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刮毒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和決心,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取得了反腐敗斗爭的壓倒性勝利,贏得了黨心民心。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腐敗這個黨執政的最大風險仍然存在,存量還未清底,增量仍有發生,腐蝕和反腐蝕斗爭長期存在,稍有松懈就可能前功盡棄,反腐敗沒有選擇,必須知難而進。作為鉆探板塊的基層企業紀委,如何落實監督責任,有效發揮監督作用,是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必須不折不扣地堅決貫徹落實。
一、履行監督責任的重要性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黨委負主體責任,紀委負監督責任,其中明確界定了紀委的職能定位就是強化監督,并且要把監督放在首位。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失去對權力的監督,權力就要滋生腐敗,而腐敗是我們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最大威脅。對企業而言,發展的根本目的是為員工謀福祉,加強領導干部權力運行的監督,就是保障員工的切身利益。領導干部以權謀私,會直接損害員工的利益,作為企業紀委,必須強化對權力運行的監督,同損害員工利益的權力運行進行堅決斗爭,保障員工的切身利益,監督權力規范運行,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
當前,鉆探企業改革發展面臨嚴峻形勢,全球工程技術服務市場持續低迷,海外市場份額大幅減少,國內市場服務價格不斷降低,企業增收創效難度加大,員工對企業效益、個人收入、個人發展、評先選優等方面更加關注和期待。面對嚴峻形勢和員工期盼,近年來,公司大力實施提質增效、管理“兩化一升”、虧損企業治理等重點工作。這些工作推進的措施、力度、效果能夠直接反映企業領導班子尤其是主要領導的精神狀態、作風形象、業務能力、管理水平等情況,同時這些工作也是企業紀委履行監督責任、發揮監督作用的重要方面,因為這些工作做得好壞直接關系到員工的切身利益,也能反映領導干部的權力運行是否到位、規范。
二、履行監督責任的難點及存在的問題
履行監督責任是具體的、明確的。在實際工作中,基層單位紀委履行監督責任程度不同地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難點及問題。
(一)不想監督,思想上不重視。認為履行監督責任是給自己“找事”,能不監督就不監督,把平日的工作重點放到了警示教育、紀檢基礎工作、信訪舉報受理和初步核實等方面,沒有認識到監督是紀委必須做好的“第一責任”,從而弱化了監督責任。
(二)不會監督,落實上不到位。一是制度不具操作性,簡單照搬照抄上級關于履行監督責任的相關制度,沒有結合本單位生產經營實際和業務特點細化履行監督責任的具體內容,責任清單虛化、泛化,缺乏針對性和操作性。二是落實監督責任內容找不到切入點,抓不住著力點,不知從何入手,致使監督流于形式。
(三)不敢監督,擔當上不堅決。一是對同級領導和“關鍵少數”不敢監督,這是監督工作的難點,也是對紀委擔當盡責的考驗。二是對重大問題和重大決策事項的合規性不敢監督,抱有“隨大流”的心態,有置疑、有反對意見不敢正面說,思想上顧慮多。
(四)不善監督,方法上不正確。主要表現為工作職能和工作定位出現偏差。比如,紀檢部門直接參與企業招標選商、合同簽定、費用確認、審計檢查等工作之中,表面上看是履行監督責任,實際上并不能嚴格地發揮監督作用,在出現違紀違規問題時,紀檢部門因為直接參與和簽字背書而成為被追責的對象。
三、履行監督責任的方法和途徑
(一)提高認識,把監督挺在前面。監督執紀問責是紀委的主責主業,監督是紀委第一位的工作職責,是《黨章》及《黨內監督條例》賦予的重要職責,也是落實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的內在要求。監督重在發現傾向性、苗頭性問題,重在抓早抓小、紅臉出汗、防微杜漸,這是監督的重要價值。把監督的關口前移,有利于教育和挽救黨員干部,有利于及早發現小問題、小錯誤,避免小問題變為大問題、小錯變為大錯,起到“懸崖勒馬”的作用。履行好監督責任,要強化監督意識。只有認真學習領會黨中央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決策部署,認真貫徹執行黨章及黨內法規關于強化監督的要求,認真研究落實上級黨委、紀委的年度工作會議精神,才能提高對強化監督重要性的認識。
(二)明確監督重點,提高監督針對性。履行監督責任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緊密結合本單位生產經營實際和業務特點抓落實。一是要把企業生產經營的重點難點工作作為監督的重點內容。比如,扭虧解困、提質增效、管理提升、問題整改等工作。二是要把企業“三重一大”事項決策納入監督視野,監督“三重一大”事項在研究、立項、執行、效果評價等環節是否合規。三是要把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糾治“四風”作為日常監督的必要內容,按照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實施細則的要求,明確日常監督內容,強化黨員干部作風和紀律監督。
(三)講究監督方法,提高監督效能。履行監督責任,既要明確監督重點內容,又要講究監督的方式方法。一是要認真落實“三轉”要求,切實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把不該紀委監督的內容和方式還給業務部門,紀委只履行業務部門監督的“再監督”作用,這個“再監督”就是監督業務部門監督監管職責的落實情況,紀委部門重在發揮組織協調和監督業務部門的作用,構建“誰主管誰監督、紀委再監督”的工作格局。二是要著力推動領導人員承擔黨風廉政建設“一崗雙責”的監督責任落實,領導人員落實“一崗雙責”的過程,也是自我監督和監督分管部門落實監管責任的過程,領導人員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一崗雙責”是難點更是紀委工作重點,推動領導人員“一崗雙責”落實是強化監督作用,提高監督效能的重要體現。三是要壓實基層黨(總)支部的監督責任。基層黨(總)支部是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堅強戰斗堡壘,基層單位是企業增收創效的直接來源,生產物資、施工裝備、技術力量都集中在基層,同樣是廉潔風險防控的重要領域,基層黨支部不僅要做好基層黨員干部的廉潔教育工作,也要敢于善于做好廉潔風險的監督和管控工作,尤其要重點做好油料和重要材料的監督和監管,敢于向侵占和盜賣油材料的違紀違法行為說“不”,善于依靠警示教育、支部監督和群眾監督等各種途徑,遏制以權謀私、損害基層群眾利益的違紀違法行為。
(四)加強監督考核,強化監督責任。考核是推動工作的有效手段。要結合監督責任清單制定考核標準,對領導班子成員、機關部門負責人、各級黨組織書記履行監督責任、發揮監督作用的情況進行定期考核評價,把考核結果與相關人員的工作績效和獎懲機制掛鉤,督促落實監督責任。
綜上所述,紀委履行監督責任,既要落實好紀委自身的監督責任清單,也要充分發揮監督的再監督作用,組織協調業務部門落實各自屬地內的監督責任,更要協助好黨委落實主體責任,督促領導班子成員落實“一崗雙責”,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監督責任體系,打造想監督、會監督、善監督的管理團隊。
作者簡介:
高向寧(1983.05-)女,漢族,籍貫黑龍江省賓縣,本科學歷,政工師,研究方向——黨風廉政建設、黨務政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