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敏春
摘 ?要:隨著科技在教育中的不斷深入發展,越來越多的教育資源被分享、發掘,為教師教學帶來了教學資源的“饕餮盛宴”,數字教材平臺涌現出來。但是教師在面對龐大的教育資源時,應該具備整合資源的能力,才能夠根據本班實際學情,將其形成有效的教學方案,為學生學習帶來有效的體驗。本文從學生預習、課堂發展、課后練習三個角度進行分析,以英語學科為例,探索數字教材平臺整合資源路徑方法。
關鍵詞:初一英語;數字教材平臺;資源整合
英語作為語言類學科,需要學生在方方面面都能夠涉及,才會使學生真正地意識、領略英語交流的意識,并感受國外文化與中國文化的差異。由于語言資源涉及范圍較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很容易局限于教材內容,無法涉及更廣泛的英語交際學習內容。而數字教材平臺整合資源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與質量,還能夠為教師提供更加更優質的教學資源。
一、預習:教師整合基礎類知識
所謂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傳統的英語教學通?!伴_門見山”,由教師直接引導學生學習知識,很少有學生會提前預習,了解書中的內容與知識。由此便使得學生在課堂中學習的時候,會產生很多陌生感與迷茫感,無法與教師形成良好的互動,導致教學效率的降低。針對此現象,教師應關注“預習”環節,通過數字化平臺的資源整合,為學生設計出科學、有效的預習目標與內容,幫助學生實現對教學內容的初步解讀,同時也能夠鍛煉學生自主預習的能力。
以“Healthy food”教學為例,本單元以“健康飲食”為話題,將水果、蔬菜、肉類、飲料等方面的單詞進行串聯,幫助學生建立動賓搭配關系概念框架,學習連詞“but”的用法,同時讓學生表達自己喜歡的食物,并在此基礎上分析其是否健康。此時,教師利用學校的數字教材平臺將其中關于本單元的內容進行整合,形成一份完整的導學單,如相關單詞與配圖、分析食物搭配是否健康等,既可以是書面形式的內容,也可以將其形成電子視頻形式拷貝給學生進行課前觀看。此外,教師也可以從其他的軟件中進行資源搜集與整合,與數字教材平臺資源進行深度整合,更加全面地為學生提供預習內容,擴寬學生的英語視野。
二、發展:教師提供個性化學習資源
數字教材平臺的軟件特征之一是教材配套資源豐富多樣、提供圖片、音頻、視頻、互動動畫等多種形式資源,同時緊貼教材內容,服務于課堂。初一學生之間因為教育背景、家庭背景、智力因素、情感因素等影響,呈現出明顯的差異性。倘若教師“一刀切”的方式進行教學,很容易使得學生在發展中呈現出“吃不飽、吃不下”的情況。因此教師在整合數字教材平臺的資源時,要遵循本班學生實際,以層次性為特征,設計出層次性的教學資源,從而幫助學生實現個性化的發展。
以“Story time”教學為例,本單元以童話故事為話題,主要描述了Goldilocks的故事,同時還有精衛填海的故事,十分符合初一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學習動力更強。為此,教師在數字教材平臺的資源整合中,從整體上分析,以聽、說、讀、寫的語言實踐活動為主要模式進行資源的搜集與整合,同時從簡單、中等、困難三個層次進行明確的劃分,由此實現教學資源的個性化整合。此外,從形式上,教師可以將其設計成電子課件,方便在課堂中的使用,同時也將其制作成微課形式,突出教學重難點問題,為學生課下學習提供更多的資源與參考,讓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需求實現隨時隨地學習,進一步促進學生個性化的成長。
三、練習:教師設計電子在線作業
數字教材平臺具有學習進度跟蹤與評價功能,能夠實現對每位學生學習進度跟蹤與學習成效評價,不論是課后作業、隨堂練習還是學期末,教師都可以得到每位學生的數字教材學習評估報告。針對此功能,教師首先從平臺上,根據自己的需求,搜集一些與英語相關的小練習,包括對練習形式、練習內容兩個方面,從而對整個英語練習內容進行“包裝”,做到既滿足學生的興趣,也能夠讓學生鞏固知識的效果。
例如,教師在教學“Spring Festival”時,以節日為話題,使學生學習描述節日的表達方式,同時加強學生對中外節日的理解與認知,并對現在進行時進行掌握。因此教師在設計隨堂練習的時候,從數字教材平臺上搜集關于節日風格的電子課件模版與圖像等資源,作為對課件、視頻設計的元素。緊接著,選擇一些具有趣味化的形式,考察對學生本單元單詞的認識。如將春節的燈籠上標記上本單元的單詞“festival、meal、dragon、lantern……”,然后讓學生根據教師的指示,念出單詞的讀音,并進行正確的拼寫。當學生回答正確之后,燈籠會變成紅色,以此為本次練習增添趣味。
當學生完成課堂之后,教師依舊可以采用數字教材平臺進行資源的補充與整合,實現隨時隨地為學生準備學習資源的效果。同時教師也可以借助通過該軟件,設計課下電子在線作業,讓學生實現有效的鞏固。但是在“雙減”政策下,教師需要進一步實現對資源的整合,在減輕學生壓力的基礎上,實現內容的精準化,讓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需求完成作業,并且上交作業。而教師也可以根據軟件平臺的后期統計,對學生的作業完成度、完成數量、完成質量進行數據分析,實現精準化的作業批閱,使教師全面地掌握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從而對接下來的教學進行調整與完善。
總而言之,目前大規模的在線學習已經逐漸成為現代化教育發展的常態,教師與學生都面臨著相應的挑戰,如何運用資源實現更優質的教學與學習成效,不僅為教師需要探究的新課題,也是學生在學習中需要思考的問題。唯有此才能夠為實現學生與學習資源的互動,使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并養成終身學習的良好品質。
參考文獻:
[1]侯曉樂.淺談數字化教學平臺在混合式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以學海智通云為例[J].海外英語,2021(16):197-198.
[2]謝芳.數字化資源在初中英語聽說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考試與評價,2021(0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