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正懷
摘 ?要:本文對建構學生家庭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問題進行了探討,從闡述加強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入手,進一步分析了當前該方面工作的開展現狀,最后提出了科學落實該項工作的措施。
關鍵詞:學生家庭積極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現狀;措施
前言
在學生形成不健康心理的諸因素中,來自家庭的因素,遠遠超過來自學校的因素。從負責任的教育出發,不但要加強學生在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而且必須調動家長的作用,把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結合起來,更好地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建構學生家庭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人一生中最早接受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家長是孩子的榜樣。父母的美德是孩子的財富,家長的個性、自身形象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對心理健康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在家庭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可以借助學校的力量,對家長進行教育和指導,改善學生成長的家庭心理環境,提高家庭教育的質量和家庭成員的心理健康水平,整合社會心理資源,促進家庭、學校、社會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因此,學校和家庭基于積極的養育理念與方法,探究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與實施途徑,嘗試開發系統課程,優化培訓模式,探索出一條促進家庭心育深化、家長素質提升、兒童健全發展的家校共育之路,是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的。
二、學生家庭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現狀
當前大部分小學生家長沒看過家庭教育方面的書籍,不知道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方法與途徑。在這種情況下,家庭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有一系列的不良影響,包括: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期望值過高,特別不注意孩子情緒、情感變化;父母對孩子的交往,尤其是與異性同學的交往干涉較多,習慣于盤查對方的情況;家長對孩子過分關愛或者對孩子評價不妥,從而引發親子矛盾,等等,這些對于孩子的健康成長與發展都是極為不利的。
針對這一系列問題,部分中小學校逐步推動開展了家庭教育活動,致力于完善心理健康篩查機制、課程資源保障機制、心理危機預警機制等,健全心理育人工作體制,取得了比較良好的效果,但其中依然有許多不足之處亟待改善與優化:例如,師資隊伍以德育團隊為主,形式單一;教師缺乏對家庭教育相關理論與技能的深度學習,培訓缺乏實效,培訓內容空泛且脫離現實需求,家庭教育活動很難發揮實效,等等。
三、建構學生家庭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一)學校配備促進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力物力資源
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一環,學校應該配備促進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力物力資源,投入資源落實理咨詢室建設,構造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平臺,編制合理的校本教材,構建三級家長委員會網絡,開展一系列有聲有色的活動——包括中小學心理健康月、世界精神衛生日等主題活動,讓“家長學校”成為“家校共育、合力護花”的陣地。在師資建設方面,則要配齊建強培優工作隊伍,加強專兼職教師培養培訓,落實好中小學心理教師待遇。學校必須配備基本的心理老師,此外可酌情聘請專職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有兼職持證心理咨詢師等;并且在每班設有“心理委員”,每個寢室設有心理信息員,堅持全覆蓋多方保障,全面夯實心理健康教育基礎。
(二)家長全面關注學生常見心理健康問題
一般來說,學生社會和生活經驗很少,容易犯常見錯誤,并且出現心理問題,家長要對這些常見問題保持足夠的重視。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應該陪伴學生制定居家學習、生活計劃,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勞逸結合;并且要求孩子每天完成適量的體育鍛煉和眼操活動,進行適當的家務勞動。孩子犯錯時,不能在眾人面前訓斥,不然會產生逆反心理,從而讓其失去自尊心;要多發現孩子的發光點以及微笑,給予適當的肯定和表揚,幫助其樹立自信心,及時糾正孩子的錯誤;要引導孩子合理使用手機和網絡,控制電子產品使用時間,防止沉溺網絡,文明上網。
(三)校方加強對家長的引導與培訓
老師應該向家長推送優質家庭教育文章,分享成功的經驗,指導家長或監護人正確做好學生的教育引導工作,督促家長落實監管責任,提醒家長加強與孩子的溝通與交流,構建全方位教育環境,引導學生健康成長。例如,我校在校長、副書記的帶領下,成立“積極取向的家庭教育宣講團”,開展一系列的講座,讓老師和家長進行面對面的溝通,家長將學生在家的具體表現及心理狀況向老師反饋,老師對孩子們的心理狀況做更加系統的了解,然后有針對性地開展相關的講座。
結語
綜上所述,加強對建構學生家庭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相關問題的探討,無疑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明確當前家庭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現狀,在此基礎上提出科學的措施,地區政府做好宏觀指導與支持,學校配備促進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力物力資源,家長全面關注學生常見心理健康問題,校方加強對家長的引導與培訓。
參考文獻:
[1]崔景貴,黃亮.當代職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論建構[J].職教論壇,2013(7):4-9.
[2]孟萬金.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潤澤幸福人生[N].中國教育報,2013-07-19(6).