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平
摘要:在農村能源網絡轉型的背景下,重點抓好農村電網管理、運行和規劃,進一步鞏固發展農村能源網絡改造成果,逐步完善農村能源網絡建設,實現農村能源網絡規劃與城市規劃的對接。農村能源網絡的建設和轉換不僅要考慮進展情況,我們還應該考慮地區的實際情況。
關鍵詞:農村電網;規劃;建設
引言:
目前,農村正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城鄉差距正在逐步縮小,隨著農村的發展,人口的能源消費也在逐步增加,農民使用的家電和電機種類繁多,由于現有的電力供應系統已不能滿足人口的日常需求,系統已超負荷運行,導致電力供應水平增加,資源浪費。此外,高負荷也容易造成長期的安全事故,這就是為什么我們需要解決農村電站存在的問題。
一、農村電網規劃
1.1農村電網規劃的基本原則
根據電力部門的實施、發電廠和電網的分離、供電網絡的接入、國家監測和能源系統的改革等原則,農村發電廠的規劃必須基于安全和穩定的原則,在分析這些問題時,本文件總結了農村能源網絡規劃應遵循的一些原則:
①在規劃上,農村供電網絡要實現一定程度的統一,在規劃過程中充分結合城鄉一體化的發展需要,在兩個中央輸配電點實現一定的整體管理,以滿足各自的設計標準。
②在農村電站的規劃中,應優先考慮對原電站進行改造,這必須在一定程度上節約成本,同時不斷改變技術,關鍵是始終掌握核技術。
③農村網絡的建立和發展應盡量避免損害農民的利益,更加注重環境保護,盡量少用農民的耕地,確保農民利益受到的損害最小。
④規劃工作必須符合標準化的基本原則和嚴格的設備要求。農村地區發電廠的建設決不能脫離管理。
1.2農村電網的規劃時間
我們認為,農村發電廠的發展時間應與我們的發展時間相對應,一般來說,短期為五年,中期為十年,長期為十年以上。在中期,我們需要解決最近的問題,在一些關鍵領域,我們需要擴大和探索一些問題。在中期規劃中,我們應該對發展目標有一個更清晰的認識,有一個更堅定的發展規劃,長期規劃的主要目標是在一些關鍵問題上取得突破,在未來取得實質性進展。遵守這些規劃目標,并在規定期限內達到同等效果[1]。
1.3農村電網規劃的實質
農村供電網的規劃應結合實際情況開展重大工作。這些具體工作包括:在分析和處理總體框架內,對每個地區的實際情況進行總結,并解決其中的一些重大問題與電網運行相關的電壓、電壓和電流平衡系統的電網部署計劃供電網維護的技術要求和規劃對城市和縣電網的管理電網和供電網的管理支持自動化的運行和管理:供電網絡實施經濟可行性的項目預算評估制定供電網絡的機械電網圖以及不同地區電網使用的詳細說明。
二、農網規劃存在的問題
2.1負荷預測不準確
電力彈性系數法是農村電網最常用的預測方法之一,但負荷預測方法簡單,影響因素多。因此,通過將能源消耗增長率與社會總基線進行比較,得出了能源網絡負荷預測方法的靈活性系數的準確性和影響。社會生產的總價值是可變的和不穩定的。因此,容量彈性法在預測農村能源網絡的負荷時是不準確的[2]。
2.2現行條件下的用電電壓不平衡
一些地區的能源消耗遠遠高于同一水平的其他地區,因為中國的一些地區已經啟動了新農村發展項目。在廣泛的發展條件下,這一地區的潛在能源消耗必然會大幅增加,電壓的供應和分配存在一定的問題,在許多地方,電壓轉換會增加輸電損耗。
2.3整體的電源少,供電沒有保障
在城市發展方面,鄉村和城市的發展仍然相對緩慢,這也導致了經濟差異。一些大中型城市由220kV變電站運行,但在一些鄉村和城市,它們不能滿足此類標準。雖然在某些地區使用兩個110kV變電站作為公用電點,但變電站中的操作設備與之不同步,因此,電源中存在一些不穩定因素,這是我們正在努力解決的問題。
三、農村電網規劃建議
3.1重視對農村電網的管理
加強農村電網的管理是控制農村低壓的重要措施之一。明確各發電廠員工職責,確保農村供電網絡管理的順利開展;二是加強低壓管理的全過程控制和控制,及時發現和管理低壓管理,避免負面影響;最后,要加強供電設備運行維護管理,引導居民公平用電[3]。
3.2加強農網建設與改造施工質量
項目的質量將不可避免地導致設備投入運行后的正常安全運行,因此我們需要重點關注規劃設計、研究設計、現場施工、簽證變更等關鍵環節的工作流程,農村電網項目的材料供應和驗收完成、項目管理標準化的提高以及農村電網項目建設的持續改進。設計和設計質量。現場勘測是通過地質調查、綜合評價等措施是控制項目投資的有效措施,確保項目的設計依據,提高項目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例如,由于設計深度不足或與現場條件不符,導致現場試驗不嚴格,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會進行設計變更,如果工期延誤,增加項目成本,設計單位必須進行現場研究,為設計和施工提供依據。根據現場檢查結果,從技術和經濟的角度,根據《農村能源網建設和改造技術導則》等技術規范,結合實際情況,嚴格執行批準農村地區能源網絡改造和現代化項目所采用的要求,推廣使用新技術、新設備和新工藝。編制項目文件,控制項目成本,為項目的成功實施奠定基礎[4]。
3.3對于新建變電站的建議
當一些地區新建變電站時,運行電壓將盡可能提高,這不僅可以減少電力損耗,還可以大大提高輸電效率,它也提高了能源消耗的安全性和穩定性,而變電站的建立要求我們以安全、環保、高效、穩定和經濟效益為基礎。新農村建設,新變電站接入電網,應使用高壓和所謂的220 kV電源,并提供以前的110 kV變電站作為負載點。對于配電網,應按照電壓等級越高,電壓越低,提供的電力越多。根據原來的原則,一條線路可用于操作多個相鄰的負荷點,中斷原來的傳輸模式,避免意外的電力覆蓋和配電網規劃;同時,還可以增加電站維護人員的工作量,節省人工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結論
在農村能源網絡轉型的背景下,重點抓好農村電網規劃、管理、運行和規劃,進一步鞏固和發展農村能源網絡改造成果,逐步完善農村能源網絡建設,實現農村能源網絡規劃與城市規劃的對接。農村能源網絡的建設和轉換不僅要考慮進展情況,我們還應支持實施農村能源網絡改造和現代化項目,提高能源能力,確保農村地區成功實現峰會,加強公眾訪問,組織一個密集而強大的網絡,以保證能源供應和維護,以便在計劃維護或緊急維修時轉移部分負荷,減少停電量。
參考文獻
[1]李文超.農村電網規劃與建設的相關問題探討[J].廣東科技,2011,20(14):214-215.
[2]黎世高.淺析農村電網規劃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通訊世界,2015(04):79-80.
[3]肖如全.解析農村低電壓治理與農網改造升級規劃[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7(48):25.
[4]朱政.農網改造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對策[J].南方農業,2021,15(18):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