晶,在立人方面堅持仁愛為本,在治家方面堅持嚴慈相濟,在處世方面堅持淡泊名利,是時刻提醒黨員群體堅定理想信念、堅定人民立場、堅持清政廉潔、堅守黨性原則的精神力量,是新時代推動黨的廉政建設的重要精神支撐。如果每個黨員家庭都養成理想至上、淡泊名利、仁愛為本、嚴慈相濟的紅色家風,做到以點帶面,做廣大普通家庭的表率與典范,推動家風建設的步伐,發揮“以家風促黨風,以黨風促社風”的作用,將成為推動黨的廉政建設和國家穩定發展的重要助力。
黨員干部傳承紅色家風,不僅可以正作風、興黨風、促民風,還能帶動家人乃至身邊人廉潔從政、廉潔齊家,使家庭成為砥礪品行的“磨刀石”、抵御貪腐的“防火墻”。
(一)言傳身教,做嚴格齊家的示范者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家風建設的基礎性場域,長輩的言傳身教體現的家庭道德習慣與行為方式關乎家風建設的實效性。通過家庭場域中的言傳身教,用真切的言行來感染后輩,樹立起良好的家庭道德風尚。
(二)協同各方,形成社會合力
傳承紅色家風離不開外部良好的社會環境,需要政府、社區、學校的各方協同,形成合力。在紅色家風融入家庭教育中,政府需要加強引導,以擴大紅色家風的影響力。社區可以組織開展紅色家風建設和紅色家庭評選活動,選出社區中紅色家風的最佳代言家庭,為社區家庭起到一定的模范帶頭作用。學校是學生三觀養成的主戰場,要讓紅色家風以多種方式走進校園。在政府、社會、學校的通力合作下,多管齊下,才能將紅色家風傳承好,將黨的紅色江山代代傳下去。
(三)制度保障,完善黨內法規體系
隨著黨內法規體系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逐步完善,領導干部家風建設從單純的道德層面上升到道德教化與法治規范并軌層面。2015 年修訂的《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首次將領導干部家風建設納入黨內法律法規建設。2018 年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在生活紀律里增加了家風建設。這些準則和條例規定將剛性的制度保障與自覺道德約束相結合,形成嚴密的家風建設體系,共同推動黨員領導干部家風建設。
(四)創新載體,充分運用新媒體
新媒體與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為家庭道德建設的宣傳教育提供了區別于傳統傳播方式的全新傳播范式與教育建構場域。如我們可以運用微信公眾號,分享弘揚自己家庭和其他家庭中良好紅色家風真人真事的文章,引導更多家庭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使家庭成員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紅色家風是革命先輩們高尚精神的集中體現,是革命先輩們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我們要讓蘊含其中的愛黨愛國、廉潔奉公、勤儉持家等紅色基因,融進每一個人的血脈中,進而形成河清海晏的良好政治生態,為我們追夢逐夢凝聚起強大助推力。
參考文獻
[1]劉超琪,杜敦科.從紅色家書看家國情懷[J].寧波工程學院學報,2021,33(2):17-22.
[2]季愛民.大學生家國情懷培育探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2020(1): 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