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鏵仁 劉季凱

摘要:目的:分析手術室護理中通過細節護理干預的效果。方法:針對我院手術室患者進行研究,對照組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細節護理,對比護理滿意度、風險事件發生率。結果:觀察組滿意度比對照組高,風險事件發生率比對照低,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在手術室護理中為患者施以細節護理干預,有利于提升護理安全性及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細節護理;手術室;風險事件;滿意度
手術室作為醫院治療重癥患者的科室,承擔挽救患者生命的原則,對患者康復也具有重要意義。外科手術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發生風險的概率較高,護理人員的工作一旦疏忽,可能會發生嚴重的醫療事故,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對此,在手術室護理過程中采取細節護理具有重要意義[1]。細節護理作為在臨床廣泛應用的方法,在護理過程中關注護理細節,分析發生風險的因素,有針對性的規避風險,降低風險事件發生率。手術室護理也能降低醫院發生糾紛的概率,提升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本研究分析細節護理對手術室護理安全性的影響,具體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21年1月-2021年8月手術的患者,隨機數字法將80例患者分別納入對照組及觀察組,兩組患者各40例。其中,男女患者分別為46例、34例,患者平均年齡(34.24±4.24)歲。手術類型:闌尾炎手術18例、骨折手術16例、宮頸癌手術10例、乳腺癌手術12例、膝關節置換術14例。患者一般資料對比,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在常規護理過程中,術前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訪視,說明手術方法及注意事項。術中對患者心率及血壓等基本體征進行觀察,記錄患者出血量及手術時間等。術后,將患者轉運回病房,根據患者手術方式,告知患者臥床休息時間,與病房護士完成交接。
觀察組:為患者采取細節護理。①術前護理:術前1d,手術室護士對患者進行訪視,主動與患者交流,向家屬及患者說明手術的意義及手術過程中關注的問題,向家屬講解手術知識及注意事項,對患者的基本心理活動有所判斷,盡可能滿足患者的心理需求。指導患者手術后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或者風險事件,讓患者提前做好心理準備,患者及家屬同意的基礎上簽署手術協議。②術中護理: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心理波動較大,對手術感到焦慮及不安,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為患者列舉本院成功治療的案例,通過心理疏導穩定患者情緒,讓患者配合麻醉及手術。術前對患者局部進行消毒,準備全面的手術工具,評估設備功能,保證設備處于最佳的工作狀態。為患者建立靜脈通路,協助醫師傳遞手術鉗等工具,觀察患者體征變化,及時向醫師說明。③術后護理:等待手術后,對手術器械及紗布進行清理,將身體血跡擦拭干凈,為患者穿戴病號服,將患者重新轉運回到病房,與病房護士完成交接。
1.3觀察指標
①滿意度調查:為兩組患者發放本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問卷,其中包括非常滿意及滿意、不滿意三項指標,患者在一項指標上打勾。②對比圍術期風險事件發生率,包括器械不足、消毒不到位、設備故障等。
1.4統計學處理
統計學軟件spss22.0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標準差±表示,使用t值檢驗;計數資料概率%表示,卡方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組間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患者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組間風險事件發生率對比
觀察組風險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手術室護理中需要注意的細節性問題眾多。護理人員應當對既往的工作經驗進行總結,說明臨床護理過程中面對的問題。在護理過程中,把握護理工作要點,明確護理風險,在術前及術中、術后三個階段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最大程度的保證患者手術安全性[2]。在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通過手術室細節護理干預,在護理過程中,注重術前教育及術中心理疏導、手術室環境管理及器械準備,從而有效提升臨床護理工作的效率及質量。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較高,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手術室風險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細節護理對手術室護理工作開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吳繼承,汪學東. 細節護理在手術室中的應用研究[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1,13(21):190-193.
[2]劉茜. 細節護理對手術室護理質量及患者滿意度的影響[J]. 中國校醫,2021,35(05):372-373+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