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亮
隨著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標志干部隊伍建設進入了新時代、新高度。當前,隨著健康中國戰略和醫療體制改革不斷推向縱深,如何結合現代大型公立醫院特點,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管理干部隊伍,成為實現醫院管理體系和管理能力現代化、不斷提高服務質量服務質量和水平的必要條件。
一、提升思想政治水平,培養鍛造高素質的干部隊伍。
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強化黨性修養是基礎,提升政治素養是目標,深化思想教育是先導。一是注重經常性教育,深化理論學習。以黨史學習教育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為契機,組織黨員干部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理論主線,不斷加強干部思想政治建設,時刻保持政治清醒和政治定力。二是利用好紅色教育基地,開展集中輪訓。依托市內外紅色教育培訓基地,制定長期培訓計劃,分期分批組織黨支部書記、委員、黨員骨干、部分中層干部赴紅色教育基地進行集中輪訓,通過課堂教學、訪談教學、現場討論、實景體驗等多種方式,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和黨性再教育。三是改進方式方法,增強教育實效。強化典型教育,通過宣傳報道、事跡宣講、觀看影視教育片等方式,組織干部學習先進典型事跡。結合疫情防控先進個人、天津市“好醫生、好護士、好醫院”評選和“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先進基層黨組織”等評選活動,在院內形成一股講先進事跡、學先進精神的熱潮。此外,黨員領導干部、基層黨組織書記要圍繞黨的創新理論,定期為黨員講黨課。
二、創新人才引進和培養機制,培養鍛造可持續的干部隊伍。
一是強化人才強院理念,建立醫院各類人才的強軍計劃,積極引進專業學術型人才,增加青年骨干進修、交流機會,建立并加快推進助力優秀青年人才成長成才培養計劃和跟蹤機制,推進醫院人才隊伍建設高質量發展,打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中青年為主的人才隊伍。二是加大管理人才培養力度。科學制定與醫院發展和優化干部隊伍總體結構相適應的干部隊伍建設規劃,加大管理人才培養力度,創新培養方法,結合我院工作實際,加強考核力度,建立人才培養檔案,完善長期激勵機制。三是優化后備干部成長路徑。臨床專業技術人員在行政崗位鍛煉期間表現突出的,一方面可作為行政后備干部,提拔到領導職務,負責處室全面工作,另一方面,可優先考慮將其列為業務科室負責人后備人選。擴大后備范疇,借助黨建擴支部形成的黨員支委素質結構調整優勢和組織建設實踐平臺,將年輕的黨支部委員、團委委員等其他管理崗位上的優秀干部納入后備管理干部隊伍,優先考慮。
三、規范干部選拔任用,培養鍛造科學化的干部隊伍。
遵循《干部選拔任用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確保堅持原則不動搖、執行標準不走樣、履行程序不變通、遵守紀律不放松。一是注重調查研究。根據院黨委關于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工作的有關要求,成立調研組深入醫院各臨床科室、職能部門進行專項調研,及時發現掌握干部隊伍情況,將比較成熟的年輕干部列入培養選拔計劃。同時聽取各層次、各部門對醫院干部隊伍建設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為醫院黨委調整充實中層干部以及今后干部隊伍總體進退需求提供參考依據。二是完善管理干部選拔制度。修訂醫院干部選拔任用工作實施意見,嚴格落實程序,始終堅持干部選拔任用“七項原則”“十個不準”,嚴把動議提名、民主推薦、組織考察、討論決定、任前公示等程序關,嚴格落實“四必核”,堅決防止“帶病提拔”,有效提升干部選拔任用規范化、程序化水平。
四、優化考核激勵制度,培養鍛造靠得住的干部隊伍。
一是科學設置考評指標。要充分考慮不同層次、不同崗位情況下干部的差異和特點,科學合理設置考評指標。細化兼職干部考核指標,臨床科室負責人兼任黨支部書記的,應將黨建考核與業務考核指標共同納入績效考核。考核指標要根據發展的需要,及時充實調整新的內容和要求,使考核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動態性,發揮好考核的導向作用。二是改進考評方式。堅持年度考核、任期考核與日常考核有機結合,全方位、多層面、深層次了解和掌握干部情況。加強與相關職能處室溝通,從不同渠道、不同角度了解掌握干部的現實表現。建立實施專項跟蹤考察制度,對在中心工作、重點項目建設、重大事件中擔當重任的干部進行即時跟蹤、動態考察,全程記錄干部在推動工作落實、解決實際問題中的表現情況。三、強化結果運用。要切實把考核結果作為干部選拔、使用的重要依據。建立實行考核結果反饋制度,對干部個人測評情況和考核結果,要在適當范圍內進行反饋,完善不稱職干部的評價辦法,通過考核,暢通干部“下”的渠道,對經過長期考驗、工作經驗豐富、各方面比較成熟的優秀干部,要敢于放到重要和關鍵崗位,對不敢擔當、不愿作為、坐等提拔、熱衷于自我設計的干部要及時調整下去。
五、從嚴管理監督干部,培養鍛造信得過的干部隊伍。
一是注重細節管理。要從小處和細節抓起,利用好第一種形態談話制度,對于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談話提醒。嚴格落實提醒、函詢、誡勉實施細則、干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述職述廉、民主生活會、干部請銷假、干部社團兼職等制度,加強履職行為和做人做事的監督。以不作為不擔當專項治理工作為契機,督促各級干部開展自查自糾,轉變思想和作風,進一步提高服務能力,對不作為不擔當行為嚴肅問責,努力形成務實重行、真抓實干新常態。二是要從嚴管理。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認真執行《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處分條例》、《中國紀律處分條例》等規定,引導干部不斷強化規矩意識、增強紀律觀念,對不講規矩、不守紀律的要嚴肅批評教育,視情節給予相應的組織處理和紀律處分。加強對微官網、微信群、公眾號等陣地的管理,掌握網絡輿論陣地主動權,傳播正能量。三是要加強跟蹤管理。對干部的管理,應當是持續的、一貫的,不能松一陣緊一陣。既要在關鍵時刻、重要時期加強對干部的管理,又要加強對干部的日常管理,將管理融入日常干部工作中,真正做到管人與管事、管行為與管思想相統一。同時,要加強8小時外的干部監督,構建“家庭、單位、社會”三重監督防線,讓干部始終感到管理監督的力量,始終保持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