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佩佩 祝曉英
摘要:近年來,我國政府不斷加強對孕產婦心理健康問題的重視程度,在《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11-2020)》《“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關于加強心理健康服務的指導意見》及《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方案》等文件中都要求進一步關注孕產婦的心理健康狀況。世界衛生組織2020年數據顯示,在發展中國家,孕產婦妊娠期和產后經歷精神障礙的概率分別15.6%和19.8%, 且主要為抑郁癥。本項目就是結合人工智能技術,采集孕婦以及哺乳期婦女表情及語言,智能分析其心理狀態
關鍵詞:心理健康;人工智能;檢測系統
1.項目基本介紹
本項目的服務對象是全網孕婦及哺乳期婦女。項目設計的孕婦及哺乳期心理健康監測系統是一個綜合的平臺,通過人工智能技術,采集孕婦以及哺乳期婦女表情及語言,智能分析其心理狀態。平臺主要內容包括:
(1)采集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的日常對話,表情,智能分析其心理狀態
(2)人工智能心理健康評估,內容包括:產婦的個性心理特征、孕產婦對孕產的認知、情緒反應和行為表現、是否具有正常的家庭和社會資源、是否已學會正確的利用家庭和社會資源、人際關系是否緊張,應對方式是否積極,有無負性事件發生等;
(3)提供健康教育:宣傳優生優育及有關妊娠、產前檢查和分娩等各項孕產知識,使孕婦了解孕期可能出現的生理改變,學會自我保健和自我監測;指導孕婦做好分娩的心理準備,加強產前健康教育,幫助產婦正確認知分娩,指導其采取一些放松技術,緩解其緊張、恐懼的心理,使產婦以最佳的心理狀態面對即將來臨的分娩;教授產婦育兒知識與技能,幫助其全面勝任母親角色;
(4)妊娠期、分娩期以及產褥期婦女的心理防護措施:平臺充分了解孕婦的心理特點及影響因素,提供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干預,根據孕婦的心理需要解決問題。對于負性情緒較為明顯的孕婦,平臺會通過線上咨詢方式,提供專業醫護人員的電話號碼、QQ等聯系方式回答相關問題和解決問題;
(5)處理數據并且解決心理問題:平臺擁有完善的記錄平臺和強大的分析工具,用戶能編輯豐富的刺激材料,采集眼動、被試行為、鼠標數據及生理腦電表情數據,繪制興趣區并統計各項指標,并將結果可視化。通過人工智能分析,平臺會提供最新的解決方法。
(6)咨詢、問答與傾訴為一體:全網用戶與咨詢師之間進行咨詢和問答,與其他用戶互相交流傾訴、分享經驗以及鼓勵。
(7)可以看心理專家的直播。
2.可預見的關鍵問題
2.1 接受了大量的負面數據,AI是否會給出負面的診療方案?
AI目前僅僅是基于大數據進行深度計算,但是當AI真正成為心理監測系統和“咨詢師”會接受大量的患者數據,目前AI還沒有像人類一樣擁有愛恨情仇,不過如果平臺接受大量的負面數據,對于原本沒有抑郁癥的患者會不會給出錯誤的監測結果和負面的診療方案。更廣泛地說,軟件具備的可延展性有利有弊。就像藥物開發一樣,我們也必須通過精確的監控才能保證軟件的安全性和治療方案的效果。
2.2AI是否會泄露病人隱私?
人工智能技術也可能會引發隱私保密問題。獲得病患的私密信息也會帶來全新的風險,特別是這些信息涉及到用戶在社交媒體上的數據之時。當國家還沒有出現類似的法律時,患者的隱私如何才能安全的得到保護,能否與用戶簽訂隱私保護協議。開發者從一開始就應該將風險降到最低,比如盡量少地存儲用戶的私密信息,對于分析過的就診記錄要定時清理,并對服務器上的數據進行加密。
2.3 平臺核心業務的選擇與非核心業務的運營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心理健康檢測系統平臺功能全面,包括知識普及、人工智能采集表情及語言、情感分析、視覺技術、心理測評、專家咨詢等功能。如何從眾多功能性業務中選擇出核心業務,如何定義非核心業務與核心業務的關系,以及如何對非核心業務供應商進行選擇、管理、評價、控制等是該平臺在設計時首先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2.4粉絲的增長速度和平臺普及范圍
在新媒體時代,各種各樣的心理檢測系統APP傳播各式各樣的信息,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愛去選擇不同的APP。孕婦及哺乳期婦女心理健康檢測系統作為新的自身傳播平臺,本身并不具像報紙、廣播等大眾媒體微信公眾號一樣的民眾基礎的廣度與深度,粉絲人數的增長一般較緩慢,吸引關注度的能力也較大眾媒體公眾號弱。
3.項目創新內容
3.1相比于心理醫生,人們更愿意對機器敞開心扉
不難發現,“抑郁”的魔爪正在伸向越來越多的高智商群體,而大部分高智商群體不愿意承認自己患上抑郁癥,不愿意向周圍的人傾訴,更不愿意去主動去咨詢醫生。有研究表明,人們更愿意與一個聊天機器人吐露心聲,人們面對機器表露出更加強烈的悲傷,以及更不在意訴說秘密。
3.2相對于心理醫生,AI不受情感交流影響診斷更為準確。
目前,我國的心理咨詢咨詢師在工作的過程中,即使是專業的心理咨詢師有時候也很難保持價值觀的絕對中立,咨詢師與來訪者的深入交流會對雙方感情產生影響容易出現誤診。AI 利用深度學習模擬人腦進行分析,并不局限于單一的一種數據訓練,通過海量數據提取最具特征性的信息,而這一觀點也得到證實。
3.3人工智能心理監測絕對中立
AI心理咨詢在與人類交流中不會受到情感、文化和生活背景的影響,更不會將自己的個人體驗,強加在來訪者身上,可以做到心理診斷時的絕對中立。
3.4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相結合
該平臺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相結合,使得智能機器人可以以擬人化的方式完成人們的需求,人工智能在監測過程中并不會有情緒產生,能避免很多心理醫生在給患者治療時的情緒。同時,該平臺支持引導關注公眾號贈送余額到賬戶進行免費測試、提供專業多維度專項心理量表和允許登陸測試和免登陸測試,微信/QQ登陸或手機驗證碼登陸等。都體現了與互聯網的緊密結合。
3.5優化內容質量,關注真實信息的傳播
在中孕婦及哺乳期婦女心理健康檢測系統平臺,平臺在提高心理健康檢測系統內容的科學性的同時還要不斷提升了新媒體傳播內容的質量,樹立服務用戶健康理念,不斷推出用戶關注的高質量內容。心理健康知識是用戶關注的主要內容,因而平臺應該系統性宣傳心理健康知識,并將相關內容與用戶生活場景結合起來,以更加直觀簡單的方式呈現,使公眾能夠更好地理解心理健康信息。同時,還為個人用戶提供個性化咨詢渠道,搭建用戶與領域專家交互溝通的橋梁,使平臺的社會價值不斷發揮,打造了高品質的心理健康檢測平臺。
參考文獻
[1]陳佳、鍋春燕、陳懷梅、王亞冬.孕晚期婦女心理健康狀況現狀調查及影響分析,2021-08-25.
[2]張莉.孕期危機事件應激管理模式的效果研究,2021-10-14.
[3]孫爐燕.陳震霞.陳麗芬.徐水花,新媒體干預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孕婦心理健康和妊娠結局的影響,2021-08-25.
[4]李子君.潘孝富,孕婦產前心理健康的時代變遷及影響因素——基于1998—2017年的橫斷歷史元分析 ,2021-01-25.
作者簡介
辛佩佩(1989.05.26),女,漢族,黑龍江哈爾濱,助教,碩士,主要研究方向航運物流大數據。
祝曉英(1999.09.15),女,傈僳族,云南怒江,本科,專業:物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