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向前發展,人們越來越關注食品質量和安全問題,綠色食品概念應運而生。基于此,本文介紹了綠色食品的相關知識,重點介紹了綠色食品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和產品論證,使人們能夠充分了解這一知識體系,在生產和生活中充分了解綠色食品知識的認證。
關鍵詞:綠色食品認證;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食品認證;基地建設;無公害
綠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按照特定的生產方式生產,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無污染的安全、優質、營養類食品。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是開展綠色食品認證的專門機構。
一、綠色食品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
1、目標、思路和原則。(1)目標:促進農產品的區域化布局、產業化經營、標準化生產和市場化發展;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增加農產品市場競爭力,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和縣域經濟的發展;(2)思路:按照“政府推進,產業化經營”的原則,積極穩妥地推進基地建設。按照市場導向和綠色食品事業發展水平,堅持“統籌安排,協調發展,分步實施,穩步推進”的辦法。鼓勵將地方特色農產品和綠色食品加工企業、養殖企業需求較大的原料產品建設為基地;(3)原則:堅持“政府推進,產業化經營”的原則,堅持集中連片,規模發展的原則,堅持與綠色食品產品認證相對接的原則,堅持多元化投入的原則,堅持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
2、綠色食品標準化生產基地創建條件。其基本要求一是基地所在縣級人民政府有專門機構負責農業標準化工作和綠色食品工作,對標準化生產有規劃、措施和經營保證;二是基地環境符合NY/T391—2000《綠色食品產地環境條件》要求,基地內無工業“三廢”( 廢氣、廢水、廢渣)和城市生活垃圾等污染源;三是有綠色食品工作基礎,已有綠色食品產品和龍頭企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顯著;四是農業生產基礎設施配套齊全,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健全;五是農產品生產者(農戶)具有建設標準化基地的要求。在建設過程中要建立綜合協調組織管理體系、完善的生產管理體系、行之有效的農業投入品管理制度、完善的科技支撐體系、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保護等制度。
3、綠色食品生產基地創建的申請和管理。這方面包括:(1)組織管理: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負責基地的統籌規劃和組織管理工作,各省綠色食品管理機構負責基地建設的規劃布局、現場考查和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人民政府負責基地的創建和日常管理工作;(2)創建申請流程:縣級人民政府向省綠色食品管理機構(以下簡稱省綠辦)提出創建基地書面申請報告,填寫《創建全國綠色食品標準化生產基地申請書》等材料。省綠辦對申請材料進行初審,對初審合格的基地進行現場考察,并委托綠色食品定點環境監測機構對基地進行環境質量監測和現狀評價。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組織有關專家對各地綠辦推薦的申請材料進行評審。符合基地創建條件的,進行正式批準,并與基地縣、省綠辦簽訂創建任務書。基地創建期為一年,經創建和自查,符合驗收條件的,由縣級人民政府經省綠辦向中心提出書面申請驗收。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組織專家驗收,驗收合格的,由基地縣與中心簽訂基地建設責任書授予基地縣“全國綠色食品XXX(作物名稱)標準化生產基地”稱號,并頒發匾牌和證書,進行公告。未能創建成功的基地,經中心批準,保留一年期的創建資格;(3)監督管理:中心對基地采取動態管理的辦法,每年組織監督檢查。年檢和三年復查不合格,取消基地稱號,并進行公告。
二、綠色食品的產品論證
1、申請主體要求。具有綠色食品生產條件的國內企業均可申請綠色食品認證。
2、論證申請。申請人填寫并向所省綠辦遞交《綠色食品標志使用申請書》、《企業及生產情況調查表》及以下材料:一是保證執行綠色食品標準和規范的聲明;二是生產操作規程(包括種植規程、養殖規程、加工規程);三是公司對“基地+農戶”的質量監控體系(包括合同、基地圖、基地和農戶清單、管理制度);四是產品執行標準;五是產品注冊商標文本(復印件);六是營業執照;七是企業質量管理手冊等材料。
3、受理及文審。省綠辦收到上述材料后,進行登記、編號,5個工作日內完成對申請認證材料的審查工作,并向申請人發出《文審意見通知單》,同時抄送中心認證處,申請認證材料不全的,要求申請人收到《文審意見通知單》后10個工作日內提交補充材料。申請認證材料不合格的,通知申請人,且本生長周期不再受理其申請。申請認證材料合格的,進行現場檢查、產品抽樣。
4、現場檢查、產品抽樣。省綠辦在《文審意見通知單》中明確現場檢查計劃,安排專人現場檢查,合格的可以安排產品抽樣。
5、環境監測。綠色食品生產地環境質量現狀調查由檢查員在現場檢查時同步完成。
6、產品檢測。綠色食品定點產品監測機構自收到樣品、產品執行標準、《綠色食品產品抽樣單》、檢測費后,20個工作日內完成檢測工作,出具產品檢測報告,連同填寫的《綠色食品產品檢測情況表》,報送中心認證處,同時抄送省綠辦。
三、綠色食品基地建設今后的發展方向
在現有基礎上,今后一個時期,綠色食品基地建設的總體思路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促進現代農業建設和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繼續突出優勢農產品產業帶和農業大縣兩個創建重點,積極發揮地方政府、龍頭企業和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作用,創新機制,完善標準,高起點、高質量地穩步推進,強化動態監管,不斷擴大生產規模,提高基地建設水平,為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1、以加工企業為龍頭帶動基地建設。通榆縣多年來堅持圍繞龍頭建基地,依托市場建基地的原則,延長產業鏈條,抓好基地建設,提升縣內綠色食品集團核心競爭力。注意借鑒國內外績優的企業發展經驗,推進企業資產重組,實施強強聯合。近年來,這個縣以農業標準化生產為基礎,以綠色有機食品生產為優勢,以龍頭加工企業為重點,以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為目標,對乳、米、豆、肉、牛、葵花等企業進行了整合。益發合大豆集團、黃梔花藥業集團、鶴鄉米業集團等已經成為同行業中的產業化龍頭企業。
2、以農業標準化生產規范基地建設。縣政府制定出臺《通榆縣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基地建設與管理辦法》。建立了農產品產前、產中、產后相關配套的技術標準體系,保證農產品生產有標可依和標準實施到位。通過農產品認證,實施標準化農業生產,建立生產基地檔案,在綠色食品基地推行“六個統一”,即統一規劃連片種植、統一標準化供種子種苗、統一農業投入品、統一生產技術規程、統一收獲和加工、統一品牌和產品銷售,促進了農業產業化經營。
3、以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保障基地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指農產品質量符合保障人的健康、安全的要求。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由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檢測體系、認證體系、監管體系等組成,全程控制農產品生產過程,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
作者簡介
朱春晶,女,漢族,1976年6月出生,吉林通榆人,現任職于吉林省白城市通榆縣食品檢驗檢測中心,研究方向為食品質量工程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