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曉陽
目前有在湖北省交通行業具有示范作用的工學結合的六大校內實訓中心47個實驗實訓室。為交通土建類、汽車類、交通信息類、物流管理類和設計藝術類提供實驗實訓平臺,對內服務教學,滿足教學的需要,對外服務社會,建成1-2個教學水平領先的開放型、共享型、示范性省級實訓基地,形成較強的社會服務能力與區域輻射能力。根據《高等學校固定資產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本著分級管理、管用結合、誰用誰管的原則,我院對實訓基地設備實行二級管理。財務處專門成立資產核查管理機構對實訓基地設備進行管理,是一級管理部門。各系部針對實訓基地設備制定了較為完善的管理制度,為二級管理部門。尤其針對大型貴重精密儀器設備設專人專管,一級管理部門專門備案。如有責任人變動,各部門儀器設備管理員都會及時上報一級管理部門更改備案。各部門職責分工明確,管理制度到位,使得實訓基地運行狀態良好。
以職業崗位核心技能培養為目標,以課程體系要求為依據,以教學模式實現為主線來開展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按照職業崗位(群)對技能的要求和教學大綱的要求,校外實訓基地建設內容貼近生產和管理第一線,營造真實的職業環境,利用真實的職業崗位進行實際操作訓練和技術培訓。建立實訓基地的使用和服務信息平臺,實施對外開放,輻射周邊中小企業、高職院校及中等職業院校,實現區域共享。
立足交通建設,依托國內規模較大的企業,以培養具有良好政治思想品德和職業道德,具備熟練職業技能的專門人才為宗旨,將實訓基地建設成為集教學、技術應用研發、培訓和生產于一體的校外實訓基地,建設成為與交通行業、當今社會深度融合的開放式的平臺,滿足教學研究、社會培訓、職業技能鑒定和項目研發四大功能的需要,為畢業生提供生產性實訓和頂崗實習。逐步提高企業“訂單培養”學生數量,擴大工學結合合作模式的企業數量,建立長效合作機制,對省內高職院校具有示范作用并服務社會,具有鮮明的交通特色的校內外實訓基地。
我院現用于計算機網絡技術實訓基地建設的建筑面積為1600平米,有專用實訓場所22個,擁有六個計算機機房、一個綜合布線室、一個銳捷網絡實驗室、一個華為網絡實驗室、一個硬件組裝實驗室、一個智能交通實訓室等校內實訓場地。具有先進的校園網絡條件,校園網覆蓋全部教學場所和管理科室、部門;主干網絡為1000兆,支線網絡100兆,桌面10兆;寬帶接入因特網,擁有注冊的網址和主頁。實驗室配套性好、功能齊全、技術先進、實用性強,確保實訓效果的實用性和真實性(仿真性),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職業素養,突出地體現了專業教學的職業特性。形成了面向社會、依托行業、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以職業教育為中心,以產學研結合為途徑的辦學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