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軍
摘要:新修訂的《檔案法》是我國檔案法治建設進程中一個新的里程碑,是檔案工作適應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求,走向依法治理、走向開放、走向現代化的重要標志。 新修訂的《檔案法》 具有時代性、人民性、開放性、創新性。 新修訂的《檔案法》必將在實際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
關鍵詞:時代性、以人民為中心、創新性
2020年6月20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了新修訂的檔案法,將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這是我國檔案法治建設進程中一個新的里程碑,是檔案工作適應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求,走向依法治理、走向開放、走向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必將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檔案事業高質量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一、充分認識檔案法修訂的重要意義
檔案工作是維護黨和國家歷史真實面貌、保障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重要事業。黨和國家歷來重視檔案和檔案工作。檔案法作為我國檔案領域的基礎性法律,與其他法律法規互相補充、協調一致,促進了檔案事業的全面發展。
(一)修訂檔案法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檔案工作的重要指示和黨中央決策部署的集中體現
這次檔案法的修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科學指引,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總結實踐經驗,致力于解決制約檔案事業發展的瓶頸問題,為做好新時代檔案工作提供法律制度遵循。
(二)修訂檔案法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對檔案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
這次檔案法的修訂充分發揮立法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引領和保障作用,緊緊圍繞檔案工作“三個走向”,對現行檔案法中的一些基本制度和重要章節作了較大的調整和補充。
(三)檔案法修訂進一步明確各類主體義務和權利是增強全社會檔案意識的重要舉措
檔案法修訂增加了國家采取措施,加強檔案宣傳教育,增強全社會檔案意識的內容;規定一切國家機關、武裝力量、政黨、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公民都有保護檔案的義務,享有依法利用檔案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對檔案違法行為,有權向主管部門舉報;國家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和支持檔案事業的發展,等等。
二、 新修訂的《檔案法》的特點
(一)新修訂《檔案法》具有時代性
1 立法目的具有時代性
新修訂《檔案法》新增了“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表述,反映了新時代背景下國家治理對檔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新時代國家工作的重點之一?!皺n案工作是黨和國家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基礎性工作”,檔案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不僅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支撐和保障。從“檔案管理”轉向“檔案治理”,是檔案工作的發展趨勢。新《檔案法》的這一表述,突出反映了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對檔案工作提出的時代要求。
2 法律內容具有時代性
新修訂《檔案法》專門增設了第五章“檔案信息化建設”。這是此次修法的一大亮點。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廣泛應用,我國社會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但是,囿于陳舊的思想觀念和僵化的體制制度,檔案工作信息化水平相對滯后于整個社會的信息化水平?!皺n案信息化建設”響應了社會各界的呼吁,將提升檔案信息化水平作為新時代檔案工作的重心予以倡導和規范。
新修訂《檔案法》第三十四條關于鼓勵檔案館開展文化教育服務的規定,既反映了新時代背景下推進文化強國建設、增強文化自信的國家意志的重要性,也體現了進入小康社會后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來越突出的客觀要求。
(二)新修訂《檔案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新修訂《檔案法》第五條在此基礎上增加了“享有依法利用檔案的權利”的表述,將組織和個人保護檔案的義務與利用檔案的權利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這是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對公民利用檔案權利最明確、最直接、最有力的規定,也是新《檔案法》人民性的最重要體現。為保障公民利用檔案的權利,新《檔案法》還在第二十八、四十八條提出,對于不按規定開放檔案利用的,公民可以進行投訴,檔案主管部門應依法予以處分。
新《檔案法》反映人民對檔案為民所建的訴求。例如,近年來,社區建檔熱情逐漸高漲,人民群眾希望在建檔過程中獲得科學的指導和有力的支持。為此,新《檔案法》第八條規定,鄉鎮人民政府應對“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等的檔案工作實行監督和指導”。第十三條還規定,“反映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城鄉社區治理、服務活動的”材料,應當納入歸檔范圍。
(三)新修訂《檔案法》充分體現了檔案事業開放性的要求。
新修訂《檔案法》第二十七條將檔案封閉期限的閾值由原來的“三十年”改為“二十五年”。檔案封閉期的長短直接反映了一個國家的檔案開放程度,具有指標性意義。 原《檔案法》規定檔案開放主體是“國家檔案館”,新《檔案法》第二十七條將其修改為“縣級以上各級檔案館”,同時新增“國家鼓勵和支持其他檔案館向社會開放檔案”的表述,這使得公民有機會走進更多的檔案館。 原《檔案法》規定,“經濟、科學、技術、文化等類檔案向社會開放的期限,可以少于三十年”,新《檔案法》新增了“教育”類檔案,進一步擴充了可提前開放的檔案門類。
(四)新修訂《檔案法》體現實踐創新要求。
1 思想理念創新
新修訂《檔案法》第一條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角度定位該法制定目的,突破了此前囿于檔案圈的視野局限。第三十四條鼓勵檔案館開展文化宣傳教育活動,更是從“增強文化自信”的高度認識檔案的價值。這些都體現了思想理念創新。
2 制度設計創新
新修訂《檔案法》中的諸多制度設計具有較強的創新性、針對性。新修訂《檔案法》第九條首次提出,“中央國家機關根據檔案管理需要,在職責范圍內指導本系統的檔案業務工作?!睂τ跈n案業務工作,在原有的橫向“屬地管理”原則上增加了縱向“系統管理”原則,形成“條塊結合”的管理格局,這有利于加強對諸如科技、海關、財務、稅務、審計、人事等專業性很強的系統、部門檔案業務工作的監督和指導。
3 業務內容創新
新修訂《檔案法》在檔案業務工作內容方面的創新,首先集中體現于新增的第五章“檔案信息化建設”。該章事實上是將檔案信息化建設視為當前和未來一段時期檔案工作的重心。其次,新《檔案法》對檔案工作的監督和指導提出了許多新要求。
參考文獻
【1】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解讀,中國檔案報,2020年7月2日總第3545期。
【2】淺談新修訂的檔案法對基層檔案事業高質量發展的現實意義 ?李衛東《四川檔案》 ?2020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