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強 張智泓 郭梓萌 侯智杰 姜太宏
摘 ?要:計算機信息技術在煤炭生產安全監控中的應用,既是提升煤炭生產安全水平的一次技術革命,同時也是強化煤炭生產安全監督的一次管理革命。當前我國主要能源以煤炭資源為主,也就是說煤炭資源在所有能源中占有極大比例。煤炭也是世界上儲量最多、分布最廣的常規能源,也是最廉價的能源。近年來,雖然煤炭的價值大不如前,但畢竟目前和很長一段時間里,煤炭還是我們生產生活里的重要能源之一。我國煤礦企業若要提升生產效率,緊跟時代發展拓展該企業生產規模,應緊跟社會發展形勢,將計算機網絡技術全面應用到煤炭生產安全當中,以此推動煤礦產業快速發展。
關鍵詞:信息技術 ?煤礦生產 ?安全
1我國煤礦現狀分析
目前我國雖然有采掘技術正在精進,但還是存在著技術落后、工人的安全理念等方面不夠、安全得不到保障等問題。由于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礦產企業供不應求,價格回升。企業經濟情況有一定好轉,其中得益最多的是資源回收率、安全與環境得不到保障的鄉鎮煤礦。但整個煤炭行業距離經濟有競爭力、充分考慮安全與環境保護的健康發展還有很多問題沒有根本解決,但是煤炭行業要注意可持續發展,避免過度開采。
2信息技術對于煤礦安全建設的重要性分析
煤炭資源是不可再生資源, 煤炭行業是我國國民生產生活的必需品,面對新的政策變化,煤炭產業應利用自身的產業優勢,向數字化、綠色化方向轉型,成為煤炭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制勝的關鍵。煤礦企業應用信息技術構建系統時,其系統中的傳感器有著極為重要的數據采集功能。也就是說,這個中樞就是該系統的感覺神經,能夠精準傳遞出各項參數數值,同時具有良好的傳遞性。為此,技術人員在成立該系統時,應保證傳感器質量,確保傳感器能夠正常穩定運行。當前,煤礦企業在安全生產過程中,主要有兩種傳感器:一種是光纖傳感器,另一種是模擬傳感器,其中應用較為普遍是光纖傳感器,因為這種傳感器具有較強的干擾能力,能夠將損失率降到最低。
多數煤礦企業已經對信息化系統展開了深入研究。如:提升自動化系統、主運自動化系統、煤礦通風系統、井下通電系統、選煤自動化系統、工業電視系統和安全監測系統等。這些系統大多是在不同階段建設,通訊線路重復投資、重復建設;整體可靠性差,不利于煤礦安全生產;各種系統自成體系,需要專門、獨立的值班和維護人員;各種系統自成一體,信息不能互通,不能發揮自動化系統的綜合效益;系統維護量較大,維護和維修困難。煤礦信息化系統可以應用工業電視和攝像設備對采礦機的安全作業情況進行監控,實時分析綜采工作面的作業條件和采礦機的工作參數并將數據自動傳輸至機械設備控制系統,實現煤礦資源的智能化開采。有效促進了煤礦的生產效率,同時改善了煤礦的安全監測環境。
3煤炭生產調度信息化
煤礦調度信息化建設從煤礦生產調度環節入手,主要研究煤礦生產業務流程、人員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設,其中煤礦生產業務流程包括煤礦的開采、清洗、運輸等,人員管理則是人員分配和班次調整。煤礦調度信息化建設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實現煤礦生產的高效化管理,保障安全生產。煤礦企業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產生了海量而繁雜數據,利用云計算技術處理、分析煤礦企業的這些海量數據,能夠提高生產經營效率,進一步完善對煤礦企業的監督管理;采用數據挖掘技術能夠快速有效地提取出潛在的、對企業經營管理決策起至關重要作用的、價值的信息。煤礦企業在應用綜合調度系統過程中,能夠有效強化企業內部制定的規章管理制度,繼而加大企業生產安全系統,能夠第一時間準確檢測出企業在生產環節中可能存在安全問題,依照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有效策略。煤礦企業還可以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將安全生產管理同遠程信息管理技術優化結合,從而精準排查井下生產環節中存在對策安全隱患,并將各種隱患扼制在萌芽狀態中,讓企業各個部門之間的數據資料達成資源共享。除此之外,該系統還能在日常調度管理過程中,有效排除安全生產隱患,全面掌握當前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狀態,并根據該企業的實際情況建立應急預案。通過計算機網絡技術快速收集井下數據信息內容,全面反映企業生產過程中存在的經營狀態,管理人員可以根據收集到數據進行動態調整,繼而強化安全生產管理,充分利用數據資源實現現代化管理。
4信息技術在礦井生產的應用研究
4.1提高煤礦企業生產效率
在煤礦企業生產中,通過應用信息技術來進行瓦斯監測和預防,這不僅對煤礦企業的安全帶來了更多更好的保證,同時也大大提高了煤礦生產的質量,這一方面能夠對煤礦工作人員帶來心理上的安全感,另一方面也能夠為煤礦的開發和開采提供依據,從而保證了整個煤礦生產的效率。在煤礦企業在安全生產過程中,將計算機網絡技術應用到瓦斯氣體監測,可以對各種數據予以實時監測,并將監測采集到的數據予以傳輸,借助遠程服務器對這些數據予以分析處理,繼而計算出所需要的數據結果。
4.2對于井下危險環境及時預警
傳感器網絡利用分布在采掘工作面及其各個需要監測的節點收集各個具體位置的信息,然后將獲得的數據信息發送到附近的中心節點,瓦斯監測監控系統是煤礦安全生產的重要基礎工作,是礦井防止通風、瓦斯等重大事故發生,保障安全生產的重要措施之一。煤礦井下是一個特殊的工作環境,有易燃易爆可燃性氣體和腐蝕性氣體,潮濕、淋水、礦塵大、電網電壓波動大、電磁干擾嚴重、空間狹小、監控距離遠。一旦瓦斯體積數值超過規定數值,井下施工環境就會存在一定的危險性,管理人員可以根據監測數據進行判斷分析,然后提出相關建議意見。待建議意見通過表決后,相關人員可以將該決策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傳送到終端用戶手中,為正在井下工作的人員提出預警信息,使其提高生產安全意識。除此之外,基于信息技術的監控系統,具有傳輸距離長、可信度高、功能消耗少等特點,極大地滿足井下作業各種應用功能。
結語:
安全始終是煤礦生產永恒的主題,信息技術的使用促進了煤礦企業的信息化、智能化進程。在煤礦安全生產過程中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能夠提高企業安全生產水平,提升安全生產管理效率,將各種隱患扼制在萌芽狀態中,促使各個部門之間的數據資料達成資源共享,推動煤礦企業安全實現現代化科學管理。
參考文獻
[1] 周東.計算機網絡系統在礦山企業中的應用[J].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19,9(3).70-71.
[2] 王曉妍.計算機網絡技術在煤礦安全生產中的應用[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6.(5)31.
[3] 秦鵬.綜合自動化在礦井供配電系統中的研究應用[J].科技創新導報,2018(2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